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夫(197)

刘统勋却着神去打量了和珅。

可奈何自己如今年事已高,眼神不大好使,打量不出个所以然来,只隐约瞧着长得怪俊秀,确像个读书人的模样。

乾隆眉毛一挑,眼底就显现了一丝笑意来,看着和珅继续问道:“你说的是普通文人的看法。可若你为这南书房的编修,你修是不修?”

听他这么说,和珅已知自己是猜对了。

便更无紧张可言:“站在文人的位置上,奴才认为是‘修不得’。若站在编修的位置上,奴才则觉得是为‘不必修’——别的不提,单说此诗是由北宋年间流传下来的,并不存在任何影射当朝朝政的可能。若反过来去着意修改,倒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无意也成有意了。”

“说的不错。”乾隆这才露了笑,看向一侧的翰林们道:“听听人家是怎么说的。连侍卫也不如,枉亏你们还拿着翰林的俸禄,脸红不脸红?”

……

和珅得了乾隆一阵夸赞之后,由南书房中行出,面上不显忧也不露喜,唯独长舒了一口气出来。

他方才一派平静的表现之下,实则内心从未停止过忐忑。

因为他明白,方才他的回答若稍有偏差,只怕如今是个御前侍卫,一辈子也只能做个御前侍卫了。

皇上方才之举,显是在试探考验于他。

虽然突然而又惊险,但无疑是好事。

皇上愿意考验他,他才能有机会证明自己。

只是,皇上如此地绕圈子,绝不是真的只为单单地考验他。

皇上自有皇上的深意——

而他正是揣摩到了这层深意,故而才能通过了这场‘心血来潮’的考验。

他做事向来不求侥幸,而是一层层缜密的推测。

如果他没有料错的话,皇上今日在南书房中因翰林们擅自修改王安石之作而重加训斥一事,很快便会传开。

事实正如他所预料的一样。

一日的时间,消息不光是在宫中传开了来,就连咸安宫官学里都在讨论此事。

很快,便又蔓延到了宫外。

文人们一致唾骂翰林们枉为文人,黑白不分。

流传更多的当然还是对乾隆的褒美之词。

冯霁雯傍晚时分也听说了此事。

除此之外,还得知了今日和珅在南书房中的表现。

这都是小茶从刘全那里听来转述给她的。

气还未消的冯霁雯撇了撇嘴。

说破天不过就是一首诗罢了,忽然被煽动的这么夸张,一瞧就是有猫腻。

还有姓和的,眼皮子可真是够活的。

不服不行。

一老一少,两个阴谋家。

不愧是历史上有名儿的黑白脸儿,这才到哪儿啊,就开始一唱一和了。

她刚在心里吐槽罢,便听丫鬟来禀,说是她家那位‘阴谋家’回来了。

……

小剧场系列——

主持人:请缝合夫妇跟大家谈一谈第一次生对方气的事后感想吧。

蚊子(拿手挡镜头):没有感想,就是觉得有些人脑子不正常!

主持人(尴尬笑):好的,看来和太太气还没消,现在请和大人说一下吧,和大人,您看起来心情倒是不错?不知道是怎么调解心态的呢?

和大人:因为我发现,生气也是有好处的。

主持人:比如呢?方便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和大人:比如,夫人一天之中想()我的次数大大增加了。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加深了她对我的注意力。(未完待续。)

PS:四千章,今天就这么多,明天再码,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没多大事儿啦,应该是天气热的原因!(另外,不光是怀孕才会犯恶心的好吗?能不能纯洁一点!)

