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任少追妻路漫漫(281)

作者: 雏禾oO 阅读记录

苟小小对蒋连长视若无睹置若罔闻,见郑国华吃完了早餐,关心了一句:“政委,还吃不吃了,我再给你打完粥去吧?”

“不吃了。”

蒋连长坐旁边一直嘚啵嘚啵,搞得郑国华一点儿食欲也没有。

见苟小小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样子,蒋连长不高兴了,“我说那么多,你听见了没有?”

苟小小左右张望,见一桌的人都看着自己,然后对脸上布了一层薄怒之色的蒋连长摆出茫然脸,“蒋连长,你是在跟我说话吗?不好意思,风太大,我没听清,就听到嗡嗡嗡的声音。”

蒋连长脸色铁青了一阵,“我好好跟你说话,你骂我是苍蝇?”

苟小小装无辜,“是你要对号入座的,我可没有那么说。”

蒋连长碰到苟小小这颗软钉子,被怼的千疮百孔,觉得在大家面前很没面子,总想给她点颜色看看。“你咋跟长辈说话的?”

苟小小不以为意,“说不说是你的事,听不听是我的时。”

“对长辈,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你爹娘就是这样教你的啊!”

苟小小一脸抱歉,可说的话可一点儿抱歉的意思都没有,“不好意思,我的尊重,从来都是给值得尊重的人。”

在她这儿,他老蒋居然是不值得被尊重的人!

蒋连长心里那个气啊。

郑国华象征性的训斥了苟小小一句:“差不多得了。”

苟小小撇撇嘴。

看到蒋连长在苟小小这儿吃瘪,郑国华心情大好,一时间胃口也变好了,把饭盒推给苟小小,“我没吃饱,给我打点粥去吧。”

蒋连长在一旁故意说风凉话:“对了,好不容易来团部一趟,敞开肚皮好好吃。你们回安丰乡,就没机会吃这么好的早餐了!”

苟小小对他笑了笑,“蒋连长也好好吃。我听说你们上田村今年的收成不好,今儿个能吃多少吃多少哈,吃一顿管半年,还能给你们一连省半年的口粮。”

“噗!”焦连长没忍住,笑喷了。

蒋连长双眼怒睁,来回看着苟小小和焦连长,不知该瞪谁才好。

苟小小打了一碗粥回来,见那张长桌周围多做了三个人。她就认得其中一个,团部的团长。

她入座后,郑国华跟她介绍:

“团长你见过,这是韦旅长和石营长。”

苟小小向三位首长点头。

三位首长也到食堂来用餐。

今年的派场没有去年大,这次连队大比,也就来了韦旅长和石营长两位首长。

蒋连长起哄道:“人来了人来了——首长们,你们问问她,看她到底有没有虚报粮产!”

苟小小瞥他一眼,阴阳怪调道:“蒋连长真是啥事都要操心,你还是操心一下你们一连吧。今年连队大比,三连的成绩超过了二连,紧咬着你们一连的成绩。明年的连队大比,一连能不能接着蝉联,可就不好说了。”

三连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去年连队大比上,三连差点儿干掉二连,今年就超过二连夺得亚军。照这个节奏下去,明年赶上一连也不是不无可能。

☆、第489章 坑深489米 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不用苟小小提醒,今年在连队大比上看到三连的表现,蒋连长就产生了深深地危机感。

蒋连长不高兴的哼哼道:“你还是想想,咋把粮产的事儿圆过去吧!”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粮产这件事上,蒋连长一定是受到了暴击。

“安丰乡的农业生产为啥搞得这么好,”苟小小洋洋得意的笑了一下,“因为安丰乡的老百姓,选了我当生产队队长!”

韦旅长和石营长听得一怔。

郑国华无奈,“谦、虚!”

团长乐了,“韦旅长、石营长别见怪,这小丫头就这样,性格方面有些与众不同。”

韦旅长看上去是个温和的人,他不疾不徐的问:“小姑娘,我想问问,今年安丰乡这七万多斤粮食,是咋生产出来的?”

