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财务部的发行?
张良抓紧了手中的笔,不敢错过天幕上的每一句话。
汉武帝时期。
桑弘羊一把推开起居郎,拿起笔快速记录起来。
商务部,财务部!这些都是后世的朝廷政策!国债又是什么?必须记下来!
主父偃紧盯着天幕,他一下子就想到这些后世的政令是特定的人能看的吗?还是说人人都可以看到?
那姑娘看起来并不是大富大贵之人,自己还在外面做工,必定不是权贵出身。
他还记得在那个水果商铺的时候,那姑娘听到荔枝价格时,脸上肉疼不舍的表情。
可是,就是这样的普通人,居然可以知道朝廷发布的政策?而且看起来知道得如此轻而易举。
难道这些政令是后世朝堂专门传达给普通百姓听的?
那一开始的两个男女确是面带微笑向各位观众问好。
各位观众……是所有看到这些的人,包括各种普通百姓!
主父偃越想内心越是波涛汹涌!
卫青则对什么海景很感兴趣,他见过一望无际的草原,见过寸草不生的戈壁,但是没有见过海。
海警?是指海上的军队吗?
他眼睛闪亮地追逐着天幕上蔚蓝的海洋,那白色宏伟的船只,服装统一训练有素的士兵……
无不彰显着后世军事上的强大……
一旁的霍去病同样看得目不转睛。
刘彻沉思,那个什么岛看起来也不大啊,甚至连站的土地都没有,为何要有军队在那个地方做什么训练?
莫不是兵家必争之地?
他是不是也应该看看海上?只把目光放在匈奴上是不是太狭隘了?
三国时期。
蜀国。
诸葛亮一字不漏地记录着天幕上的信息。
商务部、财政部这些应该是后世朝廷的部门,其发布的政令说不定对如今的蜀国有所帮助!
必须记下来,后面再和主公细细研究内容。
魏国
曹操也在命人做着同样的事情。
“教师?是夫子吗?何为特岗?”3.7万的夫子?后世人才如此多吗?曹操沉默。
吴国。
孙权猛地站起来:“商务部、财政部!这是一国的政令,就这么大大咧咧地展示给人看?后世的朝廷不怕暴动吗?”
周瑜则思考着国家邮政局快速发展的话,邮政局是不是邮驿?
快速发展?有多快?
民航局又是是什么?
晋代。
司马炎同样想到这个问题,为何一国政令如此轻易的就能知道?而且新闻30分,是专门为发布政令的吗?
发布了百姓也能看懂吗?
隋朝。
太子杨勇与手下幕僚一同仔细观看天幕。
天幕上所言之事或许会对他有所帮助,父皇与母后近来对他颇为不满,他只是纹饰一件蜀铠,就斥责他奢侈……杨勇心中不由得苦涩。
母后也因为他宠爱云昭训而冷落元妃对他责难,难道他身为太子连宠爱一个人的权利都没有吗?
第9章 皇宫和红烧肉
唐朝。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等大臣围在一起讨论天幕上出现的政令。
长孙皇后则将目光投向讲述政令的女子。
那女子衣着整齐、样貌精神,讲述的时候面带微笑,语速不急不缓,每一个字都清晰流利。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丝慌张停顿。
发布政令这样重要的事情居然可以让女子来做吗?
后世女子是不是都可以为官?
天幕上一开始就是那姑娘在外做工,市场上也有很多女子的外行商,这么说来后世的女子很自由啊。
宋朝。
赵匡胤正和赵普说着话:“后世的朝廷发布的政令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宣传的吗?”
这种方式可太好了!
不管有人在一旁语言清晰流利的解说,还有画面在动,哪怕是目不识丁的百姓也能够听得懂朝廷发布了什么政令。
就是不知道这是何事物,能不能拥有一个呢?
如果有的话,那我大宋发布政令也很简单了啊!
不怕下级的官员阳奉阴违。
元朝。
财政部?忽必烈眼睛一亮,他正愁国库银两不足以支撑他的四处征战,这不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吗!
阿合马精神一震,看看这后世是如何管理财政的?
忽必烈吩咐真金:“太子你也看看这后世的政令能否对我们现在的大元有何用处。”
真金答应:“是,父汗。”
明朝。
朱元璋刚刚拉住太子朱标说:“标儿你要仔细看清楚了,这后世发布的政令说不定会对你将来的治理有帮助。”
朱标严肃点点头。
突然天幕上的一个画面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一座庄严雄伟的皇宫一闪而过。
“皇宫!”朱元璋霍地站了起来:“那是……故宫?故?为何是故?莫非我大明已经没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微微颤抖。
朱标急忙扶住他:“父皇别急,你想想那已经是六百多年以后的事情了!或许后世的皇帝并不住在以前旧的皇宫里!”
朱元璋这才慢慢镇定下来,也是,六百多年了……他没必要着急的。
但是那皇宫看起来如此完好,后世子孙为何不住?难道又另建了新的皇宫?这不是浪费吗!!
朱元璋不满地想:哪一个子孙这么劳民伤财?!
而且,皇宫怎么会在京?京……那不是老四的封地吗?朱元璋心里狠狠一揪!不,不会的!
明,永乐年间。
朱棣只看了一眼便确定了那是他的皇宫,虽然比现在的规模扩大了许多,但也是他的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