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夫(260)

京城闺秀圈儿里,统共就这么大点儿地方,谁家的小姐若有个什么值得一提的长处,夸大其实地传遍整个北京城压根儿就不费什么功夫。

冯霁雯没嫁人之前,又是那样招摇的性子。

不过……冯家是书香门第,冯霁雯懂些书法上的皮毛却也无可厚非。

以此做不得判断。

“退下吧。”

“嗻。”

曹太监躬身退出了内殿。

见嘉贵妃眉间隐有忧色,远簪适时地出声问道:“依娘娘看,这个和太太对静云庵当晚之事,当真一无所知吗?”

“从她的反应上来看,应是不知晓的。”

寿康宫里被派去静云庵办事的徐嬷嬷自然不可能跟嘉贵妃有什么来往,方才的话,不过是用来诓冯霁雯罢了。

冯霁雯当晚曾去过静云庵,这是她的人后来查到的。

但是,由于当晚并未想到静云庵内会有此变故,故而她并未特意派人去盯住此事,再加之此事关乎皇家颜面,太后和皇上那边派去的人个个守口如瓶,根本打听不出什么来。

如今再想详尽地了解当晚的情况,已是来不及了。

她也只能试着诓一诓冯霁雯。

而冯霁雯从始至终平静以待,故而种种试探的结果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异常。

可虽抓不到实际证据、嘉贵妃却仍觉得自己的怀疑并不能完全得以消除。

因为况太妃之事,实在解释不通。

而刚巧,那晚冯霁雯曾去过静云庵——

她并不记得前世的冯霁雯是什么样的性格,也不清楚她与况太妃是否来往颇多。

事实上,她就连对和珅的了解,也仅限于他平步青云之后。

毕竟,一个毫无背景可言的八旗子弟,倘若不是站在了那样瞩目的位置之上,根本不会得到任何人的注意。

所以若想从其它地方来侧面印证她的猜想,着实不易。

嘉贵妃按了按眉心,一股烦躁感涌上心头。

先是永琰,又是冯氏,近来这一桩接着一桩的变故,实在令人难以省心。

“娘娘。”

有宫女进来矮身一礼,禀道:“金家夫人递了牌子,要求见娘娘,娘娘可要立即召见?”

尤氏来了。

不必去想,也知定是为了金溶月的事情。

嘉贵妃在心底冷笑了一声,道了句:“回金夫人一声,本宫近来染了风寒,为防将病气儿过给她,暂请她回去吧。等本宫哪日病愈,再行召她入宫。”

“奴婢遵命。”

传话的宫女退行出去,一旁的远簪见状微微敛眸。

隐约记得她刚入宫,娘娘还未封贵妃之时,便对金家的两个表小姐十分宠爱,后来金家大小姐在娘娘的授意之下嫁了钱沣,膝下一直没能有个格格的娘娘则对二小姐越发亲近起来。

只是从去年起,表小姐拂了娘娘欲帮她在皇上面前求一道免选旨意的好意之后,娘娘待其表面上虽瞧着没什么变化,可到底还是远不及从前了。

譬如这次……

前日里娘娘与金大人的谈话的情形,她至今还历历在目。

谈及要金大人放弃帮金二小姐压制流言之时,娘娘脸上一丝不忍也无。

就连金大人权衡一番之后,也无片刻犹豫。

谁能想到,看似被万人宠爱的京城明珠金二小姐,堪称宝贵的名声,在官场利益面前,实则是这般的不值一提。

她不由又想到了之前处处压她一头的远芝。

也是被娘娘这样放弃的。

想到远芝临死前绝望不甘的眼神,她内心并无太多波动。

诸如此类的情形,她见得太多了。

她如今只想着要如何在这深宫之中再谨慎一些,明智一些,才不至于重蹈那些人的覆辙。

……

一路随同那宫女步行前往毓庆宫,暖阳高照,微风拂面,花香阵阵,反倒让冯霁雯内心冷静了不少。

如今冷静下来仔细作想,她方才在景仁宫中纵然内心掀起了滔天大浪,可到底表面看来还算镇定,且回想起当时的言行应对,也并无可圈可点的错漏之处。

且她替代了冯霁雯之后,也未做过穿越女惯爱做的那些事情。

什么发家致富,卷入宫斗,亦或是借助‘后人’的诗词做个名扬天下的才女,这些她统统都未有碰触过。

甚至还在机缘巧合之下顺应历史嫁给了和珅,走了冯霁雯原本该走的路,如今不过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后宅妇人罢了。

