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夫(389)

“……做了个好梦。”冯霁雯随口搪塞了一句,双手撑在左右坐直了起来,道:“今日还有许多事要忙活,伺候我更衣洗漱吧。”

小仙便笑着应了声“是”。

今日是和宅宴客的日子。

相较于京城其他官员擢升一品大员的设宴场面来看,今日上门前来和宅做客之人显得格外的少,甚至少的有些‘不合规矩’。

不知道的还当是这位新上任的刑部尚书人缘儿太差,以至于无人问津。

“都有哪些客人到了?”内院偏堂中,冯霁雯跟刚从前院回来的小茶问道。

她身旁坐着三位妇人——傅恒夫人,王杰夫人,还有袁枚夫人。

“老太爷袁先生还有福三公子一早便到了。”小茶回道:“丁先生跟钱先生也来了,还有忠勇公府上的秦管家——眼下就差金二公子这么一位了。”

丁子昱和钱应明是和珅后来加上的。

而福康安肯来,冯霁雯起初是有些惊讶的。

“那便再等一等,到底离开宴还有些时辰。”冯霁雯说道。

几位夫人互看一眼,却都显得十分疑惑不解。

是傅恒夫人开口问的冯霁雯:“今日大约置下了多少张席面?”

她听着那小茶丫鬟的话,似乎有些不大对。

“只有两张,男女席各一张。”冯霁雯玩笑着说道:“女宾只来了三位夫人,待会儿入了座儿,只怕还有些空荡。”

几位夫人大感意外,身边站着一位男童的王杰夫人出声问道:“怎么只请了这些人?”

这十来日里,光是上门儿道贺的人只怕也不下百位吧?

“我家爷说了,家中简陋,院子又小,实在不堪接待这么多贵客。”冯霁雯仍笑着讲道:“说是待来日迁了新居,再像模像样地补请上一场。”

这些话都是和珅亲自说的。

且不是与她说的,而是跟那些上门儿道贺过的同僚们说的。

她想,这些官员们的反应大概是颇为哭笑不得。

几位夫人也纷纷失笑。

家中简陋,院子又小,实在不堪接待……

这叫什么话?

活了这些年,都还没听说过有哪个一品大员竟拿如此理由拒客的……

但几位夫人都不是头脑简单之人,稍稍细想一二,便都猜出了和家夫妻的大致心思。

“那届时迁了新居,难不成只请这些人,不请我们了?”傅恒夫人神情半真半假地问道。

“自然不能。”冯霁雯笑道:“到时怕是还得再给几位夫人下一回帖才行——”

袁枚夫人闻言看向另外二位夫人道:“那咱们几个可是捡了便宜了,人家吃一顿,咱们吃两顿。”

几人便都笑了起来。

“母亲……”此时,王杰夫人身边的男童怯怯地扯了扯王杰夫人的衣角。

这便是王杰夫妻二人前些时日刚从老家韩城过继来的孩子,看起来不过才六七岁的模样,五官偏向清秀,只是面色有些泛黄,看起来并不算十分健康。

这孩子自打从来了京城之后便一直生着病,大大小小的几乎不曾间断过。

“怎么了康儿?”王杰夫人温声问道。

“我想出去走走……”

王杰夫人却略微有些犹豫。

这孩子身体不好,素日里她便甚少将他带出来,故而不大放心让他离了自己的视线。

“想是屋子里有些闷,孩子待不住了。”傅恒夫人讲道:“不如便让丫鬟带着出去走走吧,别走太远了便是。”

“咱们说话他也听不明白,孩子正是爱玩儿的年纪,总闷着也不大好。”袁枚夫人也笑着说道。

王杰夫人闻言便也点了头,再三交待了丫鬟好生看着小少爷,又道玩儿累了便回来,莫要走得太远。

“这孩子瞧着倒比上回有精神多了。”傅恒夫人望着被丫鬟领了出去的男童背影说道。

“时好时坏。”王杰夫人面有几分愁容,微微叹了口气。

……

前院正厅之中,不时传出谈笑声。

这些时日来一直在家中养伤的福康安望了一眼众人谈笑风生的场面,觉得压根儿没有自己插嘴的余地,亦不愿去插嘴的他,干脆寻了藉口离开了前厅。

而向来自诩清高,不愿放低姿态主动与在座之人攀谈的钱应明也不大能坐得住,福康安刚走没多大会儿,他也就出去了。

觉得自己不适合这种场面的钱应明长长吁了一口气出来。

“小少爷,您说和二爷什么时候才能好全了,再带着咱们去郊外骑马啊?”

