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夫(392)

秦嫫闻言在心底重重叹了口气。

她也不知太太这究竟是什么逻辑,但如今好歹是将‘一时之难’给解决了。

兴许等真的换了新宅子,经过这一段时日的调整,太太也没这么乐意成日哄孩子玩儿了。

秦嫫觉得自己这回在大爷跟前立了个大功。

“太太。”这厢秦嫫刚跟冯霁雯说完孩子的问题,那边恰听得小茶从外头走了进来。

抱着孩子的冯霁雯抬首看向她。

“大爷差刘全儿回来给太太传话儿来了。”小茶出言禀道:“大爷如今还在刑部没回来,说是让太太先去椿树胡同里等着他,待他办完了事,便过去找太太。”

冯霁雯闻言一怔。

见她神情,秦嫫便与小茶问道:“大爷可说让太太去椿树胡同作何?”

椿树胡同是个小胡同儿,没什么像样儿的铺子,戏楼茶楼也统统没有,更没什么值得一提的去处,里头最大的特色应就是各式林林总总的小玩意儿都有得卖了——可大爷忽然让太太去这种地方做什么?

小茶摇摇头:“这个刘全儿倒没说。”

回过神来的冯霁雯却是莫名莞尔起来,抱着孩子站起了身道:“时辰也不早了,大致收拾收拾,准备出门儿罢。”

她发了话,秦嫫也不再多言,忙将孩子接了过来让丫鬟送给贾婆子照看,又召来了丫鬟伺候冯霁雯梳发更衣。

冯霁雯梳了个最简单普通的小把头,换了身儿颜色素净花样简单的袄裙,秦嫫恐待会儿太阳落山后起寒气,便又让小仙带了件锦忴备着。

主仆三人没作耽搁,收拾停整后便往椿树胡同去了。

时辰尚早,冯霁雯在经过一间纸墨铺之时,让纪叔停了马车。

她打算买些宋纸回去。

丫鬟们毕竟懂得不多,上回她让小醒买回去的,用起来便有洇墨,不甚好用。

和珅也同她提过一回,想着他素日里用纸多些,冯霁雯便欲多买些回去。

不料这边刚下了马车,还来不及踏进铺中,迎面却瞧见了一个有几分眼熟、瘦瘦小小的丫鬟自铺子里走了出来。

冯霁雯一时想不起来是在哪里见到过,却听身旁的小仙开了口。

“太太,这不是汪家三小姐的贴身丫鬟吗?”

对,是汪黎芸身边伺候着的丫鬟。

冯霁雯恍然过来。

可汪黎芸的丫鬟怎会出现在宫外?

====

PS:终于没掐着点儿更新了一回,明天加更,一定~~(未完待续。)

317 他还好吗(月票×120加

那小丫鬟也认出了冯霁雯来。

“和太太……”名唤小念的丫鬟仍是一副怯生生的拘谨模样,然而面对冯霁雯,脸上却带上了一丝内敛的笑意。

她家姑娘进宫之前,没有什么朋友,唯独与和太太有些来往,能说得上几句话——去年头一回姑娘离家出走,大雨中便是被和太太带回了英廉府收留,后面又有几回,明里暗里也都帮过姑娘不少。

姑娘为人虽冷清惯了,不爱讲话,然而能帮得上和太太的,也都帮了,虽然如姑娘所说,都是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

见她与自己行礼,冯霁雯微一颔首。

小丫鬟此时向冯霁雯身后的马车瞧了一眼,低声说道:“贵人恰巧路过此处,便吩咐奴婢买些纸墨带回宫去。”

冯霁雯听罢往她手中提着的东西望去。

这小丫鬟喊汪黎芸为贵人,显然是被提了位份了。

可这位‘贵人’在宫中的日子大约是不甚好过的。

若不然有内务府在,何以要在宫外买纸墨。

冯霁雯顺着小丫鬟的视线回过头望去,恰见一顶软呢轿中轿帘被人微微撩开了一道细缝,自轿内传出了一道不轻不重的女子声音来:“和太太——”

