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山美人(29)

作者: 灵犀1 阅读记录

初晴的双手进攥成拳,又无力地松开。她现在根本没有胃口,可只要她想活下去,就不能不吃不喝。

她抹了一把眼泪,走过去,坐在桌子边,泪水又不争气的落下来,她抓起一块肉,混着泪水吃下去。

男子默默看了她一会,便走了出去。

将一盘烤肉吃完,初晴枯坐在桌边想着心事,她要设法将令牌夺回来,还是先逃走,找到当地的官府,让天下人都知道容御的令牌被盗,这样一来,不管那些人想打着容御的名号做什么都不会如愿。

可不管是夺回令牌还是离开,她一时间却想不出对策来,思路越来越乱,一幕幕往事浮现在眼前,凌乱的思绪在不知不觉间全都变成了容御的影子……

她推开盘子,任命的趴在桌子上,收不回的眼泪肆意蔓延在脸颊上,她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不知过了多久,背后吹来一阵冷风,有人拍了拍她的肩,声音淡淡响起;“你就要这么睡一晚吗?”

她蓦地转身,依然是那个人。

她站起来,捡起那根落在地上的簪子,然后回到毯子上,背着他,手里紧攥着那根簪子。

她需要提防吗?

这完全是徒劳。他们若要杀她,就算她睁着眼睛也在阻止不了,何况,为了逃出去,她一定要保持体力。

男子也不理她,趴在桌上小寐。翌日不到天亮便将初晴唤醒,押着她继续赶路。

嵩山城。

容御收到一封没有署名的信,据信差说,那封信是从京城寄来的。信纸上只有寥寥几行字,内容是他们即将带初晴去青城,并邀请容御去青城一趟。措辞十分礼貌恭敬,就像一个属下写给上级的信件。

青城——是叛军头目孙奎自立为王后定下的都城。如今叛军几次被慕辰风打败,慕辰风已经率军度过淮河,将青城围住了。

他猜到写信的人是孙奎的部下,信上虽然没说明他们是怎样联系上初晴的,他也能猜到初晴定是被他们劫持。他交给初晴的令牌也一定落到了他们手里,虽然见令牌如见他本人,如果他不在,那些人持有令牌也许还能冒充他的属下也许还能骗过朝廷的军队,可他一旦去了,令牌对他们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显然,那些人倒不像是要做对他不利的事,也不会太为难初晴。

想到初晴,他的眼前又浮出少女的泪眼婆娑的面容,耳边隐隐回荡着她哽咽的呼唤;“御哥哥……”

仿佛又回到她知道洛鸿明已死的真相那天,她扑到他的怀里,伤心欲绝的哭泣……

初晴,等着我。

一路上,男子并没为难她,而初晴一直找不到逃走的机会。就这样走了半个月,他们没有进入城池,走的几乎都是山路和野地。这些天断断续续下了几场雨,天气越来越热,雨过天晴,周围的环境也笼罩在薄薄的雾气中,看到的树木都是浓郁葱翠,绿意盎然。

这是南方的天气,初晴虽然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却能判断出他们在押着她往南走,西凉和突厥都在北方,何况这些人看上去都不像胡人,她的心情多少有些放松,最糟糕的事情终究没有发生。

这日晚上,一行人在野地上安营,帐篷支了起来,初晴在十几双眼睛的注视下拖着脚镣走入帐中,过了片刻,男子走进来,身后还跟着的随从双手端着托盘。那人将托盘放在桌子上就退下了,托盘上是两个纸包,打开,里面除了糕点,还有一只散发着浓香的烤乳鸽。

男子在生活上对她颇为照顾,虽然一直都在野外露营,却会让随从到附近的城镇或村子为初晴买一些吃食。初晴想,也许这个人并不算很坏,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照顾她多少有些补偿的意味。可她想到这些人居心叵测的算计,心里也实在感动不起来。

初晴吃完后,男子突然开口;“再过几天就到青城了,你知不知道,现在的青城已经被慕家军围困五个月了。”

初晴的脑子嗡的一声,心里早有准备,但突然冒出来的一句话还是如同猝不及防的一记重击。

她站起来,胃里一阵翻腾,几乎要难受的弯下腰去。

她指着他,挺直腰杆,厉声问;“你是孙奎的属下?难道你想利用秦王的令牌,让围城的军队放过孙奎?”

