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夫(664)

如此想来,他竟是把自己与半夏比之为大哥与大嫂了……?

这,正常吗?

和琳觉得有一道响雷在头顶炸开,炸得他魂飞魄散,却又缓缓清明起来……

“既是弄明白了,还不快去哄哄人家半夏姑娘?”刘全催促道。

和琳怔怔地点头,又忽然抬头。

“你……你怎么猜到的?”他分明半个字都没提啊!

刘全哭笑不得地“哎唷”了一声。

“这还用得着猜吗!”他指着自己的眼睛,道:“二爷啊,奴才这双眼睛又不是拿来吃饭的!……这阖府上下,看不出来的只怕是少数!”

“……!”

竟、竟是这样吗?

和琳红透了一张英气的脸,转过身去,走得飞快,却偏偏觉得每一步都踩在了软绵绵的云里,不切实际又格外飘然。

……

冯霁雯赶至大理寺,下了马车,入目便瞧见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且大理寺外一反常态地守着许多人。

647 大结局(二十一)

两侧不仅有许多官兵护立,还有十余名太监一并候着。

带着一群正蓝旗护军而来的福康安正巧翻身下马,也看到了冯霁雯。

他交代了手下先行进去察看,自己则放缓了脚步,似有意等着冯霁雯跟上来。

冯霁雯很快追上他的脚步,招呼了一句“福三公子”。

福康安剿灭白莲教余孽有功,兼了兵部侍郎一职,几种官衔顶在头上,她倒不知要怎么称呼了,因是私下,不如就喊一句福三公子来得顺口。

福康安点了头,侧目看她神色如常,不由驻了足。

冯霁雯见状便问:“……今日大理寺是有什么要紧事吗?我见宫里头似乎也派人过来了?”

还有福康安手下带着的这些八旗京畿护军,平日无事也不该轻易来大理寺走动才是。

福康安这才确定她竟是真的不知情……

眼见他神色有异,冯霁雯只当他是不方便多说,是以就笑了笑,道:“我不过随口一问而已,若是多嘴了,你只当没听见便是。”

“……”福康安沉默了一瞬,错开她的目光说道:“宫里头的人应该是跟着和珅一同过来的,我带你去找他罢。”

冯霁雯微微一愣。

和珅也来了?

她心下疑惑,但见福康安没有多说,便也就并未多问,只带着丫鬟一路跟着福康安走。

秦顾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最近冯霁雯但凡有事需要出门,他必须或明或暗地跟着,这是和珅的授意。

冯霁雯如何也没想到福康安会带着她来到了大理寺天牢。

她觉得十分奇怪。

和珅一个军机领班,即便是在刑部有了公差,可也没有理由亲自来天牢提审犯人吧?

况且,福康安一见她便说带他来见和珅,都没问她的来意……

牢中昏暗,护卫提着风灯带路,脚下走得极快,忽明忽弱的光线刺得她有些睁不开眼睛。

福康安带着人在一间单独的牢房前站定,冯霁雯也跟着停下了脚步。

此处人似乎很多,冯霁雯听着耳边这些嘈杂不真切的说话声,一时莫名有些没由来的心惊肉跳。

“人已经没了气息,少说也有半个时辰了……”

一名须发花白的太医从牢中走了出来,对身侧的高云从说道。

太医带着人离去,高云从见冯霁雯来此,似乎并无太多惊讶,朝她深深揖了一礼。

冯霁雯心跳越来越快。

她的目光越过高云从,看向了牢房之内那道覆着的白布。

这道白,竟比方才的风灯摇晃还要刺眼更甚几分。

牢房里的和珅却十分意外她会来此,一见着了她,便快步走了出来。

“……你怎么会在这里?”冯霁雯看着他问道:“这里面是出什么事了?”

她还想问这间牢房……关着的人是谁?

但不知为何她没敢问。

“先别进去。”和珅轻声对她说道。

冯霁雯却好似没有听到一般,直到和珅伸手将她拦住。

冯霁雯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她有些发怔、却将心里最深的疑惑以最直接的方式问出了口——

“是不是太妃出事了?”