忽有一道声音传来,钱应明下意识地举目望去,只见是前方游廊中,冯舒志带着贴身小厮走了过来。(未完待续。)

315 恨意

315恨意

望着逐渐走近的主仆二人,钱应明神情有几分莫名地停下了脚步。

冯舒志他自然是认得的。

但他的目光却是定在了跟在冯舒志身旁的小野子身上。

就在不久前,他曾见过小野子一次——那日清早,小野子来替英廉府传话儿,让丁子昱暂时代替冯舒志原先请来的先生,负责冯舒志的课业。

冯舒志与小野子觉察到对方的视线,抬起头来看见是钱应明,冯舒志便还算礼貌地招呼了一句:“钱先生。”

他对钱应明的印象固然也不好,但他记得之前冯霁雯在城郊外遇险之时,恰巧路过的钱应明曾出手相助过,只因着有这茬儿在,他对钱应明一直以来的态度便还算得上客气。

反倒是钱应明,颇为倨傲的抬起了头来,不以为然地“嗯”了一声。

冯舒志早已见怪不怪,也未放在心上,只带着小野子同钱应明擦身而过。

待二人稍稍走远了一些之后,钱应明却转回了头去看向二人的背影。

他不知在想些什么,眼中神色忽明忽暗。

此时,忽而听得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传了过来,并着一道孩童的喊声:“别跑……”

视线中,有一只通体雪白的猫儿自钱应明眼前飞奔而过。

钱应明回过神来,刚要定睛去瞧,却觉膝盖处忽然被人狠狠撞了一下。

“小少爷!”

丫鬟急急地小跑过来。

钱应明眼瞧着放在因撞到自己而跌坐在地的男童,下意识地欲弯腰去扶。

却在即将要伸出手之际,脸色忽地一变。

这孩子他认得。

“小少爷……您可摔到哪儿了?”赶来的丫鬟连忙将男童扶起,满脸紧张地询问道。

那男童摇摇头,没有答她的话,只有些心虚地抬起头来看向钱应明,见钱应明脸色阴沉着,一时更为胆怯起来,缩了缩脖子,小声说道:“……对、对不起……”

他方才只想着追那只猫儿玩儿了,没注意到前面有人。

钱应明重重冷哼了一声,声音冷得吓人:“不看路的吗?”

他虽有些清瘦,身形却生的高大,眼下又如此神情,俨然一副要发作的模样,孩童不过六七岁的年纪,本就胆怯至极,当下如此仰面看着他,竟被吓得“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钱应明的脸色一时更为难看。

那丫鬟瞧他一眼,也有些害怕,心下有几分不悦,但到底不是在自家府上,又是小少爷撞人在先,一时也不敢说什么,只拉着大哭的男童匆匆离开了此处。

钱应明站在原处脸色阴沉如水,紧紧攥起的拳头上一道道暴起的青筋看起来触目惊人。

“对待一个孩子也如此咄咄逼人,当真乃读书人之典范。”

钱应明闻言抬眼望去,只见约在十来步开外处,站着一名身着丁香紫比甲,手中托着乌漆托盘的丫鬟,沉稳的面孔之上一双眼睛里盛满了讽刺与不齿。

钱应明认出了这是冯霁雯身边的大丫鬟小醒。

数次相见,她看待自己的眼神几乎都是如此,只是今次更甚。

二人还曾发生过口角,就在他遭人暗算,身受重伤找来和宅那晚。

此刻对上这样一双眼睛,钱应明心中的愤怒更甚过平日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