“当然是地里种出来的!”

这还用得着怀疑吗?

韦旅长有些难为情的笑了一下,“我说的话没啥技术水平…”

石营长冷眼看着苟小小,“那你知不知道去年安丰乡的粮产是多少?”

“去年,三连驻扎的安丰乡,一连驻扎上田村和二连驻扎的柳树沟,平均粮产不到三万斤,三个村的粮产总和都没有今年安丰乡一个村里铲的多。这还不算油料的产量。”苟小小有条不紊的道,“我知道今年安丰乡的粮产成倍增长,让你们难以置信,但事实如此——事实上,安丰乡今年的粮产远不止这七万多斤。七万多,是我算出来的最保守的数字。”

“不可能!”

旅长和营长还没表态,蒋连长就用这三个字否定了苟小小刚才说的话。

这时,韦旅长和石营长交头接耳了几句。

“老石,你咋看?”

石营长看了一眼苟小小,尔后中肯道:“我看她脑子清楚,说话有条有理,不像是编瞎话的样子。但是短短一年的时间,安丰乡的粮产就涨了一倍多,我还是不太相信。”

韦旅长点头表示同意。

见两位首长仍半信半疑,团长给苟小小了一个台阶,“小小,你跟两位首长说说,这七万多斤粮食咋来的。”

当然是地里种出来的!

接收到郑国华的眼神,苟小小咽下这句话。

她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若有所思起来。

蒋连长却觉得她是圆不下去了,有些幸灾乐祸,“咋啦,编不下去了吧!”

苟苟小小没有理会他,看向韦旅长和石营长,“两位首长都是农村出身吧?”

韦旅长点头,“没错。”

“那我接下来要说的话,对你们而言,应该不难理解。”苟小小喝了一口豆浆润润嗓子,接着说,“58年完成了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大就是规模大,一乡设一社。公就是公有化的程度高,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都归集体。这种土地制度其实是有很大的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二连的粮产上不去,只要的原因就是受这种土地制度的限制,施展不开……”

听到这里,焦连长连点了好几下头,表示赞同,“对,我一直都有这种感觉!”

蒋连长瞪他,“你到底是哪头的!”

“蒋连长——”苟小小斜扬唇角笑了一下,“一连所在的上田村的粮产提不上去,最大的问题不在土地制度,而是在蒋连长身上。”

“你说啥?”蒋连长张大双眼。

苟小小完全不惧他,“蒋连长脾气暴躁,官瘾很大,有很强的控制欲,太个人主义,我听说上田村生产队的队长都要听你的。即便你不是很懂农业生产,你让生产队咋搞,他们就得咋搞,搞得他们对你敢怒不敢言。”

“砰”的一声,蒋连长拍案而起。

韦旅长变脸,喝道:“坐下!人家指出你的错误,你还不虚心接受!”

蒋连长秒怂,心中对苟小小仍是愤然。

苟小小继续她的演讲,“安丰乡、上田村和柳树沟,这三个村都有连队驻扎,每个连队都在帮村里的生产队搞农业生产,这三个村不缺劳动力,可很多人以为人多力量大,就知道蛮干。所有人都在这个大集体中,吃的是大锅饭,就算偷懒也会分到粮食,久而久之,滥竽充数的人越来越多。

我的思想是比较超前的,又担心安丰乡的老百姓一下接受不了太超前的东西。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旧的制度必然会毁去,新的制度一定会诞生。在新的土地制度取代揪的土地制度之前,我在安丰乡的生产队建立了有奖惩的考勤制度,将安丰乡生产队现有的劳动力分成小组,两个人一组,干活的时候互相监督互相激励。一开始很多人都在抱怨这种条条框框的规范化制度,在试行乐一段时间后,大家发现劳动力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都提升上去了,也就渐渐接受了。我还请安丰乡的一个手艺好的木匠,改进了生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