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四爷皇妃(1899)+番外

作者: 倪思瑶 阅读记录

他们的现任首领叫风,这不是他原来的名字,而是加入了追影组后,组织为他取的代号,加入追影组的人所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忘记自己的名字,之后牢牢记住自己的代号,然后他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训练,每一次训练都会淘汰掉一部分的人,这些淘汰掉的人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不过多半是凶多吉少。

这次的任务让很多人都感到奇怪,按理来说,不过是调查一个地区的灾情如何,根本用不到这么多人,更何况连追影的首领都出动了,此事肯定没有表面上的那么简单。

可是他们想归想,却没有一个人敢问出口,要知道追影组的第一条戒律就是服从,违法戒律者将会受到及其严重的惩罚,在追影的人有时候甚至宁愿去死,而不想希望被惩罚,以为那将是求死不能,求生不得。

午夜时分,院子里占满了一身黑衣的人,门开了,风从屋子里走了出来。眼神扫过在场的人们,他面容冷峻,不怒自威,问道:“人都到齐了吗?”

站在第一排最左边的人,站出来单膝跪地的说:“禀告首领,人都到齐了。”

风点了点头,道:“你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这开封府内打听关于这次赈灾的事,明白了吗!”

“明白了!”在场的黑衣人统一回复到,声音嘹亮,让人不得不佩服,追影的训练比军队还要强上几分。

“下去吧!”话音刚落就听到嗖嗖嗖的几声,再一看,刚才满院子的人都已经消失不见了,好像从没有出现过一样,这要是被别人看到还以为是鬼魂出没呢。

接下来的几天,追影的人扮成小贩,商人、农民等,在集市,茶楼、酒馆等地,打听关于这次旱灾的情况。

他们发现这里的旱灾早已经缓解了,当初的灾情也不是十分严重。

之后他们又去了葛山村,出人意料的事,由于怕走漏风声,所以阮大丰与村长并没有将实情告诉所有的村民,所以那些村民依然被蒙在鼓里,还将弘时当做他们的救世主,对他一致好评。

风听到了属下的汇报,将他们所说的整理了一下,立刻回京当面禀报了皇上。

皇上听到了他的汇报,心里的疑惑终于放下了,他也不想怀疑自己的亲生儿子,所以在听到了村民对弘时的表扬后,皇上很开心,决定在弘时回京后就给他奖赏,以表扬他这次的功绩。

第2923章 再过鹤壁

再说弘时那边,一行人一路走走停停,终于是赶到了鹤壁。

赶车的马夫恭敬地立在车前,垂首闭目以示:“爷,咱们到了,这前面便是鹤壁的城门了。”

车里半晌没吭声,过了半盏茶的功夫才幽幽开口:“行了,爷知道了。”

车里伸出只纤纤玉手,皓腕春葱指,凝脂如新玉,只一微露白腕的手,便让人沉醉。

阮姝英将车帘掀开,眉若远山,唇如朱漆,摄人心魂,阮姝英揽住弘时的胳膊,半靠在弘时怀中,忍着心中的恨意:“爷……奴才也想看看这鹤壁的景色,不如让奴与爷一起站在这车头共赏美景如何?”

琳琅闻声也从马车中走出,心道:这阮姝英真是好手段,她跟弘时站在一起,这随行之人短时间内就都会认为阮姝英比他琳琅更讨弘时的欢心了!

琳琅刚想要开口,却被阮姝英一句话给打断了:“琳琅妹妹莫不是坐不住了,也想要和我与爷站在一处?”

话罢又面露难色:“只可惜……这车头上只容得下我与也二人呢……”

琳琅无法,只得暂时退让:“你可莫要以己心推人腹,我只是听着外面人声吵杂,出来看一看出了何事而已。”

琳琅缓缓的走回车厢,握紧了拳头,恨阮姝英恨的牙痒痒。

弘时倒是还没有被阮姝英彻底迷了心智,抚了抚阮姝英额前的碎发,笑着对她说:“你先进去,待会我谴人将车内的窗户掀开,亦可赏景。”

阮姝英似有不甘,但还是回了车厢里。

远处一群穿着官服的人策马奔腾,跑到离弘时一行人近了,忙下马跪下齐声喊道:“下官拜见钦差大人!大人万福!”

