关灯
护眼
字体:

王妃太鬼畜:夫君,求双修(169)

作者: 宫九格 阅读记录

双宿双飞?

殷七七的心猛地一跳,忍不住的去看李挽澜,他的眼睛里仿佛有星光闪烁,好看的晃人眼睛,殷七七至此都不敢相信,这么一副好皮囊以后竟然属于自己了,这运气有些太好,她有些怕怕的。

“我……”

殷七七低下了头。

“在显灵宫中,我已经表明心意,七七,我此生绝不负你,不论生老病死。”李挽澜拉住殷七七的手,郑重其事的说道。

殷七七噗嗤笑出了声,好吧,既然结婚誓词都用上了,自己一味躲躲闪闪,反而负了李挽澜。

她点了点头,第一次主动扑进了李挽澜的怀抱。

李挽澜心满意足至极,“那就讨点儿利息吧!”

殷七七尚没反应过来,李挽澜的唇已经覆住了殷七七。

殷七七略一愣,便坦然接受,呵!能恋爱的时候,绝不能单着。能亲亲的时候,决不能干耗着。

李挽澜,我来啦!

殷七七无论找多少安抚自己的借口,都改变不了,知道是李挽澜来接她,她便下了决心,愿倾尽一生来回报他。

二人在那民宅中待了许久,期间,也有衙役上门来搜查,都被李挽澜的人打发走了。

时间久了,京兆衙门见明宗陛下似乎将此事忘了,便也开始例行公事般的随便查查。

李挽澜以为带殷七七出京都的时机一到。

这一日,二人正准备收拾行囊离开京都的时候。

伏生,慌慌张张的跑进来禀告道:“王爷,大事不好,滇南永生道造反,陛下宣您即刻进宫面圣。”

李挽澜和殷七七面面相觑,心中均掠过一丝不好的预感,今日,怕是走不成了。

***

金銮殿上。

明宗陛下高高坐在龙椅之中,神情疲惫。

他如今咳疾缠身,心情很容易烦躁。

堂下大臣的议论声嗡嗡传来,不绝于耳,让他更觉的难受。

众大臣们讨论的无外乎两个事情。

一则永生道乃道教分支,怎会突然造反?天一观总领天下道教,此事乃国师吕至阳失察。

二则如何平叛,该派谁来平叛。

吕至阳此时也在金銮殿上,众人的议论自然听在耳中。

明宗陛下看着眼前他亲自委以重任的国师,心中涌起一股深深地无力感。

前段时日,李挽澜的奏折明宗陛下看到了,吕至阳诬陷殷七七偷了天一观重宝,四处派人追杀殷七七。

明宗陛下初看之时,极其震怒,后来仔细一想,却也在情理之中。

从吕至阳的角度看,殷七七威胁到他的地位,杀殷七七合情合理。这就好比国无二主,一山不容二虎。

一个有欲望的国师,总好过无情无欲的国师。

这才是明宗陛将折子留中不发,只是收了吕至阳几项权利,从旁敲打了他一番的原因。

只是如今,看着眼前站在金銮殿上的吕至阳,却觉得陌生至极。

那身气势仿佛要将人卷入黑暗之中。

这让明宗陛下很困惑,这些念头在他脑中转瞬即逝,他沉声道:“国师,你有何话可说

?”

吕至阳闻言,上前一步,恭敬道:“启禀陛下,那永生道虽然同属道教,但他并非道家正宗,向来与天一观并无往来,加之,他地处滇南,道术传承与滇南当地的禁术相融,早已与正统道教不同,此次瞧来虽然是永生道造反,但其中真正的原因,还需要再深入了解才是。”

刘意极其不喜吕至阳,说不清为什么,便是不喜欢,“启禀父皇,却是如吕国师所言,道教流派极多,极难规范,但永生道在滇南势力极大,父皇既然已赐吕国师总领天下道观之职,国师怎能连永生道造反也不知道?还请父皇治国师失察之罪。”

吕至阳闻言,几不可查的冷笑一声,道:“如此说来,太子也该问责才是,那永生道教主还曾是太子殿下的至交好友。”

刘意大怒:“国师此话何意?本宫何时与那永生道有来往?”

