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他总在翻旧账(164)

作者:素千絮 阅读记录

“你摸摸你的良心,”苏季徵问:“从你九岁以后,我哪一天没把你当我亲儿子?”苏季徵想了想,有点得意,“别人都说你越长越像我,夫妻有夫妻像,父子也有父子像。”

“我还纨绔、不争气。”

这句是苏季徵醉酒打他那回说过的两个词,苏景同还耿耿于怀,苏季徵服气:“我那是醉话,都跟你道过歉了。”

“这是事实啊……”苏景同喃喃,他逃学不上课是家常便饭,同龄人要么荫官要么下场科举,只有他还在吊儿郎当混日子,如果没有战争,如果苏季徵没有谋反,他应该还保持原来没心没肺的生活,要多安逸有多安逸。

“你爹我贫苦出身,连中六元,跟我比起来,全天下都是纨绔。”

苏景同:……

虽然这句是事实,但这话怎么听着那么欠揍啊……

“所以我嘴里的‘纨绔’二字,你无需搭理。”苏季徵慢悠悠补上后半句。

苏景同想了想,没好意思说——他觉得顾朔也很优秀,理政一把刷子,比他爹强太多……

苏季徵揉了揉苏景同的头发,“爹以前对你太严厉了。”

“你小时候不爱念书,干什么事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兴头起来时尚且学习,兴头一过,再不肯看,琴棋书画样样都会、样样不精……”

苏景同都记得,苏季徵跟他完全是两类人,苏季徵学什么都很专心专注专精,涉猎面不多,但只要学过的领域都能名列前茅。教苏景同学习,耗尽了苏季徵的耐心,他大概这辈子都没见过像苏景同这般广泛又浅显的学习风格。

后来苏季徵也疲了,随他去了。

苏景同那时想,假如他是苏季徵的亲生孩子,或许能像苏季徵一点。

“回想起来,当时爹的想法太狭隘了,专精不一定好,博爱不一定坏,且你其实爱兵法,也能坚持学,是爹当年没重视,这就好比叫武将读书一般,放错了位置。”

苏季徵把苏景同的头发揉得乱糟糟的,趁苏景同还没发现,心虚地替他梳理,“你兵法学得很好,没有老师教,也很出挑。爹很骄傲。”

这回苏景同鼻子也红了。

“爹这几天在想,如果四年前,爹把你扣在摄政王府,不许你去找他,事情会怎么样。”苏季徵慢慢道:“他能刚去西北就收拢西北局势,离不开你前期的布局,没了你,他在西北不会很顺利,他擅长理政,但论起打仗,比爹强不了多少,未必就能卡着时间平定西北。爹和周文帝的斗争,你在不在京城,他都会引进东瀛人来。”

苏景同静静听着。

“多了两个护卫队,爹就一定不会在战场出事吗?战场刀枪无眼,谁能拍胸脯保我无虞?”

“如果没有你,我在战场出事后,虽然几番周折落到西南王手中,但我已经败了,西南王救我用处不大,未必会救我,顾悯就更不会费心救治我。”

“如果没有你,顾朔未必能当上皇帝,更别谈为了你赦免苏家人,也不会为了你千里迢迢来西南救我。”

“你不是我失败的原因,却是我活命的理由。”

第63章 现实-叛军

顾朔在外等着,两人在屋里聊了许久,多数时候是苏季徵在说,苏景同很少出声,也不知苏季徵那棒锤会不会好好说话。

临近中午时,苏景同推开门出来,顾朔仔细观察他的表情,又哭过了,但心情却不错,比昨天还好,心里的郁气又散了几分,精气神儿又强了一截。

顾朔放下心来,看来苏季徵还是有点本事的。

顾朔抬眼和门后的苏季徵对视,苏季徵点了点头,应当是哄好了的意思。

“中午吃什么?”苏景同问,“饿了。”

顾朔:!!!

好好好。

苏景同居然说饿了。

从他们重逢,苏景同每顿吃得比猫都少,问就是不饿,不想吃,现在居然饿了!

“想吃什么?厨房里煨着龙井虾仁、鸡豆花和虫草鸡汤面,糕点有荔枝酥山,糖蒸酥酪……”

顾朔揽着苏景同往回走,苏景同嘀嘀咕咕跟顾朔聊自己想吃的,苏季徵在门后看着他俩的身影渐行渐远,头一回觉得顾家还算出了个能看的人。

下午,一切尘埃落定,去找五行莲的路上没有了阻碍,苏景同和顾朔正式登上了山。

顾朔路上安静得很,几乎不说话,苏景同知道他在担心五行莲真假的事,拍拍顾朔的手,“如果是假的,就再找,总能找到的。”

上山的路不难走,五行莲就安安静静地盛开在天地间,流光溢彩的花瓣在山风中摇曳。

顾朔看向赵宁,赵宁点点头,上前检查,在场的人中只有赵宁能分出真假。

顾朔握着苏景同的手不自觉用力。

赵宁取出几根针,在五行莲脚下的土壤中来回拨弄,又取出一只精致的玉瓶,不舍地滴了一滴翠绿色的液体在土壤上,肉眼可见土壤变得沙化。

赵宁起身。

顾朔屏住呼吸。

苏景同心态尚好,他这几日想开了许多,人不似从前郁郁,活泼劲儿又冒出来,连带着对五行莲的事都看开了,找得到最好,找不到慢慢来。

“怎么样?”

苏景同听到顾朔的声音中有一丝颤抖,他陪顾朔走过数年时光,他立功后被禁足时不曾紧张,他被流放时不曾紧张,面对瓦剌大军和一盘散沙的西北不曾紧张,面对五行莲居然紧张了。

苏景同心里酸酸的,顾朔跟着他真是遭罪了,整日担惊受怕。

赵宁莞尔,“是真的。”

上一篇: 陛下千万要听话 下一篇: 天意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