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锯上手了,效率提高的不是一点半点。
她为了以防万一,把树的前半段,大概围墙外两三米的部分都锯了下来分割成了小段,放到一边晒干当柴火。
其他的地方留着暂时也不会对家里造成威胁,她就打算先不处理了。
毕竟电锯的功率很高,太费电,还是得省一点。
之前的驱蛇粉买回来只在院子周围撒了一些,现在活动范围扩大了,赵叶青把整个宅基地周围都撒了一圈驱蛇粉。
她怕蛇,所以这玩意儿当时买的时候,都是按斤来的。
做完这些才想起之前采回来的鼠曲草还没有处理。
鼠曲草洗干净放进水里加点盐,煮上几分钟捞出攥干水分,再切的碎碎的,放到油里炒过盛出来。
把糯米粉和大米粉拿出来,加冷水,她不喜欢手和面团,总觉得黏在手上不舒服,便用筷子混合成团,再切成块,放进锅里蒸。
蒸好的面团和之前炒好的鼠曲草加点糖揉在一起,糯米粉和大米粉做的面团不像面粉做的,比较紧实,揉搓好需要不少力气。
完全揉好的面团切割成小剂子,揉圆再压扁,艾草糍粑就做好了。
锅中淋点油,把一个个糍粑放进锅里,两面煎到焦褐就可以吃了。
赵叶青迫不及待的捏起一个,轻轻咬了一小口,手上承受不住热度赶紧把糍粑扔回盘子里。
外皮焦脆里面软糯,糯而不粘,口齿间满是清香。
赵叶青满足的眯起了眼睛,呼呼的把糍粑吹凉一些,抓起来又咬了一大口。
巴掌大的糍粑她吃了两个就饱了,糯叽叽的食物都很顶饱。
刚吃饱她就已经想着再去摘一点回来,下次做成红糖馅的,油煎得表皮焦脆,内里糯叽叽的糍粑咬开里面是流心的红糖。
还有什么东西能比糖油混合物更美味吗?
赵叶青的记忆里,春天的清明糍粑绝对占据一席之地。
又用油煎了四个糍粑,碗装起来,走到爷爷奶奶的坟前,把糍粑给四位老人摆上了。
好像老一辈的人对糍粑有着更深的情感,她还没有见过不喜欢吃糍粑的老人。
爷爷奶奶还在的时候,每年都会做一大堆糍粑,过年和清明都会做,能吃几个月。
春天的森林是两种绿色的,前一年没有枯萎的深绿和新的一年长出的嫩绿,她靠在墓碑旁,看着头上被风吹的淅淅索索的枝叶,阳光斑驳的从树叶间撒下来,美好的有些晃眼。
她没有把最近发生的事情说出来。
她想要爷爷奶奶看到的世界永远都是最美的样子。
孝敬完老人,赵叶青把糍粑重新装好拿走了。
没办法,现在食物珍贵,孙女我也不介意吃您们老人家剩下的。
路上还不忘捡些干柴回去,现在每天生火做饭烧水洗澡都需要柴。
三轮车是充电的,电量只剩下一半了,如果能用三轮车拉一车柴回去,能用上好几天。
现在她人力搬运,一天的用量需要搬运好几趟。
所以说人类发明的初衷就是懒。
她这个三轮车充满电要用到两度电,实在不是她现在能消费得起的,只能老老实实人力搬运。
一手拿着碗一手抱着柴,效率就更低了,看着库存告急的柴火,赵叶青拿起斧子打算把两天的分量都砍回来。
身上撒上驱蛇粉便往林子里去。
上次地震落下了不少树枝,她心里还是想着尽量能不砍树就不砍,把地上落的树枝劈成段拿回去晒干。
从不熟练,到拎起树枝一斧子下去就是一根长短均匀的木柴,,一路走一路砍,慢慢的就走到了土路边上。
她发现盖着的陷阱已经塌了,心里一跳,难道还有感染者?
慢慢靠近,微微伸头往里一看,里面是一只趴在地上的小鹿。
可是又没有角。
知道不是感染者,赵叶青往前凑近了看,像鹿又不是鹿。
难不成是狍子?
都说傻狍子傻狍子,所以才会掉到她挖的这个洞里?
洞里的动物明显有些虚弱,可能是崴到了脚,不知道在里面几天了,眯着眼一动不动,好像是感觉到了有别的生物靠近,这才睁开了眼。
看到洞口的赵叶青,那动物虚弱的抬头叫了几声。
“mimi....”露出了里面的牙齿。
mimi叫?还有小獠牙?
赵叶青想起来传闻梅山有一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动物,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林麝。
第13章 林麝
没错,就是那个为各大宫斗剧添砖加瓦的麝香的生产者。
她挖的这个坑...
真是太刑了...
林麝耳朵是直立的长耳,耳尖圆润,耳朵里面的毛和眉毛都是白色的,身子是灰咖色,尾巴又粗又短,又圆又大的眼睛正半眯着,两颗獠牙露在外面。
长这样,有点可爱
看着表面好像没有什么明显的伤口,不知道是不是饿得没力气了,赵叶青也不知道它吃什么。
不过都是鹿科的动物,应该也是吃草的吧。
她去旁边精挑细选了一把嫩草打捆扔在林麝的旁边。
林麝好像被惊了一下,闻了闻却没有吃。
赵叶青看它被惊的那一下,猜测它应该胆子比较小,走远了些,过了十几分钟轻手轻脚走回来看。
丢进去的嫩草已经被吃了大半。
她长吁了一口气,还好,能吃就代表还有得救。
又割了一把嫩草扔进去,赵叶青没有顾得上把刚才砍的柴打捆带走,空手加快速度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