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四爷皇妃(1798)+番外

作者: 倪思瑶 阅读记录

四爷目光驻留许久,凑近看了会又隔着距离看了半天,笑意渐浓。年氏不屑的随意瞅了两眼兰琴的画,偷偷窃笑一声,暗自想到:“还以为画的很好,没想到只是简单几笔,算是看得出来是荷花罢了……”

但是年氏见四爷目光久久不离兰琴的画,故意提醒道:“皇上,该点评了,大家都等着皇上宣布谁是优胜者呢……”

四爷这才吐了一口气,亲自拿起兰琴的画,展示道:“熹妃的画很得朕心,朕记得李商隐的《荷花》写的是“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说的就是荷花之美是无与伦比的,它的日下香气也是独具一格,熹妃的画虽然简单几笔,但是却让朕有种亲自近距离靠近荷花一般的感受,似乎都能闻到淡淡荷花香气……”

兰琴的画果然引起所有人的注意,特别是兰琴并未用过多的色彩和笔画,只是寥寥几笔就将荷花画的充满意境,就像梦里一样,能闻到香味。

一时间,四爷也无法决出胜负,兰琴笑着站起来,对四爷道:“既然皇上无法判断,不如就把抉择权交给所有人吧,一来公平不会有偏见,二来还能服众……皇上意下如何?”

四爷对兰琴的提议很感兴趣,问道:“如何讲抉择权交给所有人?”

兰琴笑道:“这个简单,皇上将画传给每一个在场人欣赏,最后每个人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画作,写在纸条上统计下来,得票最多的就是优胜者。”

十三爷最先站起来表示支持:“熹妃娘娘的主意甚好,如此一来,我们每个人都能欣赏其他人的画作,既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还能学到他人的有点,皇上,我支持……”

五爷早已得到四爷的夸奖,也不担心自己的画会被笑,也站起来说:“皇上,熹妃娘娘的主意的确公平,我也支持……”

跟着大家都开始表示可以按着兰琴的办法来评选优胜者,四爷也赞赏的点点头,遂让太监开始传阅。那些画一一在众人面前传阅,然后各人将自己认为最好的画的名字写在了纸条上……

第2667章 选公主

待所有的选票都收集上来后,内侍当面宣读记录,最后统计下来,兰琴的画稳居第一。其余的只有弘时、弘历等几个小辈的画作得了几票而已,所有的票都投给了兰琴。

众人心照不宣,这样的结果令四爷很满意。

四爷宠溺的望着兰琴说:“熹妃的画当属第一……”

年氏万万满意想到最后会是这么一个结果,明明之前四爷还夸奖了五爷和七爷还有十爷的画,再不济他们也不会一票不得。年氏愤愤的向兰琴投去厌恶的目光,转脸扫视台下,发现众人似乎对兰琴获胜丝毫不疑。

年氏就更加气愤,无奈当着四爷的面,不能发作,暗自咒骂道:“贱人,居然哄着皇上,让所有人都讨好她……”

虽然不甘,年氏还是笑着对兰琴说:“恭喜姐姐获胜,姐姐画技卓越,妹妹自叹不如,还望姐姐以后……多多教教妹妹……”说完意味深长的盯着兰琴看。

兰琴倒是无所谓,这样的结果兰琴早已料到。所有人都不傻,谁都看得出来四爷评话并未真的按照好坏来说,为了不忤逆四爷,将票投给兰琴是最明智的选择。

兰琴知道年氏不甘,无奈她看不出其中原委,只好笑道:“多谢妹妹夸奖,姐姐只是侥幸获胜,实在不敢教授妹妹……”

四爷为了奖励兰琴,特意赐给兰琴一尊玉白菜后,晚宴才正式开始。

一艘巨大的龙舟从福海而来,上面都是成排的宫女太监,手里纷纷提着食盒。由着膳房的一个总管领着,往蓬岛瑶台送膳食。一道道美味的膳食往每张桌子上摆放,众人神色也放松了下来。

就在这时四爷突然开口道:“西边草原上的舅舅家又开始求取大清的公主了,不知众兄弟有何意见?”

