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没人再出列了,凤司音终于冷笑了一声。“孤知道了,看来也就刚才的几位爱卿有悔过之意,只是你们几个偏偏还是昨天被牵连的人,孤并没有觉得你们交上来的折子能让孤动怒。”
昨天凤司音除了桑陌,并没有夸奖任何人,所以这些大臣们以为只要有人带头认了错,这件事就可以翻篇了,可凤司音偏偏不。
“原本孤还是有些犹豫的,但是眼下的情形,孤觉得这件事必须要去做了。”
凤司音一副沉痛的表情,然后叹息,摇头。
“大家应该很清楚,我们凤稚国的科举制已经荒废了数百年了,如今站在这里的,都是承袭了祖祖辈辈传来的官职。而这样的结果,自然会出现一些人德不配位,也有一些人能力无法施展,又或者是没有去到合适的岗位上。所以,孤打算要重新开启科举,而你们如今的官职,也不会维持太久了。”
凤司音一席话,惊得所有人失语。没有人想过会失去自己现在的官职,虽然也有人觉得这或许是好事,可大多数人还是有些崩溃的。
“陛下,可是凤稚国虽然科举制度荒废,百官官职未必合适,可到底大家也在各自的位子上多年,就这么突然调换,怕是有不妥啊!”
“是啊陛下,若只是调换几个人也就罢了,所有官员的都要变更,那怕是要乱套了呀!”
凤司音当然想到了现在会有人站出来反对,便毫不留情的回怼了回去。
“哼,刚才说及反思,倒是没见你们一个个的这么积极,这是怕自己乌纱不保所以着急了?可惜,你们着急的有些迟了。”凤司音扫视众人,“孤想知道,你们可有人认同这个决定的?”
工部尚书不愧是大家票选出的优秀员工,此刻她依然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凤司音的人。“陛下的决定自然有您的考量,凤稚国朝堂确实有不少顽疾,需要一方狠药才能去除。臣相信陛下所做都是为了凤稚国更好的将来,臣也一把年纪了,不在意自己的官职究竟是什么,即便是给臣换到别处,臣也一定尽自己所能,继续为陛下效力。”
后面还是有几个人跟着工部尚书的脚步一起站出来支持了凤司音,但是人并不多,虽然之前凤司音给了大家干劲,大多数官员都是信服凤司音的,可眼下触及了自己的利益,到底还是退缩了。
凤司音也理解这些利己思维,毕竟人活着,有几个能做到大公无私的?而且现在恐慌,也正是为后面要说的话做铺垫。
“诸位的想法,孤都明白了,不过你们也不必太过惊慌,就跟壮士断腕一般。孤也不是要彻底的抛弃你们,而是要让你们去到更合适的地方。只有毫无建树的人,才会需要离开这大殿。”
前面的刺激实在是太大,这会儿凤司音说的话,他们都不敢信了。
这时凤若婷便站了出来,“陛下,臣身为先帝亲封的郡王,身无官职,便斗胆替各位大人们问一句:陛下要整顿朝堂,具体是要如何操作?陛下真的能让所有人去自己最适合的地方吗?”
凤司音点头,似乎因为凤若婷的提问,脸色缓和了不少。“郡王的问题才是关键,你们这些只知道惊慌害怕的,到底在慌什么?”
“既然众爱卿们都是在各自岗位上为凤稚国辛勤了多年的,孤自然是优先给大家机会。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机会,孤会根据六部、宗人府、翰林院、大理寺九大衙门拟定试题,想要去哪个衙门,就参加哪个衙门的考核。分数越高,才有机会坐到更高的官位上。当然,不光是看考核的分数,你们平时的工作态度,以往的成绩也会作为基准参考。”
“每个人参与的考核衙门不设限制,你若是九个衙门都想试一试也是可以的。前提是,你要有信心做得好,而不是为了保住乌纱所以才每个试试。考核题,都是孤亲自拟定的,绝不会简单,想要撒网的最好也掂量一下,不要得不偿失了。”
凤司音解释之后,大多数的官员原先的紧张和压力似乎减轻了许多,甚至有些隐隐的期待,只要他们能做得到,那么能去的就远远不止如今的官职了。
凤若婷作为御用托,继续负责提问:“那若是有人同时参与了多个衙门的考核,而且都应答的不错,那应该如何决定她的去处呢?”
“多个衙门的考核都不错的,自然是很优秀的人才,孤会让他自己选择去哪个衙门,而且相应的会给她更高的位置,或许是官职上,或许是品级上。”
这个答案让一些原本怕报的多了反而弄巧成拙的官员们重新有了斗志,尤其是一些低品阶但平时确实做了不少事情的官员们,心里都默默地挑选起了自己要考核哪些衙门来了。
“大家尽管放心,今天不过是知会众卿一声,并不是马上就让大家参与考核,具体的方针会在正式确认后公示,绝对公平公正公开。孤愿意给每一个努力、有能力的人一个机会!”
“陛下英明!”短短的一个早朝的功夫,凤司音就让百官们的心情大起大落好几回,最终又重新回到了对凤司音无限崇拜的情绪中。
众人群情亢奋,纷纷要立誓效忠的时候,站在前排最边上的人突然默默抬起了自己的胳膊,试图引起凤司音的注意。
“指挥使大人还有什么疑问?”凤司音注意到了他,便点名给他发言机会。
指挥使出列,挠了挠自己的脑门。“陛下,您前头说的九部衙门,可没有我们兵马司啊,那我们要怎么办?我们兵马司都是武夫,不会也要一起做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