男子嘴角微微扬起,自我介绍道;“在下姓顾名言,几个月前被人出卖败给了慕辰风。”

初晴隐隐猜到他的用意,摇头说;“就算秦王本人在这里,他如果没有皇帝的圣旨,也不能让慕辰风退兵。你拿着他的令牌有什么用!”

顾言目不转睛的看着她,“的确没用,你有什么好办法么?”

初晴听他这样问,第一个反应就是他是不是在戏弄她?可下一瞬,脑海中又闪过一个念头……也许不太可能实现,但是都到了生死关头,她一定要试一试。

“能不能先告诉我,你到京城做什么,为什么绑架我?我堂伯不过是个文官,你怎么想到在洛府安插耳目,也许你在嵩山也有耳目,但去年我到京城的时候你还在和官军作战,怎么会知道我到京城的消息?”

“我可以满足你的好奇心。”顾言饶有兴趣地看着她,微笑道;“我没在洛府安插眼线,去京城是为了找人商量对策,本来和你没关系,就在你离京当天早晨,我突然收到一封密信,内容就是你今天会离开京城。”

“你去京城找谁商量对策……是容瑄吗?”最后几个字初晴没有说出来,又问;“给你送密函的人又是谁派来的?”

“和我商议对策的人是的大皇子,至于那封密函是谁送来的,我并不知道。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思,没想到真的把你等到了。”

他竟然对她的提问对答如流,也许这个秘密到了现在已经变得无关紧要了。

初晴深吸一口气,换了一个话题,“你们效忠的辛国皇帝是好人吗?”

顾言挑眉道;“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善与恶。”

“那么他做的善事多一些,还是恶事更多一些?”初晴隐隐感觉到顾言是一个重情义的人,如果孙奎真的是为民请命,顾言救他是处于道义,她就继续劝他归顺容御。如果顾言一定要用容御的令牌救孙奎,执意不肯投降朝廷,她也只能认命了。

第21章 夺城

顾言不语,只是静静看着她。初晴有些泄气,却不能就这样放弃,又问道;“你为什么要追随他?”

顾言开口,缓缓吐出一句简单的话:“为了信仰。”

什么信仰?初晴想继续追问,不等开口,又听他继续说;“孙奎可以说是一个极端残暴的人,他的军队每攻占一座城池,不但屠杀官员满门,还纵容官兵肆意凌/辱官府的女眷。他建立的朝廷和大周朝廷并无不同,甚至比朝廷更为严酷。他打着百姓的名义造反,不过是为了自己当皇帝罢了。若不是朝廷的精锐之师多在边关,你以为他能支撑多久?”

初晴心中一震,没想到孙奎是这样一个人。那么眼前这个人所谓的信仰又是什么?而从他提到孙奎的语气,完全看不出他对孙奎多敬重。

“他竟然是这样一个残暴的人,你为什么还追随他,你的信仰到底是什么?”

“你知道么,恨官府的不止是食不果腹的百姓,还有商人,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末等,可是有的商人能通过贿赂官府得到更多的好处,有的商人饱受官府压迫,都说无商不奸,排在最上层的士人又有多干净?商人的孩子进学堂要交更多的学费,还备受歧视,有幸能考中入朝为官的,却改不了这个世道。”

顾言的语气十分平淡,而初晴的心绪越来越乱,她仿佛从他黑沉的眸子里看到了深深的无奈,试探着问:“你是商人?”

“我的父亲是商人,当初孙奎起事的时候,我偷了家中的几千两银子追随孙奎,我本以为可以随着孙奎建立一个士农工商都平等的朝廷,即便终究失败,我也甘愿为这个理想付出生命,可我太天真。义军开始只屠杀官员,可是后来,商贩乡绅都不能避免,就在半年前,张奎下了一道命令,让所有家产超过百两银子的人将多出的财产全部上缴国库,不从者一律处死,我也因为出身受猜忌到,但我为了家人,必须装作效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