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队伍终于排到云露华时,一手拿着号牌,一手提着翻得乱七八糟的篮子,进了小房间。
她刚一进去,门就被上锁了,房间里有一张小床,床边一张桌子,桌上一个油灯,床尾放着一个恭桶,接下来云露华就要在这里度过三天。
没一会儿,门被敲响,外面的人往小窗塞进来一份考卷。
云露华接过,借着油灯看过上面的题目后,并没有急着写。
而是盘膝坐在床上,闭目养神。
秋天的夜晚已经很凉了,打坐中的云露华,听到了隔壁考生的喷嚏声,后半夜又传出那什么的声音,连同她这边的空气都仿佛弥漫了一丝臭味。
无奈之下,云露华屏蔽了自己的嗅觉,直到清晨的光线从窗外照射进来,云露华才睁开了眼睛。
三天的时间转瞬过去,可对于考场里的某些考生来说,却显得格外漫长。
小别院,苏玉站在房门前,来来回回走动着,时不时抬头看向门口。
“少爷,家主肯定没事的。”小侍在一旁看得着急。
“嗯。”苏玉点点头,其实他知道以云露华那结实的身子,肯定不会有事,只是这三天不时听到考场里抬出一位位考生,那惨白的脸像极了快要不行的样子。
“少爷,家主回来了!”门口的小侍,看到玛瑙驾着马车赶来,立刻对屋内喊道。
苏玉闻言立刻跑了出去,正好看到云露华从马车上下来。
那模样除了衣服褶皱一些,仿佛就是出了趟门回来,丝毫没有异样。
“茹妹……”
“哥。”
两人对视一眼,皆笑了出来。
之后的两场,云露华仍然如同外出郊游一般。
为期九天的科考时间结束,京城里的氛围瞬间变得热闹起来。
众考生在得到充足的睡眠后,开始活跃了起来。
这时非京城本地的考生们,在参加宴会时,终于发现了问题。
讨论的诗词没错,是她们知晓的那些绝句,可是这作者怎么不一样了?
“小姐姐,你们这说的秦莉是谁?”一位考生,一脸懵逼地问着京城本地的考生。
“秦老板啊!有间酒楼的老板秦莉啊!”
“……”于是新一轮的夸赞清黎学识的马屁,开始了。
而听到秦莉的传言的众外地考生,惊呆了。
京城本地考生正夸夸其谈得高兴时,转头一看,好家伙,都在发愣。
“咋滴?你们这是什么表情?”这人语气透着不悦。
外地考生回神了,当下安抚着对方,将她们知晓的版本,说了出来。
“不可能!你们在开玩笑吧?什么苏轼?李白?陶渊明?”这人下意识反驳,忽然她想起什么,“等等,陶渊明?这人好像有点熟悉。”
第302章
女尊国之拖油瓶19
那不是秦老板所作的《爱莲说》,里面出现过的人名吗?
作为敬佩清黎学识的文人,基本上清黎每次的作品,都被大家记了下来,并口口相传。
当初清黎在皖城帮王琪世女写这首词,得了花魁的青睐,早已被王琪自己传了出来。
因此大家也知晓了这首词是出自清黎之口。
当时大家还疑惑,这陶渊明是谁,李唐又是哪个?最后有人甚至当面来问秦老板,秦老板说是她小时候的一个玩伴,李唐是她老家的一个地名。
也不是没有人提出反驳,觉得这李唐倒像是朝代。
然而纵观历史,哪儿有李唐这个朝代,众人也就不了了之。
外地考生见她发愣,又听说她听过这个人名,还当是她认识陶渊明这个人,顿时兴奋道:“你,你知道陶渊明?那你知道他在哪儿吗?”
如果找到古籍中的一人,是不是其他人也都找得到,也许有生之年,还能见一见自己的偶像?
本地考生回神,看着对方激动的脸,表情有些凝重。
“真的除了京城,外面都听说过那本古籍?”本地考生还想挣扎下。
可对方的话,让她的心拔凉拔凉的。
“当然了,古籍的主人是个很大方的人,她不仅借阅给她人,还将古籍拿到书肆扩印,我们现在基本人手一本。”
“如果你想看,我可以借你!”
“好!我们现在就去,你住哪儿?”本地考生当下一窝蜂,跟着外地考生去客栈了。
文会一下子人去楼空。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她们那么多人都被被骗了,被秦莉骗了,她们错把一个剽窃贼当偶像……
众人不敢深想,一个个脸色凝重的挤进客栈,吓得人家客栈掌柜脸都白了。
最后了解到真相后,也跟在大部队身后了。
一旦这件事被得到证实,清黎会成为所有京城人士的公敌。
清黎知道吗?她不知道,她此刻正在前往北地扩大市场。
在乡试前,清黎在京城刷了一波存在感,保证京城两三个月都不会忘记她后,就与王琪商量着,开发北地市场。
北地位于京城北方,相对于南方而言,北方要贫穷得多,可清黎是谁?她是21世纪而来的现代人,眼光怎么会与这些土著一般。
她不顾王琪劝阻,带着一些侍卫就出发了。
而她因为走得路线与云露华来时完全相反,所途径的城市也不知道古籍一事,所以至今还不知大后方要出事了。
这件事很快发酵,在整个文人圈传开了,众人提起秦莉就恨不得破口大骂,可文人的素养让她们做不出。
于是纷纷写诗写词,将心中的鄙夷不屑全写在诗词中。
王琪等人可是纨绔子女,又怎么会参加文人墨客这些交流会,所以也不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