她语气中的僵硬让和珅有些一瞬间的不知所措。

他一只手抓住她的手臂,另一只手扶着她的肩,语气带着安稳人心的沉定却又藏着不忍:“太妃……她已经走了。”

话刚出口,还未落音,冯霁雯眼中已如山崩于前,神情翻涌剧烈崩塌。

和珅能清楚地察觉到她的颤抖。

即便如此,看着他,她眼中却仍带着一丝莫大的祈盼。

“怎么会……”

她试着推开他,要进去一看究竟,可不知是他身形过于稳固,还是她通身无力,竟未能撼动半分。

“太医已经来看过了,确认是自缢无疑。”和珅拿下颌抵在她的头顶,试图多给她些许安慰。

冯霁雯脑中不停地轰鸣着。

太妃竟是自缢……

就如同她先前对傅恒夫人所言那般……那本是用来威胁她的话,竟是转瞬间成了真!

可……怎会突然如此?

她此行前来,自认为必然能见得着太妃,她一路上甚至还恶趣味地想,若太妃听着了有关程世伯的这则“噩耗”,那一贯泰山崩于前也能面不改色的她、脸上冷冰冰的神情还能否维继得下去?她倒要好好瞧瞧,太妃心软心痛、懊悔不已起来究竟是什么模样……

她可要好好抓住这个机会取笑她一番才好。

她知道自己这么想对太妃十分不敬,她心中对太妃是存有气愤,气她不肯配合、一心求死……可她满脑子想得真的只是救太妃出去,盼着日后能有机会好好地孝敬她啊!

她从未想过太妃会真的离开她。

跟何况是以如此方式……

太妃苦了一辈子,顶着别人的身份活了数十年,父母亲人不能相认,相爱之人不可相守……即便如此,她却从未与人道出一句苦,从未在人前落过一滴泪——

哪怕是这一次抛开所有挺身而出,竟也都是为了她这个毫无血缘利益关系、还常常惹她生气的人……

这样好的一个人,这样满心为别人着想的一个人,怎至于……

一字字在冯霁雯心头犹如泣血,她嘴唇不停翕动,却始终难以发出半点声音。

她紧紧攥着和珅的衣袍,头深深地低着,将视线埋在了黑暗里,看似在竭力隐忍,却又像是汹涌到了极致却寂静无声的宣泄。

“我不想她走……”

她用尽全力终于得以出声,却微弱颤栗,只有和珅一人能够听到而已。

和珅无言,心如刀割。

又听她问:“……有什么法子吗?”

她不想太妃走,有什么法子吗?

这话透着执拗不甘,满都是死死不愿撒手的孩子气。

福康安看着她仿佛脆弱到不堪一击的背影,到底不忍心地转过了头去。

和珅握着她的手,轻声道:“太妃有自己的选择……玉嬷嬷尚在,她此时只是昏了过去,想必是太妃有意为之。此外,太妃留了遗笔,欲求得皇上网开一面免去玉嬷嬷之罪,放她归乡——我必然会在皇上面前帮着说情。”

“……”

冯霁雯紧紧闭着眼睛,泪水却仍源源不断地涌出眼角。

……

648 大结局(二十二)

琉璃阁,卧房内,冯霁雯坐在床头,头靠着雕花床柱。

怕床柱太硬,又不敢出言相劝,小仙上前轻轻塞了一只瑄软的迎枕在她身侧。

冯霁雯自从被和珅从大理寺带了回来之后,一直都没有开口说过话,晚饭也没吃,只是一味地发呆出神。

秦嫫和几个丫头心中着急,唯恐她给‘憋坏了’,可她们在此事上说不上话儿,也劝不动,偏生大爷将太太送回府安顿好之后,便奉命忙活着太妃自戕一事的善后事宜,宫里宫外来回地跑,现下已是半夜,都还未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