加之因着吃不得亏而跟人闹了几场事端出来,在不知真相的外人眼中,正是应了冯霁雯以往刁蛮的恶名。

此般种种,理应不会令人起疑才对。

暂不管嘉贵妃的动机为何,以及她方才的猜测是否有误,总而言之——静观其变,加倍谨慎提防些,总没有错。

冯霁雯稳住心神,做出了最理智的判断。

至于其它未想到的,待出宫之后再细想也不迟。

因为无论是景仁宫还是毓庆宫,哪怕是这宫里无人一角,都不是能够放松警惕之处。

作想间,人已来至了毓庆宫内。

宫女先行进去通传,冯霁雯带着两名丫鬟候在殿外廊下。

不多时,宫女便自殿内行了出来。

冯霁雯跟在她身后来到了一间极宽敞明亮的书房中。

可和静,却不是真的来请她赐教书法的。

她自听得出那不过是拿来搪塞景仁宫下人的说辞,但令她吃惊的却是——阿炎……永琰也在!

====

PS:大家七月好!!

今天未来公公婆婆从外地回来,硬着拉着我和妈妈去吃饭,妈妈与我抵死不从(因为我妈妈这人比较固执重面子,觉得结婚前没事儿让人破费不好,再加上我继父不在场),于是与婆婆一番角力,其间我可爱的婆婆使出拉拽大招儿,甚至不止一次拦住电梯口等激烈行为,总而言之,回到家已经是吃晚饭的时间,今天也只能出一章啦,明天再加更补偿大家^_^

然后跟大家汇报下上月月票总数:512张,容我慢慢补。

月票感谢:桃源在心中、雪ちゃん、花醉◇桃夭、aihuaduoduo、春晖草堂、墨茉2199、老萌萌、cooby_cat、花石子、catcat11111、蝶舞づ天堂、古钟月明、hsd啧啧啧、迷茫堕落、"___浅笑、雨勤、ysshiau、团子粉可爱、23drtyu、乌露丽珂、宝贝e小石头~

打赏感谢:当归柏仁子、鸢君染(平安符)、咬你我比较爽、茜茜宝儿、欧阳蓝馨(平安符)、古钟月明、丁子析~

(不是全部名单,一次没整理完,没看到名字的小天使别着急,明天继续整理~)(未完待续。)

208 和静道谢(月票×410加

冯霁雯被带进书房之时,和静与永琰姐弟二人正坐在一张方形小茶桌旁,见有人影进来,皆下意识地抬头望去。

冯霁雯意外永琰竟也在场之余,倒也能够从容不迫地上前行礼。

兴许是与嘉贵妃相比,和静与十五阿哥相对没有那么地令她充满压迫感。

但因不知对方寻她前来的真正目的,心底不免还是有些打鼓。

“坐吧。”一身章丹色绣海棠花纹旗服的和静看着冯霁雯,道:“今日找你过来,并非是真的与你请教书法来了。”

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冯霁雯竟从她的语气中听出了与之前的高贵冷傲所大为不同的平易近人之感。

“谢和静公主赐座。”

冯霁雯在一旁的椅上落座下来。

是的,和静竟还让人给她备下了椅子,而非杌凳。

虽不知为何,但这显是用来招待贵客之时才能有的待遇。

“不过你的字,写得确实极好。”和静看着坐姿端庄的冯霁雯,脑海中忽而闪过了况太妃的身影,近年来紧绷惯了的脸庞莫名又缓和了几分,道:“若非是亲耳听袁先生说香山别苑中那副祝寿联是你所写……当真是想不到你身上去。”

这话听着真是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