弘时抬手:“诸位快起来!弘时万不敢当!”想要争夺太子之位,需要收买人心,这点弘时做的很好。

“下官来迟,还望大人恕罪!”为首的县令颤颤巍巍的开口。

弘时爽朗的笑道:“这是说的哪里话?你何时来迟?分明是爷日夜兼程,比原先预定的早了几分。”

县令先一愣,随后反应过来:“对对对,大人披星戴月才能在这么早的时间里赶到鹤壁,大人如此辛劳,为国为民,实乃我大清朝的福祉啊!大人快里面请!”

弘时骑着马群中最高的那匹,再人群中分外显眼。

那县令又凑到弘时身边:“不知大人这次来打算住上几日啊?大人赈灾辛苦,何不在鹤壁歇上几日?下官备好了美酒美人,为大人洗尘。”

弘时笑:“我此番来赈灾,事态紧急,留不得太久,只能听得一日,你不必准备太多。”

“下官明白了,大人这边走。”

行了不多时,便看到一处精致的院子,弘时下马走进去,之间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无一不是精雕细琢,虽然比不上宫中发奢华景象,却有着别样的意蕴,看着造价便不低了。

阮姝英有凑到弘时跟前讨好:“爷可是累了?不如让奴才陪您歇息吧……”

“不必了,姝英一路上也是累着了,还是早些休息的好。”弘时道。

待琳琅与阮妹英由着人带下去休息,弘时便被那些官员带着去喝酒去了。

第2924章 阮姑娘的恨

弘时在鹤壁只打算停留两日,那些官员倒是想留他多住几日,可是他心里想着回去复命,哪里有心思多留。

清晨,弘时早早的便起来了,差人将东西收拾好就要去跟县令告别,顺便先去了阮姝英的住所提前告诉阮姝英。

阮姝英的贴身丫鬟看到弘时朝这边来了,慌忙跑进去告诉阮姝英:“主子主子!贝勒爷来了!”

丫鬟刚退下,弘时便已到了门口,又对弘时见了礼才退了下去:“见过贝勒爷。”

弘时步入屋内,见阮姝英正于桌前画眉贴花黄,真真是赏心悦目。

阮姝英装作从镜中看到弘时,慌忙对弘时见礼:“贝勒爷怎么来了?姝英还未曾梳洗,丑得很,爷还是不要看了。”

弘时上前将阮姝英扶起,满意的说:“你美若天仙,爷怎么看都不会觉得丑。爷今日来,是来跟你说一声,一会儿我们就要动身回京,你做好准备,免得到时候又要手忙脚乱。”

阮姝英做出一副小女儿姿态依偎在弘时怀里:“多谢贝勒爷关怀,姝英无以为报……唯有一生一世陪伴在贝勒爷身边……还望贝勒爷不嫌弃姝英……”

弘时爱惜地抚摸阮姝英的脸颊:“我怎么可能会嫌弃你呢?姝英。”

弘时又陪了阮姝英一会便去了县令处,告知了他自己要返程回京的消息。

县令抹了抹脸上两把莫须有的泪水,假惺惺的开口:“大人如此着急,定是为了这天下苍生啊……有如此贝勒爷,真是我大清之福啊……既然贝勒爷去意已决,那下官也就不多拦了……不知贝勒爷何时动身?到时候下官一定前去相送。”说完又抹了两把泪。

弘时在心中冷笑,如此之人,也是无用,只会是墙头之草,两处而倒!

“就不劳烦大人了弘时不需要别人相送,大人还是多多照拂这鹤壁子民吧。弘时这就告辞了。”

虽不屑于此人,但面上功夫还需做足,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天大亮,弘时一行人动身回京,阮姝英跟在弘时身后,满眼都是恨意。原来,她的哥哥阮大丰一路风餐露宿的跟在队伍后面!兄妹俩商量好了,到京城再想办法见面。阮妹英心里惦念着哥哥,还要应付弘时,心里这个叫苦。

上一篇:暴君 下一篇:卿本红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