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王妃太鬼畜:夫君,求双修(36)

作者: 宫九格 阅读记录

当真奇也怪哉。

老道姑引着莲宿道长来到刘意跟前,率领众人躬身施礼,道:“三皇子殿下法驾光临,贫道有失远迎。殿下请。”

刘意微微颔首,随着莲宿道长经堂中就做。

众人一脸惊愕,三皇子殿下?他也来了?

松鹤观众人更惊愕,给我写楹联的是三皇子殿下?我们松鹤观真的要扬名天下了?

这当中唯一不知情的只有莲宿道长,她心中暗暗纳闷怎么弟子们今日如此失态。

待后来有人告知她缘由后,她连连诵念无量天尊。

只是救了一个殷七七,却带来这许多变化。

多行善事必有善报。

待刘意入座后,他表明来意,只是瞧瞧热闹,让众人随意。

众人心中郁闷,有这一尊大神在此,众人如何议论的起来,原本准备好的许多刁难的问题,便不好问了。

此时,《道德经》已几乎人手一本,有些人还各自带了残卷。

众人先分头将能验对上的一部分,做了定论,再将有疑问的地方列出来,细细讨论,从经义,文字等多角度论证。

众人初时尚且碍于皇子殿下在此,不敢高谈阔论,但中间也有想在皇子殿下面前露脸的,便旁征博引,长篇大论起来。

相见欢 第六十章 俗家人指手画脚

莲宿道长将自己亲手抄录的《道德经》赠给刘意等人。

李挽澜随手翻阅,已大致知道这份道德经是真的。

后世也有《道德经》,但几经兴衰,具体出处已无法考证,且李挽澜志不在此,未加关注。他略一翻,便随手一扔。

众道论证《道德经》,对有疑问出圈列出来,详加讨论。

刘意听的极有趣味,他的同伴却抓耳挠腮,坐立不安。

经堂中每验证一部分,便有人向外传递消息,不教不能进来的人苦等。

如此,又过了片刻,刘意的同伴终于无聊至极,向刘意耳语了几句,便出去了。

青颐山连云观,张道人,齐道人二人多年精研《道德经》,对其中诸多内容多有定论。

这份全本《道德经》与他二人所参悟多有不符,此时不禁问道:“‘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只是此处为何要用眇,徼二字?用道德二字,暗和主旨,岂非更好?”

莲宿道长知众人会诘问,已早做准备,答道:“眇乃渺小之意。徼乃边际之意。用在此处也无不妥。”

这个解释众人勉强接受。

李挽澜忽然道:“这个我知道!”

“哦?请问何解?”

“眇通妙,做微妙,玄妙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当真再妥当不过。”李挽澜随口道。

“嗯嗯,不错不错,果然文理更通,那徼字又做何解呢?”

“徼乃边界,边涯,界限之意。此句当做从无中体察道之玄妙,从有中体察道之边际来解。”李挽澜侃侃而谈。

“嗯,不错,不错。先生高论。”

众道听的连连点头,算是认可。莲宿道长心中暗赞。

“那这句’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又做何解呢?为何要用邢字?刑法之意如何能解释的?还有盈字,乃丰盈之意这无论如何解释不通,此句当再论。”齐道人又开口问道。

不待莲宿道长回答,李挽澜接口道:“这个我知道。”

“哦?”众道颇感兴趣,三皇子殿下身边的人众人虽不敢小觑,但要说什么都知道,只怕托大了吧!

观他年纪,不过二十五六,在座诸人哪一个不比他大,见识不比他多?他怎敢小觑天下名道?

李挽澜不理会众道私语,笑道:“道长此言差矣,刑非做刑法之意,而是通形字,做比较,对照之意,相形见绌,相形之下,都是做此解。”

众人恍然大悟,古人常用通假字,由此可见一斑。

“至于盈字,除了有丰盈,充满之意,还有依存之意,当依存之意解,便顺理成章。”

众人听的连连点头,年轻人是有狂傲的资本,如此解释,甚好。

此处再无异议,字意解释之后,上下便融会贯通。

不多时,又有人提到“’道冲,用之有弗盈也‘,此处冲字又做何解呢?”

“这我知道。”李挽澜道。

“啊?”众道蒙了,这是我们天下群道的论证大会,怎么让一个不是道士的俗家人在这里指手画脚呢?

“哦,当作何解?”有人不信邪。

“此句乃是……”李挽澜侃侃而谈。

众道沉默无语,这次再也没人夸了,怎么夸?再夸就是打自己的脸了。

相见欢 第六十一章 怎么会是他?

众道坐不住了,纷纷提问。

“这句呢?”

“哦,我也知道。这句好说。乃是……”

“宰盈破抱一,能无离乎?怎解?”

“我知道,嗯,这句有陷阱,关键在载字,这个词没意义。……”

“那这句怎么说呢?你若能说出来,我服你。”

“客气,客气,在下正好知道。此字乃当……”

李挽澜一一解答,毫不拖泥带水,仿佛《道德经》他从头至尾看过无数遍。

刘意虽然对李挽澜的学问之好早有体会,但好到如何程度,却也是今日第一次见识。他看的趣味横生,心花怒放,这才是高端的热闹,大扫四方,何其风光。

群道对李挽澜很无语,这是哪里冒出来的愣头青小子,怎么没有他不知道的?

有人坐不住,问道:“承蒙先生指教,还未请教先生高姓大名?”

群道一凛,不错,就算今日被虐了,也要知道是谁虐的啊,冤有头,债有主,迟早有一天找回来。

“道长客气,在下姓李名挽澜,字嘉轩。不敢称指教二字,一时兴起,胡乱解说一翻,教诸位前辈见笑了!”

呀!您还知道见笑啊?我们一群道士从五湖四海赶过来,本想为道教发展添砖加瓦,结果改成来听您讲课了。众道很是无语。

莲宿道长却很是和气,无论如何,这解释都好极了。

“等等,您是景阳王府的李王爷?”有明白人问道。

啊?景阳王府的王爷?本朝最年轻的王爷?开国功臣景阳王的后人?

“正是在下。”李挽澜道。

“天下第一大才子李挽澜李先生?”

啊!第一大才子?三岁识千字,五岁通经史的那个?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诸位抬爱,在下愧不敢当。”李挽澜客气道。

“本朝第一太傅李先生?”

啊?第一太傅?教皇子皇孙读书的那个?说的多少博学鸿儒哑口无言的那个?

“皇上恩赐,在下唯有鞠躬尽瘁已报皇恩。”李挽澜再次客气道。

怎么会是他?众道心中一阵哀嚎。

全天下的道士加起来也不可能从他这里找回场子了。

无数老道士摇头苦笑。

又有无数人想,也只有他才能将这些深奥难懂的文字信手拈来,随口解释。

更有无数人想到,反正你已经把我们虐的体无完肤,干脆好人做到底,把道德经全讲一遍吧。

于是,一个人问问题。

两个人问问题。

十几个人问问题……

最后干脆提议,《道德经》也不讨论了,就听李挽澜从头到尾讲一遍吧,反正有他在场,《道德经》一个字也改动不了的,没人说的过他呀。干脆闭着眼睛就当它是真本吧。

于是,这场鉴证大会,就变成了李挽澜一人的《道德经》专场讲座。

这一讲到日落西山,他说文解字,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讲的头头是道,众道士听的津津有味,佩服的五体投地。

最后眼见天色太晚,观中歇宿不便,才不得不散去。

自此,这一场鉴证大会,扬名天下的除了殷七七,还多了一个李挽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