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兼祧媳妇之恒娘(71)

作者: 小二园 阅读记录

等到正式公布了成绩,报喜的人还没走,鞭炮声就响了起来。小三元和锤头也都回来了,这些天都会在家里,就是想让他们看看亲爹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候,另外一个原因也是来个现实主义教育,让他们心生向往,以后学习也有动力。

殿试的结果不错,还是原来的名次,榜眼,从六品,入翰林院。跨马游街的时候,恒娘带着孩子将人送到门口,周氏也带着孩子出来了,最近周氏一直很活跃,恒娘也没有理由阻拦,也就随便她了。

之后的琼林宴上,春风得意的进士们开怀畅饮,还作出了许多好诗来,成为一时佳话。

一般来说,考中之后,就要上报请封了,然后就有一个多月的假期,回乡祭祖,这是惯例。但是请封就是个大问题。崔毅也很为难,为了此时,他去找了太师。这是崔毅第一次真正的面对太师,毕竟是儿子的老师,崔毅这么几年下去,不熟也熟了,而且太师对崔毅的印象也是非常好的,这一次崔毅高中榜眼,更是成绩喜人。所以当他说道了请封的事情和自家特殊的情况,太师也捻着胡须想了半天。

等回来之后,崔毅就写了折子,但是,其他人的请封都顺利的下来的,可是只有崔毅的奏折没有得到回复。恒娘在在家里收拾行李,她带着孩子离开老家也有四年多了,因此也该回去看看了。而燕燕和雅娴也该想家了,因此恒娘是打算回老家的。可是等啊等啊!也没有得到崔毅的指示。

礼部尚书的周家的人,但是给自己的妻子请封,崔毅请封的人是叶氏恒娘,母亲请封,她请封的是自己的亲生母亲陈氏。礼部尚书自然就把这件事情压住了。可是此时刚出了翰林院,被调去地方做提学官的叶文达自然也知道了这件事情。而皇上对于这件官司也是明白了。

“崔爱卿,朕看了你的奏折,事关周氏,礼部尚书处理也有些为难,就送到了朕这里,你在奏折上说,自己兼祧两房,这的确有些特殊,按理说,这叶氏是你在大房的媳妇,你为她请封,但是给母亲的封诰却是给你自己的母亲,你如何会如此做法呢?朕不想看你奏折上的笼统套话,想听听你的实话,你是不是真的因为自己的喜好,有所偏颇啊?”

崔毅拱手躬身,道,“回陛下,臣有理由。”

“哦?说来听听。”

“陛下,臣的大哥是在臣十六岁的时候,为了救臣的父亲死的,所以才让臣兼祧两房,但臣没有过继,所以有,臣的母亲从始至终都是亲生母亲陈氏。为叶氏请封,也是因为叶氏进门的时候,臣家里贫寒,是叶氏拿出自己的嫁妆,帮助臣的全家开酒坊,用自己的嫁妆田贴补家用,之后又为臣生下两个儿子,并且跟随臣一路南下,到扬州书院读书。可以说,叶氏于我崔家是有功劳的,善待我的祖母、伯父一家,我的父母和三叔,都极为用心。进门多年,从来没有发生什么不和的事情。虽然是大房媳妇,但对于我的亲生父母也是极力帮衬,非常孝顺的。周氏虽然出身高,但毕竟进门时间段,几年下来,为人处世,却是不如叶氏。没有掌家之才,臣一家日后能够让臣无后顾自由的女主人,只有叶氏可以胜任。所以,于情于理,为臣一家的长远计,叶氏都是不二人选。若是叶氏不能得封诰命,那么臣只能一个也不请封了。”

“嗯,这个叶氏似乎很能干。”皇上三十多岁,皇子也已经长大了,现在皇上的家事也是一团乱呢!