此言一出,众位在坐的王爷福晋心里都是提了一下,四周庑廊下的格格们更是一颗心提上了嗓子眼,放下手中筷子,紧张兮兮的盯着里面,因为谁也不想去蒙古草原和亲。

一时间宗亲都沉默不悦,而四爷随意吃了几口菜,注意到气氛的骤变。

“朕知道,和亲一向都是宗亲最不愿的事情,但是为了大清的稳定,朕不得不做决定……”说完四爷的眼睛扫视了众人一遍。

十三爷端起酒杯对四爷说:“皇上,自大清建国以来,和亲的公主都出自皇室宗亲。不废一兵一卒放能保长久安合,和亲是最好的办法。这次还是舅舅亲自来提亲,想必嫁过去的公主也会过的不错……”

十三爷的话一听便是向着四爷,其余人都窃窃私语起来:十三爷没有适龄的格格,所以说起和亲也是站着不腰疼,对十三爷颇为不满。

但是十三爷丝毫不在乎,静候他人的反应,果然有些胆小的格格已经开始害怕的低泣起来,福晋们也不安的看向自家的王爷。

四爷半晌才说:“朕的女儿差不多都出阁了,最后的没有出阁的多罗公主也已经定亲了,这次草原和亲,朕还真是有些头疼……”

四爷这番话说得很明白,那就是得从宗亲里面选格格出来,当做公主出去和亲。宗亲们更加慌张,暗自为自己家的女儿做起打算来……

第2668章 和亲

四爷的话犹如击落湖底的石块,在众人心里激起了千层浪,和亲是势在必行,在坐的宗亲除了还未娶妻的十七王爷以外,每家都有未出阁的格格。

美味的菜肴现在如同嚼蜡,福晋们脸上都露出了恐惧神情,担心的望向自己的女儿,祈祷四爷千万不要选中她们。

四爷却当做台下什么也没有发生,就像随后一句家常话般平静,还与兰琴对视说笑。

就在这时,三爷诚亲王思忖片刻后,突然站了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三爷,阆庑里的两个格格瞬间脸色惨白,绝望的看着自己的阿玛站了起来。

三爷先是对四爷恭敬一揖,正色道:“皇上,本王的两个女儿正待字闺中,也到了出阁的年纪,本王无能不能在国事上为皇上分忧,但是本王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前去和亲,以换大清太平久安……”

四爷停下手中的筷子,意味深长的盯着三爷,嘴角微翘,转而看去阆庑里两个格格。

三爷立刻解释道:“皇上,她们是我庶出的两个女儿,皇上或许没有见过,虽然是庶出的女儿,但是本王自幼对她们教导严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能识字断文丝毫不比嫡格格差半分……”

三爷就像在推销一件物品一样介绍自己的女儿,丝毫没有半分不舍,兰琴心里莫名酸楚了一下,看到三爷身边的三福晋,也是事不关己的姿态,冷漠的呆坐着。

三爷要送去和亲的女儿并非三福晋所生,是田氏的女儿。三福晋的女儿早已出阁,所以三爷提出和亲的格格从三王府送出,三福晋也没有任何意见。

四爷笑道:“诚亲王能有如此想法实在令朕万分感激……”说完端起酒杯冲着三爷微微一抬,算是给三爷敬酒,三爷激动的回敬了四爷,双双一仰而尽。

角落的两个格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瘫坐在椅子上,双手还在下面暗暗颤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阿玛自私的不顾她们的意愿,把自己当做讨好他人的物品,拱手送了出去。

两位格格的痛苦绝望的表情,兰琴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三爷却满怀激动的对四爷谄媚道:“和亲是件好事情,本王的女儿能代表大清,出嫁草原是诚亲王府的荣幸。能为皇上解忧,能为百姓解忧,本王义不容辞……”

四爷很满意三爷的表现,眼神却还是有意无意扫向其他人,三爷算是出尽了风头,可是这个风头却让自己两位庶出的女儿牺牲了一辈子的幸福。

兰琴心里很不是滋味,既心疼将要远嫁和亲的格格,又庆幸自己的别楚克已经定亲了。不然和亲的或许就是别楚克,兰琴不敢想象别楚克嫁到草原荒蛮之地,连面都见不到,终身只能靠着记忆思恋。

上一篇:暴君 下一篇:卿本红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