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眉头轻皱,努力在记忆的旮旯里翻找那名字,却不知这话像一把粗粝的盐,狠狠地撒在穆翎鲜血淋漓的伤口上,疼得穆翎身形都晃了晃。
太子殿下彻底垮了脸,脸上的愤怒瞬间被一种深深的失望所取代。
他张了张嘴,想要大声反驳,可喉咙像是干涩得厉害,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知道,此刻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穆翎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守护好李家,守护好万千将士的身家性命。
他没再接话,而是缓缓转身,将脊背挺得笔直,只背对着李将军淡声道,“阿舅,您先回去吧,我想自己在此处待会儿。”
李将军不知他心中这些弯弯绕绕,只当这小殿下被景色迷了眼,嘱咐了句当心受凉便随他去了。
第56章
营帐之中,灯火摇曳,觥筹交错,几杯烈酒下肚,李将军和崔羌开始详谈起战况。
“那黄蛮人,用兵诡谲,擅偷袭,常常趁着夜色,借地形隐匿身形,最是卑鄙可恨。”
谈及己方的战略布局,他目光炯炯,手指轻点桌面,在沙盘上比划,“我们以守为攻,在关键隘口设下重兵,本欲寻机破敌,可眼下……”
说到此处,他眉头紧锁,道出目前面临的困境,诸如兵力调配时有掣肘等等,一一如实相告,毫无保留。
崔羌坐在一旁,时而微微颔首,时而眉心紧蹙,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疑问,思维敏锐清晰,李将军直言他颇有大将风范。
两人沉浸在战事研讨之中,然就在此时,帐外陡然传来一阵骚乱,喊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打破了帐内的沉静。
有士卒匆匆闯入,神色慌张地禀报,原是黄蛮人不知使了什么眼线,得知太子殿下前来,竟妄图趁夜偷袭粮草营地,打的是那釜底抽薪、打乱己方军心的恶毒主意。
李将军仿若被点燃的火药桶,瞬间起身,身形矫健如猎豹,眼神冷峻得似寒夜冰刀,此番押送粮草,行程机密竟被敌人洞悉,一看便是出了卧底。
当下形势危急万分,念及穆翎还孤身在外,没准正落入敌人之手,他心急如焚,决意亲自去找,万不能让太子殿下有分毫闪失。
崔羌反应亦是迅速,第一时间抢到帐门口,以身形挡住李将军去路,言辞恳切道,“将军此刻当务之急是迅速安排兵力防守营地,粮草若失,此战危矣!”
他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太子殿下我去找,将军放心,下官定护殿下周全,将他平安带回。”
说罢,也不待人回应,他便如离弦之箭般没入夜色之中,身影转瞬即逝,只留李将军僵在原地。
李将军咬了咬牙,转身投入营地布防指挥之中。
好在军营布防严谨,城墙上一旦发现敌军来袭,就会吹响号角,同时城楼上的弓弩手会立刻张弓搭箭,随时应敌。
此刻号角声冲天而起,烽火连天,将敌军如黑云压境般涌来的场面照射得一清二楚。
战况混乱不堪,杀喊声震耳欲聋,刀光剑影交错纵横。
穆翎被这突如其来的战事搅得晕头转向,正仓皇躲避之时,数名黑影如鬼魅齐齐般向他扑来,意将他生擒。
太子殿下文治武功最差的便是武。李皇后对其培育虽极为严苛,然此严苛却仅仅着力于文道,且重在让他谨遵教诲、顺从己意。
长枪自高空迅猛落下,转瞬之间便已逼近,眼瞅着即将横于脖颈之侧,千钧一发之际,一黑影飞身疾掠,径直挡在他身前。
只见其手中长剑挥舞如风,挡开了数把刺向穆翎的利刃。
旋即,他微微侧过脸,沉声开口,“殿下总是不长记性。”
又是崔羌。
诸多情绪交织在心头,穆翎只觉冥冥之中,似有定数。每每逢遇危难之际,总是此人毅然决然地挡在自己身前……
崔羌以一己之力将穆翎牢牢地护在身后不远处的角落,他在竭力拖延时间,以待援军。
然而,就在他将攻势转守之时,身侧寒光一闪而过,有人欲趁乱出剑偷袭。
“当心!”穆翎目睹此景,不由得大惊失色。因为那行刺之人分明身着大澧将士的甲胄,未曾想竟是敌军潜藏的卧底!
彼时崔羌正全力应对前方攻势,难以躲避这突如其来的暗招,那锋利剑刃就这样直直地刺入他的后背,顿时,鲜血如泉涌,瞬间便将衣衫染成一片殷红。
那人见偷袭得手,妄图再补上致命一刀。可就在他刚猛冲上前的瞬间,崔羌强忍着伤痛,凝聚全身功力,一掌将那人震落在地,口吐鲜血,站不起身。
而崔羌似已耗尽了自身最后力气,单膝缓缓跪倒在地,唯有手中长剑深深插入地面,借其勉强支撑住身躯。
恰逢此时,李将军率领援军及时赶到此处,敌方渐露颓势,渐渐退去。
穆翎仿若被定身咒禁锢一般,一时间全然呆愣在原地,周遭的嘈杂、混乱似都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
直至耳畔炸响起李将军那如洪钟般的吼声——
“将这卧底抓起来压入地牢!”
他才如梦初醒,猛地回过神来。
穆翎顾不得混战之中自己所受的些许擦伤,他满心焦急,脚下步伐慌乱踉跄,却又迅疾无比地朝着崔羌奔去。
他此番身负重伤,全然是为了护自己周全。
越是这般想着,心便揪得越紧。
待到近前,穆翎双手不受控制地微微发颤,一把攥住崔羌的手臂,声音因过度紧张而带上了一抹哭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