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舒妈妈特意做了闻县特色炒米粿,还夹了一块放到他碗里:“小秦,多吃点,别客气。”
秦争鸣笑着道谢,夹了一块肉放到舒晨碗里:“你也吃。”
饭桌上,亲戚们聊得热火朝天,笑声和碗筷碰撞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气氛热闹而温馨。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略显尖锐的声音插了进来,打破了这份和谐。
“哎,这小伙子家里条件怎么样啦?”说话的是舒晨的远房表姨。
她眯着眼睛,目光在秦争鸣身上来回打量,语气里带着几分试探和揶揄:“看你们一家这喜庆的,该不会是钓了个金龟婿吧?”
舒晨听到这话,眉头微微一皱,心里有些不悦。
她一向不喜欢这个表姨,说话总是带着一股酸溜溜的味道,仿佛别人的幸福在她眼里都成了炫耀。
她低下头,假装没听见,手里的筷子无意识地戳着碗里的米饭,心里暗暗希望这个话题能快点过去。
秦争鸣却神色如常,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笑容。
他放下筷子,语气平和而自然:“阿姨,您过奖了。我是普通家庭出身,没什么特别的。能遇到舒晨,是我的福气,多亏她看得上我。”
他的话既谦逊又得体,既没有刻意炫耀,也没有让舒晨难堪,反而给足了她面子。
舒晨听了,心里一暖,偷偷看了他一眼,在桌底下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那表姨似乎还不满足,又追问道:“那你爸妈是做什么的呀?家里有没有兄弟姐妹?这兄弟姐妹的多少也影响到家产的继承的。”
舒晨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正想开口打断,舒爸爸却已经接过了话头。
他笑着举起酒杯,声音洪亮:“来来来,大家别光顾着说话,喝酒喝酒!今天是个好日子,咱们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得多喝几杯!”
亲戚们听了,纷纷举起酒杯,话题也被带到了别处。
舒晨松了一口气,悄悄在桌下握了握秦争鸣的手。
秦争鸣反握住她的手,轻轻捏了捏,眼里满是温柔:“没事。”
这时,又有人突然问道:“晨晨,你们俩什么时候结婚啊?我们都等着喝喜酒呢!”
舒晨脸一红,低头不说话,手里的筷子无意识地戳着碗里的米饭。舒妈妈见状,笑着接过话头:“等算好了日子,一定通知大家!到时候都来喝喜酒啊!”
亲戚们听了,纷纷笑着点头:“好好好,我们可都等着呢!”
秦争鸣坐在一旁,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眼里满是温柔。他悄悄在桌下握住舒晨的手,低声说道:“看来我们得抓紧时间了。”
舒晨瞪他一眼,脸上却笑得像朵花:“你少来。”
初二一大早,舒晨就拉着秦争鸣去了县里的庙会。
庙会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小吃的香味。
两人边走边吃,还玩了套圈游戏。秦争鸣瞄准一个毛绒玩具,轻轻一抛,圈圈稳稳地套中了。
摊主笑着把玩具递给他:“小伙子,手气不错啊!”
舒晨羡慕坏了,又怕自己没那个手气。
秦争鸣直接把玩具递给舒晨:“我的就是老婆的。”
舒晨抱着玩具,笑得像个孩子。
初三,舒晨提议全家一起玩桌游。
舒爸爸拿出了已经包浆的象棋,和秦争鸣下了几盘。虽然秦争鸣输多赢少,但他谦虚的态度让舒爸爸很是欣赏。
“小秦,你这棋下得不错,就是太保守了。”舒爸爸笑着说道。
秦争鸣笑着点头:“叔叔说得对,我得多向您学习。”
下午,大家一起玩了扑克牌和麻将。舒妈妈笑得合不拢嘴,直呼“家里好久没这么热闹了”。
这几天,秦争鸣完全放下了工作,就这样过了吃吃喝喝玩玩的春节。
到了初五,是他和舒晨启程回江城的日子。
舒妈妈一大早起来做了丰盛的早餐,还特意打包了一些家乡特产让他们带走。
临行前,舒妈妈拉着舒晨到一边,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晨晨,妈找人算过了,今年有三个特别好的日子适合你们结婚。到时候你们挑两个,一个在小秦家办酒,一个在我们家办,我和你爸提前去订酒店,保证办得风风光光的。”
她说着,还不忘从包里掏出户口本,塞到舒晨手里:“大师说了,领证的日子随你们挑,哪天都是好日子。”
舒晨接过户口本,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她低头看着手里那本小小的册子,这好像意味着,今后自己真的要为自己的幸福负责了。
她偷偷把户口本藏进包包夹层,没有对秦争鸣说。
舒爸爸开车送两人去高铁站,舒妈妈坐在副驾驶上,一路上絮絮叨叨地叮嘱:“小秦啊,晨晨有时候脾气急,你得多让着她点。”
“还有啊,你们俩工作都忙,但再忙也得记得按时吃饭,别把身体搞垮了。”
秦争鸣笑着点头:“阿姨放心,我会照顾好晨晨的。”
到了高铁站,舒妈妈眼眶有些发红,偷偷抹了抹眼泪。
舒晨看在眼里,心里也有些酸涩。
她用力抱了抱妈妈,低声说道:“妈,我会常回来看你们的。”
舒爸爸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温和:“路上小心,到了给我们打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