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之丫鬟那些事儿[快穿](120)

作者: 捌葆桂圆 阅读记录

同喜嘟了嘟嘴,“喜儿却觉得,咱们在贾家单独住一个院子,平日里也没什么不方便的地方。有姨太太还有那边的小家、少爷们在,时常串门说话作伴,太太也不寂寞了,可比咱们自己住着强呢。再说,咱们住在贾家,又不用他们家一文钱、一粒米,谁会说咱们的闲话?那边府里的太太、奶奶们又看重咱们家姑娘,不是还说等个一年半载的就把姑娘接回家来,和宝二爷……”

“放肆!”薛王氏猛地开口喝止了同喜,“主子们的决定,哪有你这个丫鬟置喙的余地!”

宝钗原本越听同喜的话脸色越沉,但是见薛王氏真的发怒,她就不好发作同喜了,还要反过来劝慰母亲。她轻轻帮薛王氏揉着心窝,“妈千万别和她这个没见识的丫鬟生气,没的气坏了身子还不值得。”

同寿见薛王氏真的生气了,忙拉着同喜跪在地上讨饶,“太太,是同喜不懂事,太太千万别气坏了身子。”

柳五儿见状,也只得跟风随步地跪在地上,心里却很不以为然:同喜说的这番话,总不会空穴来风,多少反应出的,是薛家人在宝钗被选入北静王府之前的心态。而薛王氏之所以这样生气,更多的还是同喜直白地说出了她心底的盘算,把她的心计暴露于人前,让她在女儿和别的下人面前丢了面子,有些抬不起头来。

不过,同喜这番话一说出来,薛王氏又不能当着女儿和别的下人的面承认自己动过这样的念头,在喝止之余,她也封死了自己的退路,以后是再也不会出尔反尔,继续赖在贾府住着不走了。

***

正如柳五儿所预料到的,在闹过这样一番之后,不只下人们再也没有对这件事提出异议的,薛王氏也很快就把这件事告知了贾母和王夫人。

贾家人对薛家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半点准备都没有,自然是无论真心假意,都要好生挽留一番。在柳五儿看来,王夫人的挽留自然是真心实意——她还指望着儿子娶了宝钗,而不是黛玉呢,留着薛家人在府里,哪怕宝钗进了王府,也能起到制衡的作用。

至于贾母的挽留是真情还是假意,这就不好说了。但是在表面上,贾母并没有流露出赶薛家人走的意思,只是不想王夫人那样苦口婆心地一直劝说罢了。

当然,薛家人在贾母面前都是晚辈,让贾母苦苦求着一家没有血缘关系的晚辈住在自己家里,也确实有些跌了她侯府老封君的身份。起码薛家人并没有那么的重要,值得贾母这样做。

不过这一次,薛王氏却是早就拿定了主意,无论王夫人如何劝说,也没有半点松口的意思。王夫人努力了几日,也就只好答应了。

而薛家当下明面上的当家人薛蟠,却对这件事没有半点看法,一心只随着母亲和妹妹的意思,让他留下也好,搬家也罢,对他来说没有半点影响,每日照旧出门打马游街,肆意享乐。

薛王氏短时间内也顾不上教管儿子——虽然在之前的十余年中,她也从来都没有“教管”过。她现在一心只想着女儿和搬家的事,又因为宝钗这就要去北静王府作女官,因此就把薛家人自己搬家的日子放在了送走宝钗之后。

十几日的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宝钗进王府的日子就到了。在宝钗即将离开的前一日,贾母和王夫人特意设宴,为宝钗和薛家人送行,柳五儿身为宝钗的贴身丫鬟,又是要陪着她一道去北静王府的,自然也在丫鬟们的席间得到了一个座儿。

席间,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凤姐等人自然都有东西送给宝钗,姐妹们也都送了些或是手帕、或是香囊、或是一幅画、一幅字这样的小东西,让宝钗带着当做念想。宝玉更是特意从外面淘换了几样有趣的小东西,放在一个匣子里送给宝钗。

而下人们之间也自有交际,鸳鸯、平儿、袭人、紫鹃……纷纷拿出些小玩意儿送给柳五儿。柳五儿一一收下,心底却一直盼望着今后的生活:经历了这几世,她终于得以真正脱离贾府,要去体验外面的生活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么么哒~~