“是,臣在微末之时迎娶叶氏,可以说是同甘共苦,对于臣来说,叶氏就是糟糠之妻,是以臣想为她请封。”

如此一说,皇帝倒是微微所动,叶氏的事情,皇帝还真的听说过,有承恩公府里进贡上来的脂粉,就是从叶氏那里得来的,叶氏弄的会所,有许多贵妇人捧场。这是有本事的女人。而周氏的作为,也早有人禀告了,皇帝要想知道什么,就没有不知道的事,即使不知道,也有许多人会主动禀报。尤其是他喜欢的叶文达就是叶氏的父亲。

听叶文达也曾经说过,她的女儿博学多才,若是男子,将来科举必然有所成就。不过,这样做,似乎明显是不给周家面子。想了想,就先让崔毅回去了。回头又让人打听了一些周氏的事情。虽然崔家的门够严实,但是在没有进崔家之前,周氏和其他人还是有所接触的。询问一些崔毅的同窗好友,事情也就打听出来了。第二天就叫了礼部侍郎,直接将崔毅的请封给批了。在皇上看来,一个庶女,果然就是上不了台面的,若是让她做崔家的女主人,那崔毅的后院不着火才怪呢!皇帝看重叶文达,也看重崔毅,再加上皇帝也觉得,头是父亲当官的,抬举一个庶女,不是他会做的事情。不符合他一贯推崇嫡庶有别的观念。

崔毅没有指明嫡庶之别,这也是太师特意提点过的,否则的话,崔毅真的会如此做。他还太年轻,皇帝若是看到他如此做,难免会多想。现在是立嫡还是立长,或者是立贤,朝廷上的官员分成了几派,斗的激烈,后宫中也是一样,这已经让尚在壮年的皇帝很是厌烦了。

当崔毅带着敕命回来的时候,恒娘都觉得惊讶,因为在恒娘看来,最大的可能,他也就是给他亲娘讨一个册封,让陈氏越来越不得崔二河的心的情况下,生活能够好一点。

周氏看到这个结果,就疯了一般,竟然对崔毅动手。幸亏恒娘身边的丫头得力,那个周氏亲近的嬷嬷够聪明,直接将人给拉开了,不如崔毅的脸上就开花了。这可是大事。

不过尽管脸上没开花,这脖子也被挠出了一道血道子,恒娘赶紧找了药膏给他摸了,又找了个贴近皮色的创可贴贴上。

“她竟然,竟然敢……”崔毅没有想到周氏竟然会这么撒泼,看来也是这一段时间因为周氏表现的乖巧,放松警惕了。

“是你竟然敢,竟然敢不给她脸面,她当然要疯。”恒娘凉凉的说道。

正文 七十六 关耀门楣

能不能得到册封,这对于恒娘来说,还真没什么大不了,因为若是看夫敬妻的话,自己怎么也算是崔毅的妻子,这不是一纸册封能衡量的。就算是周氏被册封了,很感慨也不会觉得低人一等的。因为在恒娘的眼里,周氏从来都不是对手,也许刚开始的时候有些担心,但是这么久过去了,就算是再多是个得力的如钱妈妈那般的人教导她,那周氏也是提不起来的豆腐。

周氏的孩子小的小,弱的弱,尽管这次回去,意义非凡,还有绣进士牌楼,还要重修族谱,建立族学,同时家里的三房的弟弟今年也会回来,这次崔毅中了进士,而且还是榜眼,这对于整个崔氏家族,对于整个桃花村来说,都不是小事。而且恒娘也提醒崔毅,改换门庭了,但是家族里的人也要拘束起来,若是将来随着崔毅的官越做越大,族人越来越能作,那崔毅这个官位也是不稳的。家里的族长虽然和崔大河他们这一支的关系不算近,但是到底没有出了五服,也就不算远。如果不出意外的,自己的公公很可能会接任族长,毕竟原来的族长的年纪也太大了。而自己的公公向来是个急公好义,有才干,有贤明的。为人又不迂腐,这可比崔毅的亲爹好多了。

这才恒娘早就计划要回去了,所以需要的东西也直接让人采办,送回老家去,就比如石料和工匠,还有就是家里的宅院、门楣,房子,都要扩建,在得知崔毅已经中了进士之后,恒娘就已经让人去办了,而且将崔家的大宅完全的推掉重建,这一次不仅要建造一个大的宅院,还有酒坊的那部分,另外,崔家原本是没有祠堂的,这一次也要修建,另外,族学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先生也必须要请一个了。

小三元和锤头也跟师傅告了假,他们出来这么久了,下次回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见到那么宠爱他们的祖奶奶、爷爷奶奶还有二爷爷和二奶奶,这一次燕燕和雅娴回去,怕也很难见到他们的家人了,除非她们要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