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养牛的主人,留下的药剂比较多,保胎的都有。
两人根据这药的说明,在牛的饲料里头添加,还能预防后续出现炎症。
母牛的neinei已经肿的比较大了,但是还没有出现频繁排便的情况。
两人等到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就听见母牛的叫声。
跑进牛圈里一看,母牛的尾根已经向上翘起,情绪好似也有些紧绷,频繁的起卧。
半小时后,赵叶青发现产口逐渐扩开,先出来的是羊膜,包裹着两只小牛蹄子。
小牛的头颈伸直在两前腿之间,嘴巴朝前,像是在往外头跳跃。
两人都松了口气,这就是顺产的胎位了。
母牛叫唤着喘着粗气,穆奚中途给牛喂了两次麸皮红糖水和牧草,保证母牛的生产体力。
生了一个小时,终于把小牛顺利生了出来。
一头牛一胎基本上就只会生一头小牛犊。
还好只有一头,要是个双胎,还特别容易难产。
等到小牛被舔舐干净,赵叶青才上前检查小牛的情况。
健健康康的小牛犊,刚生下来就十分有活力了。
“是个女孩。”
赵叶青拍了张照片,上次羊生产的时候就忘记拍照了,第一次见证就想要记录下来。
母牛的产后要比母羊更麻烦一些。
赵叶青发现着母牛的neinei有肿块,得用热毛巾热敷,敷了三天才见消肿。
母牛在产后还总喜欢趴卧,赵叶青每天都要来赶它,把它叫起来多活动,有利于它身体的器官恢复。
好在胎衣排出正常,小牛和母牛都十分健康。
现在的气温也不算冷,小牛适应的很良好,母牛下奶也没出现问题。
可小牛吃的不多,母牛每天还是会涨奶。
家里的母羊和母牛同时产奶,又不能不挤,胀在里面会发炎。
羊产奶会持续七到九个月,也就是两百多天。
母牛的产奶期则是会持续三百多天。
赵叶青看着面前的数个装满了奶的桶子.....
又要为过于富有而头疼了。
第180章 奶制品
这么多的牛奶羊奶,喝肯定是喝不完的。
就单说牛奶,牛在生完小牛后,连续产奶三百天,平均下来每天有将近四十斤的牛奶。
两人每天什么都不用吃了,光喝奶就够了。
赵叶青:“这奶喝不完,得想办法消耗掉,总不能倒掉浪费。”
穆奚把奶桶都拎进厨房,赵叶青跟着后面进去,把牛奶和羊奶分开放。
“先放着发酵吧,过两天再做。”
“做奶豆腐?”穆奚记得赵叶青上次做羊奶酪的时候说,牛奶做的奶豆腐需要在做之前发酵。
赵叶青道:“不只是奶豆腐,牛奶发酵后还能做黄油。”
穆奚检查家里的柴火库存,“家里开火的次数多柴不太够用了,黄油费不费柴?”
“确实,得熬好一会呢。”
上次出去捡回来的木柴,现在已经差不多用完了,松树林里也还有一棵松树,只不过那边现在怕是不安全,毕竟雪山上的动物好似还没有回去。
气温也逐渐升高,冬眠的动物在缺少食物的情况下,也会提前苏醒出来觅食。
积雪微微融化了一些,那松树说不定已经被打湿了。
两人商量好,还是打算就去家附近,白桦树那边捡一些柴回来。
这个气温,狗子和马都已经随便适应了,两人出门的时候,就打开了院门,把它们都带着去透透气。
雪饼和糊糊一早就出了门,估计是去哪里找吃的。
几只狗子跑在前头,勾得本来还气定神闲踱步的小红也忍不住小跑了几步。
两人都没有骑马,现在草甸上的雪有些湿滑,不太安全。
到了白桦树附近,穆奚把柴架子放在地上,两人才钻进林子。
冬天掉落的枯枝很多,掉的早的那些不能捡,已经湿透了,回去还得烘干,麻烦的很。
要捡就得捡那种这两天刚掉下来的,表面有些湿润一会就能烤干。
带了小红出来,就能多捡一些回去。
把穆奚的柴架子装满了,赵叶青就开始打捆木柴,全都放在小红的背上。
要回家的时候,才想起那朵在白桦树上面寄生的白桦茸。
绕过去走到那棵白桦树后。
原本黑色的硬块只有半个拳头大小,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经过突如其来的寒潮,现在已经长到了一个拳头大小。
赵叶青对穆奚嘱咐道:“等天热之前,你记得提醒我过来,把它采回去。”
也不知道这天什么时候会热,现在是九月初,气温还是零下,难不成等到冬至,这气温就升上去了?
一年四季是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的,这四季颠倒难不成还是反着转了不成。
赵叶青脑子里天马行空,回到家的时候,家里的雪地上多了几个脚印都没有发现。
穆奚拉住了她准备跨进院门的脚。
“你先别进去,我去看看。”
她这才注意到,地上的脚印明显是猫科动物的脚印,圆点加上肉垫的形状。
只是脚印很小,还没有糊糊和雪饼的脚印大。
猫科动物行走的脚印只重叠的,前脚的脚印后脚会踩上去,雪地上就只会留下两个脚印。
穆奚先走进了厨房,装着羊奶的桶边有少许的水痕,像是带进屋子里的积雪,融化在地上形成的。
可四周都没有动物的影子。
厨房的家具很少,橱柜底下是镂空的,放的都是泡菜坛子,一览无余。
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穆奚瞬间抬头往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