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意浮沉(86)CP

作者:携影来 阅读记录

穆翎尚处幼年之时,曾因某事被李太傅罚跪在东宫藏书阁。

究竟是因抄书时写了错别字,还是背文章时少背了一句,他已无从记起。

但他却清晰地记得,那日阿舅正要出宫,见他孤身一人可怜巴巴的跪在殿内,便上前打趣道,“我们小殿下这是又惹太傅生气了?”

穆翎闷闷别过头。

李慎安笑着道了句“别扭小孩”,随即将他背在了自己宽厚脊背之上,带着他去了校场。

彼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平地,黄土地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微微的金光。校场四周的围墙上插满了随风猎猎作响的旗帜。兵器架旁的士兵身着甲胄,有的手持长枪,或拉弓射箭或高举长矛。有的挥舞大刀,还有的在校场中央驰骋。

骏马嘶鸣,马蹄扬起阵阵尘土,苍穹之上,一群飞鸟被下方的喧闹声惊起,盘旋飞翔,鸣叫声与操练声交织在一起,那场面好不壮观,皆是穆翎于东宫之中从未见过的景象。

“他们好厉害。”小殿下常年被困于东宫,抬头所见不过是四四方方的一片天,此刻乍见此般场景,不禁看得入了神,由衷地发出赞叹。

“战场上冲锋陷阵便是这般。”李慎安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穆翎耳畔轻轻响起,“这些以后都是小翎的,眼前的他们,这天下的万千百姓,还有那锦绣江山,以后都将归属于小翎。”

那时的穆翎对这话似懂非懂,只是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转而想到自己每日被困于东宫,辛苦诵读诗书却仍常遭责罚,不禁有些自惭形秽。

李慎安见他如此,便温言安慰道,“学问不好也无妨,兴许小翎的长处并不在此。只是小翎既身为太子,需有担当才对。阿舅相信,以你之聪慧,学问多读几遍定能融会贯通。”

穆翎闻言,心情顿时好了许多,当下便说要回去背书。

李将军见他这般乖巧,笑着夸赞,并许诺明日入宫给他带礼物。

然岁月无常,李慎安忽被遣往边关征战,自此一去不返。

穆翎清楚地记得,离别那日,阿舅依然唤他小翎,叮嘱他在宫中要好好念书,若是委屈了,便在宫中四处逛逛,爬树也好,骑马也罢,抑或是喂喂鱼,总归要让自己开心些。

临走之际,李慎安伸手轻轻抚过他的头顶。那掌心的温度,让他记了很多很多年。

数载光阴悠悠而过,在这重逢之际,穆翎满心欢喜,可听得李将军口中一声声“殿下”,他眸中雀跃也随之渐渐黯淡下来。

其实他心底明白,阿舅待他亦如往昔,一个称呼罢了,并不能代表什么。

可他终究是长大了,这些年将四书五经烂熟于心,对君臣之礼也愈加明晰,往昔的时光终究是一去不复返了。

太子殿下心中泛起丝丝难过,遂借口外出透气。

第55章

穆翎以为自己将情绪隐藏得很好,实则营帐内二人皆能感知到太子殿下的失落。

看着他离去的身影,崔羌深邃眼眸之中,一抹复杂的神色转瞬即逝。

“殿下尚还年少,未经世事磨砺,行事举止往往随心而为。倘若其间有所疏失或过错,还望崔探事在身旁多多提点一二。”李将军突然言辞恳切道。

“将军言重。”崔羌微微颔首,神色却依旧淡然。

李将军极轻地叹了口气,环顾四周,发现并无其他可倾诉之人,思绪一转,便与崔羌闲聊起穆翎小时候的趣事。

崔羌本沉浸于自己思绪当中,渐渐地唇角却轻扬起来。听着李将军言语中满是对太子殿下的怜爱,好似心底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被轻轻拨动了。

他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师父。

几盏酒下肚,李将军看上去似乎已有了些醉意,可双眸却愈发透着赤诚。

他目光直直地锁定在崔羌身上,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与凝重。

“这孩子啊,我曾满心期望他能免受外界风雨侵袭,可身为太子,迟早要肩负这天下重任,又怎能对世事懵懂无知?他既已享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尊崇与优待,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用其他珍贵的东西去换取,便如那毫无保留的真心。”

听到此处,崔羌神色终于泛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原本稳稳握着酒盏的手,也微顿了一瞬。似乎耳畔又传来了师父熟悉的嗓音。

“权力即是孤独,身居高位,往往难得真心。”

思绪飘飞,那时他满心好奇,问师父为何日复一日地苦练武功,却不愿入朝为军,日后谋取官位。

那时崔煜只是告诉他,人不可妄图兼得一切,有所得必有所失。他既已要了随心随性就得舍弃所谓名与利。

恰此时,李将军又吐出来一句,“可那至高无上的位置,无论这孩子想要与否,终究是这他命中注定要去登上的。”

崔羌微微一怔,旋即神色迅速恢复如常,他面沉如水,举起手中酒盏,仰头将酒一饮而尽,动作流畅自然,没有再给予任何多余的反应。

李将军似自言自语了一番,末了唤来手下,“外头天寒地冻,莫要让殿下受了凉,你且速去将殿下请回。”

话刚出口,他又摇了摇头,还是决定亲自前去找穆翎,和崔羌招呼了声便大步流星迈向帐外。

穆翎独自爬上城墙,风在他耳边呼啸而过。

俯瞰着下方那一片巍峨壮丽的景色时,他的心却仿若被囚于重重迷雾之中,寻不到方向。

他的身影在这高耸巍峨画面中显得有些寂寥。

就在此时,带着笑的嗓音自身后响起,那声音仿若来自十年之前,“小翎长大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