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灾开局一座山,囤货?种田!(226)

作者:寄英 阅读记录

刚才插完水稻之前,就把鱼塘和糯稻田的水口给打开了,现在糯稻田里已经灌了半满。

穆奚走过去将水口堵住,趁着天还没黑,赶紧把糯稻秧苗插进去。

糯稻田和水稻田几乎一般大,一盆秧苗插一行就没了。

两人在把糯稻田插满后,穆奚在田边用竹子和干草搭了一个小凉亭。

底下放了一张小木茶几和两张竹制小椅子。

现在天气好,两人白天就坐在外头晒太阳补钙。

早上八点半,太阳已经出来了,穆奚蹲在田埂边上放田水。

现在稻苗才刚插进去,初期得缓苗,让秧苗有个适应的过程。

早上八九点太阳出来后得往田放水,晚上太阳落山后还得把田水排掉。

直到一月初,经历过最后一场晚霜,看着田地里所有的作物都已经适应下来,牧草也才蓬勃生长后,两人才松了一口气。

幸好原主人的笔记里有处理霜冻的办法,上面写着稻苗如遇低温天,得在田里灌溉大量的水,水位需要接近稻苗的顶部,这样才能起到保温的作用,让秧苗顺利度过霜冻危害。

后面赵叶青观察了几天,发现气候稳定稳定下来,马上决定把已经孕育出藤蔓的红薯种下地里。

这次她吸取了经验,先育了红薯藤,只需要把红薯藤剪下来,一段一段的放在土里埋着就行。

红薯藤上的叶子得去掉大半,避免影响藤蔓生根。

种红薯得起垄,菜园里给红薯留的区域已经挖好了沟槽,两人只需要把红薯藤一段段放下去就好。

每一段之间间隔二十公分以上,全部摆进去之后再统一覆土。

红薯区域的土地是特别照顾的,和土豆一样,因为是根茎作物,深耕的深度得在三十厘米以上,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红薯耐旱,前期不能多浇水,得在刚种下去的时候灌溉一次肥水后,每三四天来看,特别干燥才需要浇小水。

穆奚在赵叶青的笔记本种红薯的计划一栏打了一个勾,“就差种大豆了。”

这天气要是持续稳定下来,月中就能把大豆种下去。

赵叶青伸了一个懒腰,“能歇小半个月呢。”

现在两人每天就坐着晒太阳聊天,偶尔除除草或是跟着大黄它们出去放羊。

种植户最清闲的时候就是现在了。

如果不是要养牛羊,两人能更加清闲。

“这牧草生长起来,还得好一段时间呢,家里的饲料怕是不太够了。”

穆奚踢了下脚下草甸长出来的草芽,“这草甸上的杂草长得倒是比较快,去山里再找些野草搭着喂,应该能撑到牧草收割。”

现在气温才刚回暖,两人都还没去山里看过。

“这几天山里的野菜估计已经长出来了,抽时间去找些回来打打牙祭。”

赵叶青想起她刚回山里时,还度过了最正常的一个春天,现在也不知道那些野菜还能不能长出来,别到时候种子都给冻死了。

“再等等,等下一场雨后再去。”

除了倒春寒的时候下了雨,后面就一直是晴天,只是偶尔阴两天。

穆奚扯了根草咬着玩,“等到雨后,说不定就什么都长出来了。”

第199章 兰花

等雨顺带休息,休息的间隙还得偶尔来除除草。

小麦播种到现在已经有十天了。

过了发芽期正式进入了分蘖期。

麦芽分出侧蘖形成茎叶,这个阶段会持续生长二十多天,才会进入下一个阶段,拔节期。

现在正是和杂草争夺养分的时候。

春天的野草生命力十分旺盛,两人没有除草剂,只能手动来除草。

本想着盼来了春雨后,就进山去找野菜。

可没料到春雨后长大的不只是作物,还有拔都拔不完,一个晚上就蹿的比作物还高的野草。

一场雨淅淅沥沥的下了三天,两人披着蓑衣冒雨拔草,这才没耽误等到雨停后,能第一时间出门去挖野菜。

这一出门,又让赵叶青感慨了大自然的力量。

原本还能看见裸露着土地的草甸,一场春雨过后整个草甸被嫩绿色覆盖,前几天还是只有一丁点高的小草,现在已经长到踩下去都有些柔软的程度。

“这生长速度,怕是不用担心家里牛羊的伙食了。”

赵叶青穿着雨靴,在草甸上走得蹦蹦跶跶的,这还是两人在冬天后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进山,也不知道能找到什么好吃的。

想想就开心。

草甸上的杂草下还覆盖着一层春雨后的积水,踩下去是‘piapia’的清脆声。

没去靠近松树林的那一边,那边以前就人迹罕至,之前野猪和熊还有狼都在那边出现过。

两人选择了往山下走的那条路,顺便能去竹林挖两颗竹笋。

一个冬天后,囤积的不多的干笋已经吃完了,正等着这一口呢。

现在这竹笋还没长出来,到了竹林,穆奚只看见了一个冒出了头的竹笋尖。

用锄头小心的挖开周围的泥土,把竹笋完整的从土里挖了出来。

赵叶青找了一圈,没见到竹笋,转头就到旁边去找别的野菜了。

好在情况没有她预想的那么糟,大多植物都从枯萎的植物缝隙中,伸出了绿色的脑袋。

她又看见了之前用来做清明团子的鼠曲草。

上次还是在家里,摘了这鼠曲草做好团子后,还去和爷爷奶奶都聊了天。

今年怕是不行了。

还是摘了两把回家,到时候也能给原屋主尝一尝。

在周围打转,被她发现了一棵枸杞树,也在这时候发了新叶。

上一篇: 什么?我的精神体是龙 下一篇: 应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