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王妃太鬼畜:夫君,求双修(21)

作者: 宫九格 阅读记录

他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口,只好拱手道:“让诸位见笑了。”

他心中天雷滚滚。

为什么每次遇见她,都是这样?

我只是随便进来逛逛的啊!

马佛念很是无语。

相见欢 第二十五章 岂能放过

“没事,没事,再多来几次也好!”

“阳城人杰地灵,有马兄这样的才子,也有方才这位如此……嗯,如此直爽的姑娘。”

“如此有性格的姑娘,也只有阳城这样的地方才能见到。京城哪里能见到这样泼辣的姑娘呢?”

“再泼辣的姑娘,见了你也要化作绕指柔。”

“嘿嘿,那是,曾几何时,情醉坊的莺莺姑娘那也是泼辣至极,不过我提刀上马……

“咳咳,三爷面前,别胡说八道。”

那人精灵至极,急忙转道:“我提刀上马,保家卫国,将那胡匪大杀四方。”

“噗!”

“哈哈哈!”

“在下拜服,拜服。”

“不愧是我们当中的大才子。马大才子也甘拜下风。”

马佛念但笑不语,对同伴宽和至极。

三爷折扇一转,扇子打在那人后脑勺,笑骂道:“一个个不务正业,真是带出来都嫌丢人。”

那人嘻嘻笑,“跟着三爷见见世面,以后自然长进了。”

三爷乐了,“合着我这还没出师,就后面跟了一帮混饭吃的,你们想得美。”

“都靠三爷抬举!”众人嘻嘻哈哈。

三爷不再理会他们,神情轻松,向李挽澜笑道:“李先生,阳城之事,已经了结。咱们何时启程回去?”

李挽澜闭目,掐指一算道:“阳城还有一桩千古公案待咱们去断,待七月底咱们便可回去了。”

众人大奇。

“李先生,真乃大才。”

“有千古公案都能算得出来?”

三爷正色道:“先生确定无疑?”

李汍澜尚未回答。

听到有人喊道:“贴告示了!贴告示了!”

众人跟过去看,只见城门上贴了一张红纸黑字的告示,上面写着:“阳城凤栖山松鹤观定于七月十五日,邀天下同道共同鉴赏《道德经》全本,过往游方道士见到,可自行前往松鹤观,望广而周知。”

原来松鹤观莲宿道长有旧识在马太守座下任书吏,便写了一封书信,请将此事广而告之,那书吏禀告了马太守,当今圣上以道教立国,崇信道法,此事乃是弘扬道法的好事,况且钦差此刻正在阳城,此事做好了,也是政绩一件,因此便同意了,书吏得了差事,写好告示,命人四处在城门张贴。

“神了,神了!”

“李先生真神人也。”

“这可不就是一桩千古公案吗?”

李挽澜自己也吃了一惊,我说的不是这一件公案啊!

不过,他也不说穿,对同伴的赞誉笑纳了。

三爷对李挽澜施了一礼,恭谨道:“李先生大才,刘意心服口服,日后全仰仗先生了。”

“不敢,不敢,在下定然尽心尽责。不敢有负厚望。”李先生忙躬身回礼。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各有所感。

“鉴定《道德经》真伪,这样的大事,咱们遇见了,岂能放过?”众人起哄道。

“正是,正是,咱们一定要再去松鹤观。”

“三爷还给松鹤观题了字。”

“不知道那帮牛鼻子老道姑有没有把字刻好?”

“哎!那些道姑那么穷,题了也用不了什么好材料,辜负了三爷。”

“正是,正是!”

“咱们一定还要再去松鹤观。”

众人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吵吵闹闹得走了。

相见欢 第二十六章 那个臭道士

阳城,祝府。

祝老爷还是生气,祝母在观音像前诵经,希望女儿身上的邪晦能早日去除。

祝老爷听得头痛,喝道:“你生养的好女儿。”

“老爷!”祝母念罢经,道:“女儿的性子还是随了你,都一般的倔强。”

“她像我?她像我?”祝老爷呸的一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她哪一点儿有大家闺秀的样子。”

祝母轻叹了一声,不说话了,祝老爷说的有理。女儿从前或许还懂得三从四德,如今……,或许从前也不懂,只是没遇到大事,显不出来罢了。

“老爷,如今该怎么办呢?”祝母的声音里透出些许软弱,她拿女儿实在没有办法。

“关着她,关到她懂得什么叫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祝老爷气怒未消。

祝母觉得祝老爷说的有理,女儿家可不是要三从四德么?她自己便因贤名在外,才与祝老爷结亲,一辈子都是这样过来的,实在无法想象,世上竟有人不守这些规矩,而且这个人,竟是自己女儿,这些天,她夜不能寐,伤透了心,无规矩不能成方圆,这真是成何体统?

“老爷说的有理,只是总关着她,怕闷坏了她,不让她外出就是了。”祝母还是心疼女儿。

“从前对她就是太过纵容,怕她待在家里闷坏了,才叫她去游学。谁知竟……,真是岂有此理!”祝老爷越说越生气,一拍桌子,吓了祝母一跳。

祝母见祝老爷虽说的凶狠,却还有些松动,便道:“我请了一些祛邪避秽的符纸来,贴到女儿闺房,再让女儿贴身带着,或许……,或许她便不再被鬼迷了心窍。”

祝母越说越动容,眼泪便要流了下来。好好地女儿,怎么会?当初游什么学呀?若长在家中,怎么会学坏呢?

“胡闹!”祝老爷不认同祝母的做法,心中却也报了万一,到底并未说死。

他觉得胸中气闷,一甩袖子,出去透透气,如今只有想想儿子,能让他心中痛快了。

祝母亲手做了荷包,装好了符纸,给女儿送过去。

见祝英台日渐憔悴,心中焦急,又是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千叮咛,万嘱咐,叫祝英台贴身带着。

临走,又命丫鬟婆子,将祝英台的闺房,院门四处贴上符纸,才放心走了,回到房中,又去诵经,祈求神明。

祝英台拿着荷包,流下泪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只是如果父母的计与儿女的情相悖呢?

这荷包里装着的是一片慈母之心,压得祝英台心里沉甸甸的。

祝英台觉得自己无路可逃了。

正胡思乱想着,银心慌慌张张的闯了进来。

“小姐!”银心焦急的道,“我……,我出不去!”

“怎么?”祝英台握住银心的手,示意她别慌乱。

银心红了眼眶,“今日,我按小姐的吩咐,想出府去寻梁相公,一走出院门,便有张妈妈,赵妈妈跟着,走到大门,又被拦了回来,说老爷吩咐了,不让我出去,让我在家里好好……,好好伺候小姐!”

“小姐,老爷铁了心,梁相公……,只怕来了,也进不来。”银心终于忍不住痛哭出声。

不错,不错,银心说的不错。

梁兄即便来了,只怕也会被父亲打出去。

就这样束手待毙吗?她抬眼,看到娘亲贴的驱邪符纸,心里乱糟糟的。

忽然,灵光一闪,符纸?

对,符纸!

她急忙翻找了起来,从一本书中拿出一张不平整的黄纸,急忙用火石点找了它。

银心眼前一亮,欣喜的喊道:“那个臭道士!”

对,那个臭道士!

殷七七。

相见欢 第二十七章 傻人有傻福

青颐山,连云观。两道士坐而论道。

“齐道兄,《道德经》这句‘众人熙熙,如享太……’,依我愚见,该填一个平字,作太平之意,你以为如何?”

“非也,非也,张道兄,我认为该是康字,作康乐之意。”齐道长并不赞同。

张道人不语了,这句真如此解,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