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夫(207)

兴是刚经历过人生的大落,丁子昱满心疲惫迷茫,乍然听到和珅之言。眼底不禁一热。

他道了句谢,婉拒了冯霁雯留他用罢早饭再回去的建议,揖礼道别而去。

丁子昱前脚刚走,后脚伊江阿便过来了。

这么一大早。他自然不是来串门儿的,而是私下受了和珅的授意,来接和琳一同去咸安宫官学上课。

和琳常年习武,伤势愈合的速度更比一般人快些,实则早在七八日前便被大夫断定了无碍,可慢慢恢复正常人的生活了。

可他一个壮实的小伙子。成日不是说头疼,便是说伤口还有些不适。

若说的像就算了,可关键他尤其不擅长撒谎,每次说句不舒服,脸色都憋得通红,生怕旁人看不出来在说假话一样。

一两次还且罢了,次数一多,和珅与冯霁雯难免发现了不对。

夫妻二人暗下讨论了一番,最终一致认定的答案为——和琳不是身子不舒服,而是不愿意出门儿,尤其是重回官学中上课。

毕竟烧没的辫子还没来得及长出来……

回官学里,怕遭人耻笑。

夫妻二人觉得这不是个小问题。

真让和琳继续在家待下去,时间久不出门儿,不与外人交流,养成了遇事退缩逃避的习惯,日后保不齐半个人都要废了。

人有时候是需要被人逼一把的。

最后是和珅前去劝了一顿,兄弟俩足足说了两个时辰有余。

冯霁雯听说和琳那小子似乎还哭了。

后来也不知和珅是怎么说服他的,反正和琳最终同意回官学上课了。

饶是如此,今日出门时,却还是一顾三回头,犹豫个没完。

最后是被伊江阿揪着那半截辫子上的马车。

“我说你一大老爷们儿,在家关了半个月,如今怎么就跟个娘们儿似得,不就半截辫子吗,又不是长不回来了!”马车驶动,伊江阿冲着羞愧的满面通红的和琳说道:“等到了官学里。如果有人取笑你的辫子,你就挺直了腰杆儿跟他们讲:老子只是丢了半截发辫,那姓汪的可是没了一条腿呢!这买卖不吃亏!”

和琳听得足足一愣。

“你说什么?”他看着伊江阿,不解地道:“汪黎隽的腿怎么了?”

“你竟不知道?”伊江阿“哈”地笑了一声。道:“你家这些人真是一个比一个爱只做事儿不说话,这么大的事儿竟也没人记得跟你讲。”

话罢拿扇子扇了几下风,笑着摇头。

“到底怎么回事?”和琳有些急了。

“也没怎么。”伊江阿也故作不当回事儿的口气说道:“就是你大哥有心给你出出气,在尹三悠跟前给了两句提醒,尹三悠再跟他爹一学。这汪士英等人便成了有缝儿的鸡蛋——汪士英被弹劾,丢了几年俸禄,一辈子都没了翻身的机会,有气自然要往汪黎隽身上撒,断条腿那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儿么?”

尹三悠是伊江阿的一只跟屁虫,其父尹壮图也在都察院就职,自然不肯放过和珅所言的那几句有关汪士英行贿的‘提醒’。

这一查,还真查出了其向吏部官员行贿的事实。

和琳听罢好一阵不能回神。

“大哥是怎么知道汪士英行贿的?”

“他猜的啊。”伊江阿的口气理所当然。

“啊?”和琳腮边的肉抖了一抖,满脸茫然。

“换做你在钦天监呆了这么多年,一直做个七品小官儿。满心不甘极不容易得来了个晋升的机会,为了能把握住,你难道不会想着要去疏通疏通关系,力求一个稳妥吗?”

“我肯定不会啊!”和琳回答的很是果断。

“……”伊江阿默然了一刻,道:“汪士英若能有你这个觉悟,估计也不会在钦天监待这些年了。”

“大哥当真是猜的?”和琳还在纠结此事。

他怎么就猜不出来呢。

伊江阿翻了个白眼,冷笑道:“你大哥如果也长了你这幅猪脑子,你兄弟俩只怕早活不到今日了。”

和琳张口欲道反驳之言,可又发现这话似乎没毛病。

只能丧气道:“怪不得袁先生总说,我只适合打打桩。”

“打桩怎么了。打桩打的好也能成个人物。”伊江阿边挥着扇子,边漫不经心地说道:“你那位一等忠勇公,云南提督程世伯,不就是个打桩出身的么……你既有你自个儿的长处。还非得跟你大哥比脑袋好使做什么?”

