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灾开局一座山,囤货?种田!(139)

作者:寄英 阅读记录

竹排都做好了,这次的鱼竿也不像之前那么敷衍。

选了韧性极好的竹子,长度两米,上面开了卡槽,将做用来做鱼线的染了色的麻绳固定在上面。

鱼饵准备了蚯蚓,蚂蚱和面团。

面团里面除了面粉,还加了玉米面和虾粉。

虾是平时来捞柳根鱼的时候,顺带捕捞上来的小湖虾,个头不大味道鲜美,磨成虾粉混在面团里。

材料都是纯天然无公害食品,湖虾烘烤过后磨成粉,一股子鲜香,家里的狗子都快扑上来了。

她闻着都馋得不行。

面团饵料需要现做,赵叶青用小竹筒舀上湖水,把调配好的粉和水按比例混合,搅和成陀再捏成小团子,挂在鱼钩上。

穆奚先用蚯蚓钓鱼,因为船刚停稳的原因,等到赵叶青把面团调配好了,才钓上了第一条。

是一条银色的小公鱼,只有六七厘米的样子,适合炸着吃。

小公鱼基本都是这个尺寸了,不会再长大,鱼不是特殊品种,也能买到。

不过平时买到的小公鱼都被做成了小鱼干,新鲜的小公鱼不太好运输,所以也还算难得。

穆奚把小鱼取下来放进了桶里。

赵叶青调配的面团有挺大一份,她捏了几个牛肉丸大小的扔进面前的湖里。

这是在打窝子,面团扔下去会吸引周围的鱼到这里来吃食,等鱼都围过来了再下钩,更容易中鱼。

赵叶青用湖水洗干净手上的饵料,湖水冰凉,凉的她一激灵,像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水似的。

洗干净手从篓子里拿出了准备好的零食,打窝耐心需要等一会。

她吃着零食望着对面的高山,山顶上隐约已经可见白色。

这里的海拔有两千出头,对面那座山估计得有四千米。

她吃着零食的时候,穆奚就已经钓上来了两三条鱼,除了小公鱼还有裸鲤。

等过了半个小时,她看时间差不多了,这才在自己打了窝的地方下了第一竿。

第122章 山鳕

两人一人在排头一人在排尾。

打了窝就是不一样,赵叶青的鱼钩刚甩下去没几分钟,芦苇鱼漂就有了动静。

每种鱼的动静都不一样,这条鱼不像之前钓到的裸鲤,会把线拽下去,然后稍微拉歪一些。

这条鱼先是轻轻触碰,竹制的鱼竿手感要好得多,能感受到水底的些微颤动,这鱼触碰试探过后,咬住瞬间鱼漂直直沉入了湖中。

赵叶青连忙抓稳,感受了一下拉力,并不算大,便尝试直接提杆。

鱼竿扬起,鱼被从水底拽了起来,啪叽一下摔在竹排上。

“这是什么?”

扁嘴头大还到处都是鱼鳍,丑了吧唧的。

穆奚辨认了半晌,“杜父鱼?”

赵叶青懵了,“这不是淡水湖嘛?还能有杜父鱼?”

“好像淡水里也有杜父鱼。”

赵叶青上下端详这条鱼,皱着脸表示实在是下不去这个口,还是把它扔回了湖里。

重新下了钩,后面钓上来的就比较正常了,除了裸鲤就是鲫鱼。

之前偶然钓到过的鲈鱼倒是没了踪影。

“鲈鱼是暖水鱼,之前高温可能有,现在降温了估计要么游走了,要么已经死了。”

穆奚说话间又提了一竿子,一条小柳根。

冷水水域,赵叶青最羡慕的就是北方那边,她曾经冬天去过最东北的城市,看见人们钓上来了白鲑鱼。

鱼肉好吃还有鱼籽。

想想都流口水的程度。

她正想着,突然之间鱼漂下沉瞬间被带走,这力道让她差点没握住鱼竿。

原本坐着的身子连忙站起来。

鱼线被鱼带着在水里画圈圈,拉力十足,让她没敢一下子就提杆。

鱼竿的前梢弯的快要折断了,她只能捏紧鱼竿和鱼僵持。

竹排湿了水有些打滑,刚才那一下差点没把她拽进湖里。

穆奚走过来,看到她一脸兴奋,就没开口说要帮她钓,只在后面护着,免得她掉水里。

赵叶青看准鱼力竭的时机,一下子提杆,往后撤了几步,让鱼掉在竹排上。

鱼身是黄黑色含混不清的斑点,鲶鱼一样的脑袋,鳗鱼一样的身子近四十公分长。

赵叶青蹲在竹排上,指着,“为什么我老钓上来奇形怪状的生物?”

穆奚在她旁边蹲下,帮她把鱼从鱼钩上取下来,把她原本桶里的鱼都倒进自己桶里,这条新钓上来的鱼单独放在她的桶里。

笑道:“山鳕,唯一的淡水鳕鱼,这可是好东西。”

这么一说,赵叶青瞬间就不嫌弃了,笑出了标准的八颗牙。

鱼丑就丑吧,不是说越丑越好吃嘛。

山鳕性情凶猛,单独放置比较保险。

穆奚说她运气好,“要是哪天海里也遭了灾,这山鳕就是唯一可以提取鱼肝油的淡水鱼。”

有了这条鱼,赵叶青今天算是心满意足了。

穆奚的桶里已经满满一桶,大的小的都有,赵叶青的桶里一条大大的山鳕,今天晚上就不吃野猪肉了。

虽然也好吃,可吃多了就腻了。

今晚清蒸的,香煎的,熬汤的都齐了。

桶里装了满满的湖水,吃不完的还能先养着。

竹排捆在湖边,两人提着桶满载而归。

裸鲤清蒸,鲫鱼煮汤,山鳕香煎一半清蒸一半。

这湖里的鱼几乎没有土腥味,至多在锅里放些葱,就不用任何去腥的手段了。

调味只需要盐,清蒸的可以来些生抽,汤里她爱加些白胡椒粉。

晚餐看着清淡,却有着浓油酱赤带不来的鲜美。

上一篇: 什么?我的精神体是龙 下一篇: 应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