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灵笙顿了顿:“安和,你是适合那个位置的。”
安和听着涂灵笙这样说,好像明白了什么,但终究还是有情。
即便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结果,她的愧疚,还是不会消失。
只是还不等安和再说话,忽然听到前殿传来一阵突兀的喧哗之音。
伴随着一声声“陛下”,人群慌乱走动。
安和下意识觉出不好,赶忙跑了过去,涂灵笙紧随其后。
---
涂灵笙和安和到宴席上的时候,眼见的,就是赵蔷嘴角余有鲜血,歪倒在椅子上,身旁群臣乱作一团。
太子在最靠近赵蔷的地方,声声唤着“母皇”。
安和心下一惊,匆忙跑上前,不顾礼仪推开太子,抱住赵蔷:“母皇!母皇!您怎么了?您醒醒啊!”
许久的呼唤,赵蔷都没有意识。
御医匆匆赶到,提着药箱,来到赵蔷身边:“公主,还请让老臣……”
“快!”安和赶忙让开位置,让御医为赵蔷把脉。
裴承虽然已经回到了宴席上,但只站在并不显眼的位置,旁观这一切。
涂灵笙看到他,走到他旁边:“怎么回事?刚才不还好好的?”
“我也不知道,”裴承觉出蹊跷,但看了好久也没确定到底是哪里不对,“从我回来,宴席就一直很平静,赵蔷除了期间喝了几杯酒,吃了点东西,再无其他。”
“但我看着,却不像是突发恶疾。”
“嗯,”涂灵笙跟着点了点头,“赵蔷的身体,从没出过问题。并且,如果真的是猝然离世,那我们也应该算是完成了任务,会跟着一起消失,但我们没有。”
御医为赵蔷诊治的时候,涂灵笙特意环视了整个宴席之上,所有人的神情。
虽然行色各异,但除了最稀疏平常的惊讶和害怕之外,在几个关键人物脸上,还是出现了不同的偏差。
比如太子看向赵蔷和安和的时候,眼中划过的狠厉和艳羡。
站在太子旁边的刘亭,眼中布满阴狠。
安和虽然在担心赵蔷,但眼神里还是充斥着对整个局势的掌控。
御医诊完脉,悄悄告知安和。
太子刚想问上一问,御医就已经匆忙离开。
安和稍稍站起身,环视众臣,她的话,在此刻,不容置疑:“众位大臣无需担忧,母皇只是吃坏了东西,待挪回宫中,不久就会清醒,还请大家稍安勿躁,更不要妄自揣测。”
“若有任何不尽不实的传到了本宫耳朵里,格杀勿论!”
安和的气势有着睥睨天下的威慑,即便正面对上太子的目光,都没有丝毫的退却。
众臣虽然各有想法,但安和既然下了令,也不敢有人多加微词。
只有刘亭,还以为安和对自己有情,所以大胆开口:“公主,陛下现今……”
“放肆!”不等刘亭说完,安和直接喝住了他。
“本宫身负监国之职,自应第一时间主持大局,何须他人置喙?”
安和猛然朝自己发难,出乎刘亭预料。
他本以为安和对自己情根深种,所以不论自己说什么,安和都会同意。
至少,也不会在这样大庭广众之下,出言警告,让自己难堪。
涂灵笙和裴承对视一眼,大概明白已成定局,更无心参与纷争,主动朝安和微微行了个礼,一同离开。
有了两人带头,其余没话说的,自然也都纷纷退了出来。
---
太子虽然有着自己的亲信和护卫,但安和些许年来,也未曾懈怠,同太子的人马,几乎能够形成对等之势。
所以,这位被废黜的太子,也只能暂时将自己的兵力聚集在城门外,轻易,不得入内。
尚好的是,安和以照顾母皇之名,将太子留在了宫中,暂居偏殿,让他一时无法与外面顺利取得联系。
那厢裴承出了内宫,和外面那些大臣一样,也是无法洞悉里面的情况。
涂灵笙虽然在自己殿里,可也并不想参与,只是被安和传召,她还是不得不去。
涂灵笙到赵蔷殿里的时候,她还在睡着,旁边的药碗已经空了,想必是守在旁边的安和喂下的。
殿内,四下无人,只有安和与涂灵笙两个。
见到涂灵笙前来,安和好像松了一口气一样,赶紧迎上去:“笙笙,母皇她……”
“陛下到底怎么了?”时势至此,安和与废太子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而早已被认定为公主阵营的涂灵笙,只要安和出事,下一个死的,就会是自己。
所以哪怕先前有再多的纠缠,也只能先放下来。
“不太好,”安和摇了摇头,“母皇虽然没有旧病,但她始终有心结。这些时日,又为着皇位的事,殚精竭虑,以致急火攻心。”
“心结?”涂灵笙忽然纳闷了,“陛下的心结不就是想让你登上皇位吗?现如今那个位置对你来说几乎是囊中之物,陛下还有什么不放心吗?”
听到涂灵笙这么问,安和似乎很是为难,她犹犹豫豫的看了昏睡的赵蔷一眼,终究还是没能说出来:“母皇向来宠爱于你,如果能侥幸醒来,你要问的话,她愿意,会亲自告诉你。”
“现在最主要的,是我怕母皇一旦醒不过来,哥哥得了消息,一定会毫不留情的攻入皇城。到时候宫内宫外血流成河,我实在不想见到这样的景象。”
涂灵笙明白她的担心,但她更害怕另一种结果:“公主虽然监国,但毕竟陛下这次病得突然,也没留下准确的圣旨。加之还不知陛下什么时候会醒,我担心,废太子都等不过这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