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起时吻你[先婚后爱](98)

作者:尧树 阅读记录

“哦哟哟——”方荣华掌心覆在她脸颊上,拇指替她拭去眼角下的水痕,环顾四周对着众人放声笑道,“看这个丫头,一说就要哭鼻子了。”

黎念本来顶着个苦瓜脸,又被哄得破涕为笑,连忙摆摆手装作无事发生。

机组和乘务组一行人拖着飞行箱浩浩荡荡前往机组车。

路上遇到的所有同事都在和方荣华热情打招呼。她大手一挥发出去许多红包,博的是新年红红火火的好彩头。

零下十度的低温环境里,方荣华婉拒了黎念代其行事的请求,躬亲做了最后一次绕机检查,签了最后一次油单。

最后,在京城空管的深情祝福下,海云7157满载着这位功勋飞行员近四十年的蓝天回忆从35R跑道抬轮升空。

从新中国第五批战斗机女飞行员,到民航飞行教练员,方荣华驾驶过初教-6、伊尔-76、A320、A330、A350等机型,安全飞行时间超过26000小时,获得过民航总局颁发的安全飞行金质奖章。

她的离开就像是一段黄金时代的落幕。

与此同时,更多的人已经提前候在蓉城天府机场的既定停机位,只待见证她的封箱演出。

平时从不肯在飞行时聊天的方荣华难得有兴致和黎念搭话。

“知道为什么是这条航线吗?”

黎念傲娇地昂起头:“蓉城是我老家嘛,师父最疼我了。”如果她身后长了尾巴,那一定早就翘到天上去。

方荣华嗤笑一声:“臭屁得很。”嘴边挂着嫌弃,眼睛却笑得弯弯,盈满快要溢出来的宠溺。

她是严师,也愿做慈母。

黎念难为情地撇撇嘴,小声嘀咕道:“海云的A350总共就飞那么几条国内航线,您说是巧合我也信的。”

“你没有忘记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点吧,黎念。”方荣华话锋一转,声音如钟磬般浑厚而响亮。

她平时很少直呼小辈们的全名。

这过分严肃的语气把黎念吓得一激灵。

方荣华知道,十年前的大地震是黎念始终不愿去直面的心理创伤,所以这些年她极少主动和对方提起往事。

但她接下来要说的是埋藏于心底多年的肺腑之言。

“京蓉航线,一定会从芦县上空飞过,那里是你的家乡,是当年的地震灾区……”

第51章

厄洛斯夜航、地磁暴、边塞诗……

十年前,一场震源在文县的八级大地震将山河撕碎,打乱了无数人的人生轨迹。

包括黎念,还有方荣华。

应民航局要求,海云应急指挥中心紧急调配两架A320投入到救灾运输工作中。

彼时刚放教练员的方荣华临危受命,负责带领机组运送救灾官兵前往蓉城。

受灾地区交通一度中断,掩埋在一道道山沟里,四散成一座座孤岛。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

余震又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造成次生灾害,救援形势千钧一发。

而唯一有能力深入灾区核心地带的通航面临着人手短缺的问题,急需支援。

方荣华曾于川省服役,熟谙西南山区险象环生的

峡谷航路,是海云派出的飞行员中最合适不过的人选。她主动请缨,驾驶直升机将大量伤员从各个道路封闭的乡村中转移出来。

后来,在收治大量伤员的芦县人民医院里,她亲眼目睹无数天人两隔的悲剧,也初次遇见了黎念——

这个在病房里撕心裂肺哭喊着的小女孩闹出的动静实在太大,很难不引起旁人的注意。

“怎么回事?”方荣华站在病房门前,一把拦住推着治疗车正准备往里走的护士。

护士本来忙得不可开交,情急之下没好气地白她一眼,见她身穿深蓝飞行服、肩上四道金黄竖杠,一副不怒自威的派头,态度不由得缓和几分。

“这个妹妹的头被砸成脑震荡还缝了针,说是以后莫法参军当宇航员了,”护士用不甚标准的普通话答道,“今天好像还听说她老汉不知是失踪还是死了,哎呀,反正挺造孽的。

“但是躺在这里的人,哪个又不造孽呢?”

方荣华闻言心下凛然,往房内瞥了一眼,不禁悲从中来。

这是个普通病房,平时只能住三个病人,空间狭小得无从下脚,此刻竟然横七竖八挤满了伤员,哀鸿遍野。

冰裂的纹路爬满墙壁,墙皮灰尘落了一地,显得老旧又脆弱,却无意间成为风暴中心最坚固的避风港。

小女孩大抵是哭累了,独自抱膝坐在地上,缩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

方荣华在见到她的一瞬间,顿时生出想要为她做点什么的冲动。

“我曾经就是空军飞行员,我能进去和她说说话吗?”方荣华尝试征求护士的同意。

护士抿抿嘴表示默认,甚至心想着,她要是能让那个女娃子彻底安静下来就再好不过了。

方荣华踮着脚从人体之间的缝隙里淌过去,来到黎念面前,然后半蹲下身子平视着她。

“在想什么?”

黎念不动声色地把脸埋进臂弯里,对来人熟视无睹。

方荣华并未觉得受挫,反倒低低笑出了声:“我猜你在想,你的人生从此是不是就完蛋了。”

“你——”黎念像是被她隔岸观火的态度激怒,睁着雾蒙蒙的双眸猛然抬头。

臂章的一抹鲜红就这样猝不及防撞入视线。服装制式和航天员在太空舱里穿的连体服有些相像,只是国旗的位置略有不同。

肩上四道杠,她是机长。

“你好,我叫方荣华,”方荣华向黎念伸出手,“原空军航空兵运输机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