正是汪黎芸的声音。

今日因是汪黎隽下葬的日子,故而她被特允出宫一日。

二人就近找了家清静的茶楼坐了下来。

“许久不见了。”汪黎芸先开的口,她握着手中木杯,看着对面的冯霁雯微微笑道:“前些日子听说和大人升任了刑部尚书,实是可喜可贺。和太太如今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冯霁雯闻言笑道:“守得云开见月明倒不至于,到底于我而言,他升迁与否,日子都是一样过。”

虽说如今她已为尚书夫人,却也没觉得与从前有多大不同。

正如傅恒夫人所言,有时要过怎样的生活,不一定是因身份而定,而是在于自己的心态与做法。

汪黎芸见她神色不似作伪,微微有些意外之余,却又觉得也并非多么意外。

她虽算不上十分了解冯霁雯的脾性,但多次接触下来,也能察觉得到她确非在意他人眼光之人,除了许久之前的那些不好听的流言之外,也不曾见她仗着身为英廉府上唯一的小姐而在人前如何拿过架子。

但不好欺负却也是真的。

这世上之人本就形形色色,有人追权逐利,爱慕虚荣,却也非是所有人皆看重于此。

“你呢?”冯霁雯问道:“近来如何?”

汪黎芸面色平淡地说道:“尚可。起初是有些不适应,然而这些日子下来,也就习惯了。”

只是谁也没想到汪家几个姐妹中只有她自己被留了牌子。

她自己也有些始料未及。

“宫中是不比宫外,凡事都须得小心谨慎一些。”冯霁雯说道:“更不可轻信于人。”

“嗯,多谢提醒。”汪黎芸点头,垂眸吃了一口茶。

冯霁雯见状也未再多说什么。

隔了良久的沉默之后,方才又听得汪黎芸开了口。

她将茶碗放下,拿极平常的语气问道:“……他还好吗?”

他?

冯霁雯经过短暂的疑惑过后,见她眉眼间有几分刻意为之的平静,便猜出了她所问何人。

“前些日子又回了英廉府给舒志授课,如今倒巧了,就住在和宅里。”冯霁雯答道:“与之前的一位同窗一同帮着和珅整理些公务,暂住些日子。”

说得直白些,便是幕僚了。

这倒是汪黎芸所没有想到的。

可从英廉府授课先生再到和府上的幕僚,这些给了科举落榜的丁子昱的生计与精神太多帮助之举,无疑是十分值得感激的。

汪黎芸本想替他道一句谢,可话到唇边却又觉得自己没有立场来替他道谢。

只能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过后又道了一句:“不必告知他我今日曾问过他。”

冯霁雯“嗯”了一声,也与上回替她向丁子昱传香囊之时一般无二,并未深究深问,汪黎芸问她便答,不说她亦不往下再提其它。

二人带着丫鬟出了茶楼,临上轿之前,汪黎芸忽而说道:“我听闻你时常进宫,若是方便的话,得空之余不如去应亭轩坐一坐吧。”反正她不过是个小小贵人,家中又无权无势,冯霁雯纵与她走得近了些,也不会有人将问题上升到朝局之上。

冯霁雯听罢含笑说道:“刚巧明日要进宫一趟。”

她得去一趟景仁宫将上回嘉贵妃命人送来的贺礼,顺带着给送还回去。

“那便顺道儿陪我说说话吧?”

虽说独自一人惯了,但宫中还是要比宫外冰冷得太多。

她甚至觉得自己已经不大会同别人交流了。

冯霁雯点头。

望着软轿被抬起,轿帘缓缓落下,冯霁雯方才带着丫鬟离开了茶楼。

此时已近昏晓,夕阳没入西山,天地间一片浑浑昏黄之色。

想着和珅平日里若无要紧之事,多也是这个时辰从刑部回到家中,冯霁雯怕到时让他等久了,便道:“纸回头再买也不迟,先去椿树胡同吧。”

待她赶到之时,和珅果然已经到了。

而正如她所猜测的相同,他所谓的让自己来椿树胡同,便是让她来这家老店来了——这家曾被他称为‘椿树胡同一绝’的面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