第103章 莺儿(24)

第二日一早,宝钗和柳五儿带着三口箱笼, 还有几个小包袱, 在薛王氏的泪眼和贾府众人的目送中, 登上了北静王府派来接她们的马车。

北静王府距离贾府说不上近,主仆二人随着马车摇晃了将近一个时辰, 马车才穿过一扇小门,又过了片刻,才终于停下, 有嬷嬷过来通知她们, 可以下车了。

柳五儿扶着宝钗下车, 正要回身拿包袱,过来引导她们的嬷嬷抢先一步开口, “哪位是紫薇舍人之后, 金陵皇商薛家的薛宝钗?”

那嬷嬷一脸严肃, 语气方正, 宝钗和柳五儿都不敢在她眼皮子底下放肆。柳五儿忙收回手,宝钗上前一步, “我就是薛宝钗。”

“哦, 那这位是?”

“是我从家里带来的丫鬟, 莺儿。”

“我姓赵,是王府里的管事。”那嬷嬷道,“你们初来乍到的, 就先听我分派。”赵嬷嬷在王府当差多年,自有一股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势, “这位莺儿姑娘,既然进了王府,那也就是王府的侍女了,这些行李自然另有人帮你们送到住处,你们不用多管,还是先随着我的人去沐浴更衣,换上王府女官、侍女的衣裳,去给王妃娘娘请安要紧。”

宝钗和柳五儿对视一眼,隐隐感到这一番作为,是北静王府里的人在给她们下马威,首先在气势上压住她们——当然,更多的可能还是她们想多了,堂堂北静王府,王妃是正儿八经的藩王正妃,比起她们来,地位超然得不是一星半点。宝钗身为女史又如何?就算是真正爬到了妃位的元春,在皇后面前,也不过是个“妾”罢了。

赵嬷嬷说完,静静打量了这主仆二人几眼,不给她们拒绝的机会——虽然柳五儿也不觉得谁会真的开口拒绝——赵嬷嬷使了个眼色,就有垂着手等在一旁的王府侍女走上前来,引着她们两个去了另一个院子。

侍女径直带着她们进了西厢房,里面早就准备好了浴桶和洗澡水,旁边还整齐地摆放着两套衣裳。那两套衣裳眼色不同,因为都叠得方方正正的,暂时还看不出制式上的区别,一套是天青色的,另一套是浅蓝色的——浅蓝色的衣裳上摆着几朵小巧的绒花,天青色的衣裳上却摆着一个乌沙冠,上面点缀着几颗米粒大小的珠子。

“这一身是薛女史的衣裳。”那侍女指了指天青色的衣裳,“另一身是这位姐姐的,沐浴之后,把发髻也换成双环髻就可以了。”

那侍女口齿伶俐,很快就把事情介绍清楚,宝钗笑着谢过了她,垂下眼皮,柳五儿从怀里拿出一个小荷包,悄悄塞进了那位侍女的手心。

“我就等在外面,若有不便、或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事情,只管叫我就是了。”那侍女勾唇一笑,退出了这间厢房。

她一走,宝钗和柳五儿才悄悄松了一口气,不过想到留给她们收拾准备的时间或许不会太多,又因为那侍女就等在外面,她们初来乍到,也不清楚这屋子的隔音效果如何,因此也不多说话,尽快沐浴更衣。

好在现在还没过中秋,天气不冷,两人匆忙收拾了一下,从厢房内出来的时候,那侍女倒有些吃惊,“两位动作好快。”

宝钗淡淡地没有反应,尽显大家闺秀宠辱不惊的风范。柳五儿却不能让这句话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放过去,配合地一扬眉。

那侍女往对面的东厢房扫了一眼,柳五儿这才注意到,那边厢房门口也站着一位和这位侍女穿着打扮相同的侍女。

不过,在这句话之后,这侍女却不肯再多说了,也不说后续要带她们去哪里、什么时候过去。宝钗和柳五儿只好也站在这里等待,柳五儿闲来无事,观察起了身边的这名侍女:她同样梳着双丫髻,年纪在十五、六岁上下,说起来和宝钗、莺儿的年纪都差不多,身上穿着浅黄色的衣裳。柳五儿心下猜测,这北静王府中下人的身份地位,或许就是通过身上衣裳的颜色来分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