吕至阳不理他,冷笑一声,向明宗恭敬道:“启禀陛下,那永生道教主正是去年时候,太子殿下向您推荐的民间神医张未留。”

什么?

刘意吓了一跳。

张未留?

竟然是永生道教主?

月迎仙 第二百七十八章 商议

明宗也面色微变,张未留竟然是如此来路,意儿竟未发现,他心中涌起薄怒,沉声道:“国师既然知道,何不早说?”

吕至阳正色道:“启禀陛下,张未留乃是太子引荐,且他在京中一直规规矩矩,并未有出格之事,贫道当时正在修炼之中,并不知情!”

明宗语塞,竟然无法反驳。

刘意面上红红白白,未曾想竟然栽在吕至阳手中。

他长吸一口气,俯身跪下道:“父皇,是儿臣失察,恳请父皇责罚。”

刘意刚跪下,群臣跟随下跪,口中纷纷道:“陛下,太子殿下纯良孝顺,为给陛下治病,才引荐那贼子,请陛下念在太子殿下一片孝心,饶太子殿下一次。”

“知人知面不知心,请陛下开恩。”

……

众口一词,都在为刘意脱罪。

大殿中立着的只有吕至阳一个。

吕至阳见势,躬身道:“陛下,贫道有一言,永生道刚造反,有何企图尚不明了,既然太子殿下与张未留乃是旧识,何不封太子殿下为征讨大元帅,先将那张未留招降,若招降成功,不废一兵一卒,乃是太子之德,若招降不成,再率兵南下,一举歼灭,乃是太子之勇。此计于太子而言,有利无害,请陛下明鉴。”

金銮殿中众人俱是一静。

太子亲征?

前朝虽无太子亲征,但也有皇帝亲征,被本朝太祖战场上砍下了头颅,好好地一个朝廷就此散了,这才有了太祖一路勇进,大杀四方,建立大凉朝。

刘意是太子,乃是将来的皇帝,金尊玉贵,未来的九五之尊,如何能够征战沙场?

众大臣相视一眼,纷纷开口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太子殿下乃是尊贵之人,此等杀伐之事,自有武将出征,太子只需运筹帷幄便是。”

“不错!太子近来处理朝政,为陛下分忧,正是关键之时,不可半途而废。”

“那永生道在滇南才有些势力,越往内陆越势力分散,到时候轻易就可收付,不用太子殿下亲征。”

众口一词。

有不同意见的人,此时也都闭口不言。

明宗陛下眼眸微眯,不知吕至阳有何居心。

从前刘意对吕至阳看不顺眼,他早有耳闻,但上位者睥睨天下,看人不顺眼是极正常的事情,并无不妥。

不同的是,从前吕至阳对刘意并未有如此深的敌意,但现在,那敌意却从只言片语中透漏出来,这让明宗陛下动怒。

即便吕至阳被封为国师,即便大凉朝以道教立国,即便皇族愿意给道教足够的尊重,但吕至阳也是臣。

君可要臣死,君可以看臣不顺眼。

臣却不该苟活,不该看君不顺眼。

明宗陛下正欲开口,刘意却眉头一皱,抬头道:“父皇,儿臣愿领兵前往滇南征讨永生道。”

明宗陛下看着台阶下面容肃穆的刘意,微一愣怔,意儿不能看不出,吕至阳有所图谋。但为何……

“父皇,儿臣心意已决,恳请父皇成全!”刘意俯身在地。

明宗陛下不愿驳了他的面子,冷峻目光扫视众臣一眼,在吕至阳身上略停留几秒钟。沉声道:“此事容朕再想想,退朝!”

刘意跟随明宗之后,进了御书房。

吕至阳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面上涌起一丝冷笑。

群臣议论纷纷三三两两散去,吕至阳大袖一挥,往宫门外走去,进了马车,挥手命令往天一观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