“可大哥的桩打的也比我好……”和琳一时更丧气了。

“呃……?”

……

次日,京城内外戒严,出入城者必要经过严查方可放行。

流民乞丐俱被驱赶,早在昨日便有衙役敲锣打鼓地沿途告知,明日万岁爷巡京,家家户户都必须开门相迎。清扫门庭,并保证衣衫整洁,仪表无碍观瞻,否则事后拖去衙门,以妨碍圣驾出巡论处。

可饶是如此,城中四下仍呈现出鼎沸欢腾之势,百姓们个个欢欣鼓舞,护城河边更是沿途载歌载舞,鼓乐声不曾间断。

“瞧见了吗?这些都是普通商贾和百姓们自愿出力出资准备的,虽是经了衙门登记,可衙门一个子儿也没掏,由此足见百姓们对当今万岁的爱戴之意啊。”紫云挽着冯霁雯一只胳膊,借着和琳和伊江阿以及一众随从们出力,在人群中尽量地往桥栏前挤,一面欢喜地道:“万岁爷当真是个受万民敬仰的明君——”

她对乾隆的崇拜由来已久。

“那可不是!”伊江阿凑了过来,拿扇子给紫云扇了几下风,嬉皮笑脸地道:“紫云格格这话说的没毛病。”

“嘁!一边儿去!”紫云一把挥开他的扇子,撇了撇嘴。

“啧,夸您也不乐意听,您姑奶奶还真是够难伺候的啊。”

“谁稀罕你夸了?离我远点儿……”紫云满脸不耐烦。

见长姐一副炸毛的模样,一旁的永蕃永萼见状忍不住吃吃地笑。

“臭小子!”紫云一人给了一记脑崩儿,两个孩子抱头鼠窜,姐弟三人闹成一团。

冯霁雯等人见状不由都笑了起来。

冯舒志难得也跟着分外开怀明朗地哈哈笑了几声。

“皇上来了,皇上来了!”

伴随着一阵鼓点声,忽然有一名汉子扯着嗓子高声嚷嚷了一句,听声音已是嘶声力竭,显然是兴奋激动到了极点。

今日前来的百姓们皆是仰慕天子圣颜已久,许多人携家带口前来,更有甚者是从数百里外提前数日赶来,冯霁雯甚至还在人群中瞧见了几位头发银白,走路都得靠人扶的老人,此时无不是形容激动地望向远处河面上缓缓行来的龙船。

此处为上半游,龙船必先经过此处。

腰间别着长刀刀鞘,手持水火棍负责在桥岸边维持秩序的衙役们一刻也不敢松懈,生怕有人因为激动而不慎自桥上翻落,从而惊扰了圣驾。

“来了来了……”紫云兴奋地跳起脚,攥着冯霁雯手臂的双手都在打颤。

冯舒志也尽量踮高了脚探着脑袋往前方河面上看。

和琳见状干脆将他扛在了肩上,好错开那些挡住冯舒志视线的人群。

永蕃永萼见状下意识地看向了一侧的伊江阿。

“……”伊江阿扇着折扇干笑了两声,哈哈道:“别着急,待会儿皇上一来,甭管高矮都得跪着,到时候就不怕有人遮你们了。”

他可没和琳那把子傻力气。

就是真有,那也不能拿来扛这俩小家伙……扛他们家长姐那还差不多!

永蕃永萼只能一脸艳羡地仰头看着好朋友冯舒志坐在和琳的肩膀上面,望着远处河面兴奋的不能自已。

好在龙船很快驶近。

一身龙袍,头戴宝塔形饰金龙东珠红玉草朝冠的乾隆,自修葺一新的龙船中为几名大臣宦官拥簇而出,立在高高的船头上,目光遥望着河道两侧围观的百姓,威仪的面庞上透出一股慈祥的笑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