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壶里的热水也是煮了干姜的水,能预防风寒感冒。
穆奚喝完了水,又把杯子蓄满了递给她,“多喝点别加重了,家里的草药不多,好在终于开春,等到二十来度的时候,我再出去找一些草药回来备着。”
赵叶青流了两天鼻涕,也晒了两天太阳,幸好没有加重,第三天的时候有了好转,手臂和腰也没有那么难受了,前几天真是穿衣服都费劲。
玉米地还是没有挖完,本来昨天是可以挖完了的,赵叶青强制要求穆奚必须得休息,不然身体容易出问题。
到了下午太阳落山的时候,晒了三天的种子也终于可以收回来催芽了。
催芽的温度得稍微高一些,赵叶青把玉米和花生的种子都搬到了室内。
花生的种子要发芽,气温得保持在十三度以上,白天还能勉强又十三度,晚上十度都不到,还是得拿到室内来。
催芽也得三天才行。
天还没黑就还能干活,现在玉米地和花生地到处都是半个篮球大小的土块,赵叶青拿着铁耙,用铁耙的背面把一个个大土块给敲碎了。
碎掉的土块再用耙子的正面给推平整理好。
直到天完全黑下来,两人才收拾农具准备休息。
白天干活还觉得热,到了这个时间点明显感觉温度就降下来了。
穆奚往漱口的杯子里倒上温水:“明天应该就能弄完两块地了。”
赵叶青正刷着牙,点点头,吐掉嘴里的牙膏泡沫,“明天把地里的底肥给撒了,得撒足一点。”
洗漱完,顺道将放在厨房炉灶旁边的种子拿上,回到房间放在壁炉旁。
本来是想放在厨房就行,又觉得不太保险,毕竟现在昼夜温差还是有些大。
第二天早上,赵叶青一早起来推开门,看到眼前的景象,瞬间十分庆幸自己昨晚把种子拿到了房间里。
这会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屋檐上都是晶莹剔透的冰溜子,明明没有吹风,却能感受到浸入骨子里的冰凉。
穆奚端着洗脸盆走进来,把她往里推了推,立马关上了门。
“怎么外套都不穿就开门?倒春寒了,你这感冒才刚好。”
赵叶青恍然,两人这段时间都干活干的有些迷瞪了,完全没有考虑到气候的问题。
这一开春升温这么快,可不是就容易倒春寒嘛。
她突然想起什么,忙问道,“早上去看了稻种吗?怎么样了?”
穆奚把壁炉上的烧水壶拿下来,往洗脸盆里倒上了热水,吹着热气拧干毛巾递给她洗脸。
“看了,湿育秧的覆了膜没什么大事,毕竟还没怎么出苗,旱育秧的没太看出来,我刚才也去把地膜给覆上了,应该没关系。”
赵叶青用热毛巾擦脸,脸上的毛孔得被蒸汽熏的张开了,暖意从脸上蔓延到全身,毛巾刚离开脸上,面上残留的水就立马变得冰凉,冻得她一个激灵。
“这倒春寒来的还算早。”她语气有些庆幸,“要是等过两天,咱们把这花生玉米种下去了才开始倒春寒,不得全白给了。”
他们这里一般倒春寒会持续个两三天,可能是因为现在的气候要更恶劣一些,倒春寒伴着阴雨天,气温持续走低,直到四天之后才慢慢雨停,气温回升上来。
可即使是回升上来,太阳也还是被挡在了云层的后面,每天日照时长都不超过三小时。
等到第六天,屋子里的花生和玉米种子已经全都催生出了芽。
一般来说,刚催生的芽都是白色的,可现在那芽都隐约见到绿色,再这么下去都要长叶子了。
赵叶青实在是等不下去了,在这样这批种子后续发育都得出问题,现在就得种到地里去。
这几天倒春寒不能播种,两人还是把地里的肥料都给撒上了,最后一块油菜地也整理了出来。
到了中午唯一有点阳光的时候,两人就抱着种子出门,一个种花生一个种玉米。
种花生得开一行一行的坑,深度大概五到八公分左右,每一个小坑都得间隔二十公分才能保证高产。
种的太密就会互相抢夺养分。
播种的花生种子都是已经挑选的好种子,她又在好种子里再拔高子,选出了最大最饱满的几棵种在靠内侧的边上,不出意外的话明年的花生种子就是这几棵的果实了。
花生地比较小,她把花生种完了之后就去帮穆奚种玉米。
玉米的种子有两种,一种是黄色的甜玉米,还有一种是花白色的糯玉米。
第193章 十连拍
她爱吃甜玉米,所以甜玉米的种子要比糯玉米多一些。
穆奚刚把糯玉米种完,赵叶青拿了一小半甜玉米种子开始播种。
玉米喜肥,地里的底肥施得格外足。
考虑到后续还要和大豆混种,所以这播种的距离得提前留出来。
规律是三排玉米——两排大豆——再三排玉米。
玉米和玉米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十五公分左右,玉米和大豆的距离是三十公分左右。
大豆现在还不到种植的时候,混种的品种选择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最好选择能错开时间播种的两种作物。
种子在从发芽期到分蘖期这段时间的养分尤为要紧,如果两种间作套种的作物同时种下去,可能就会出现抢夺养分的情况,导致两种作物都发育不良。
玉米从种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不算长,早熟的品种三个月就能收获。
不过一般来说,只要不是那种专门种玉米来卖的种植户,普通的农民买的种子都是正常的玉米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