题外话系列:爱情这种东西确实神奇,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它确实足以改变一个人,比如不动如山的和大人逐渐开始被蚊子左右情绪。

再比如,我家那位平时颇算爷们儿的两米哥哥,现在跟我说话已经会用“人家”来自称了(微笑脸)

161 赔不是

听说和珅回来,冯霁雯没有吭声儿,但脸色显然不大高兴。

伺候在一旁的小醒和小仙互视一眼。

昨日大爷从房里出来的时候,她们就隐约察觉到异常了。

当时大爷的表情虽称不上阴沉亦或是愤怒,但显也是不愉快的。

往前大爷从太太这儿离开的时候,都是一副含笑的模样,如昨晚那般如此神情她们还是头一遭瞧见——

是也不知太太和大爷昨晚上究竟都单独谈了些什么。

她们纵然担忧,然冯霁雯不提,做丫鬟的也不好多嘴询问。

最后小仙偷偷找了秦嫫,告知了大概情况,让秦嫫去问了问冯霁雯。

冯霁雯倒是想跟她讲一讲,倒一倒苦水来着,可想到她欲给和珅找通房丫头,而被和珅拒绝这事儿倘若真让秦嫫给知道了,那在秦嫫眼里一准儿不得是和珅一百个对,错儿全在她吗?

人活着本就挺累的,这种自找麻烦的事情还是少干为妙吧。

故而秦嫫也没能在冯霁雯这儿问出个所以然来。

秦嫫这会儿瞧了一眼冯霁雯的神色,遂对小茶吩咐道:“大爷今日回来的晚,在宫里忙活了一整日,肚子还空着,快去催一催厨房快些准备晚饭。”

小茶闻言应了句“欸”,当即就要往厨房去。

“等一等。”

冯霁雯忽然出声。

小茶连忙回过头来。

秦嫫和两个大丫鬟一时也都看向冯霁雯。

冯霁雯看着小茶吩咐道:“今日大爷在皇上面上露了脸儿,又得了皇上赞许,这是旁人求也求不来的荣光,你且吩咐马嫂多烧上几道好菜好汤。”

秦嫫小仙几人闻言当即大松了一口气,皆露出了笑意来。

看来太太是消气了。

“再让厨房将饭菜直接送去饭厅,喊了二爷陪大爷一同庆祝庆祝吧。我的那份,还照例送到椿院来用。”

秦嫫几人闻言怔住。

偏生小茶一点儿也没察觉到不对,以为大爷得了皇上赞许,太太十分高兴,太太高兴她也高兴。于是欢欢喜喜地应了句“是”,便退下照办去了。

秦嫫是也没来得及喊住这没眼色的闺女,唯有对冯霁雯道:“太太都说了这是好事,怎不陪着大爷一块儿用晚饭。反倒要在椿院里单吃呢?”

“宫里的事情我也不懂,就让他们兄弟俩好好乐呵乐呵吧,我便不去碍眼了。”冯霁雯口气如常地说道,也瞧不出不高兴来,话罢便起了身。径直往內间去了。

小仙没急着跟进去伺候,而是急的直皱眉。

“秦嫫,这可怎么办呀?太太向来最听得进您的话,您得赶紧去劝劝啊。”

秦嫫却是笑着叹了一口气。

“夫妻间哪有不吵架的,俗话说的好,床头吵床尾合。这是好事。”她讲道:“咱们做下人的,是不宜过度掺和的。”

小仙听得一头雾水。

该不该掺和她是拿不定主意,可太太都不愿意跟大爷一块儿吃饭了,这怎还能说是好事呢?

可秦嫫的话,她是不敢违背的。一时也只能在心底干着急。

小醒想了片刻,倒是有些赞同秦嫫的话。

她也隐约觉得……这是个好现象。

怎么说呢,虽然爷和太太平日里向来都是琴瑟和鸣的模样,相处间看似一点儿毛病也没有,可她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

今日听秦嫫这么一说,这忽地发觉究竟是少了什么。

少了点儿正常夫妻间该有的小摩擦。

太太之前待大爷,说的好听点是相敬如宾,可说的难听点……总好像十分见外。

咳,虽然这大约跟二人迟迟没有圆房存在一定的关系……

但若能在日常生活中改进一二的话,确如秦嫫所言。是一件好事。

只盼着这场别扭不要闹的太久,意思意思就得了,若不然可就得从好事变成坏事了。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