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这么小,怪不得要向外扩张。
孙权从未像现在这么激动,他仿佛也看到了自家的海上军队驰骋在海洋上征服世界~~
什么刘备曹操都比不上外边广阔的世界!
李世民站起来,他听到了一个铭记于心的词:科学!
对!就是这个词,后世曾经说过,科学可以强盛国家!
所以这个小国也是得到了科学才强大起来的吧。
那么科学究竟是什么?
【香料于欧洲人是重要的资源,用于保存食物。然而利润丰厚的香料贸易被阿拉伯人垄断,接着又被崛 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截断,不论是宗教还是世俗的商业都希望找到强有力的措施来扭转局面。】
【于是将目光投向了海洋,葡萄牙的王子雄才大略,属下人才众多。他们改进了华国的指南针,改进航 海的船只。】
各个王朝顿时不吭声了。
指南针,司南。
这是早就在战国时期就发明出来的东西,结果传到遥远的欧洲,人家改进拿来征服世界了!
而他们在做什么……
嬴政:忙着统一。
刘邦:忙着灭秦。
刘彻:忙着打仗。
刘备:忙着光复汉室。
曹操:忙着挟天子以令诸侯。
孙权:忙着建国。
司马炎:忙着篡位。
杨坚:忙着巩固政权。
李世民:忙着打造盛世大唐。
赵匡胤:忙着收回燕云十六州。
忽必烈:忙着扩张领土。
朱元璋:忙着恢复生产。
朱棣:忙着下西洋宣扬国威,唯一一个与海洋相关的,却只是出门溜达了一圈就回来了。
康熙:忙着巩固满清的统治。
乾隆:忙着成为十全老人。
颙琰:忙着收拾烂摊子……但是怎么都收不完……
【在葡萄牙王子的指挥下,航海家穿越了西非海岸的博哈多尔角,和华国郑和的混合舰队相比,葡萄牙的两三条帆船微不足道,但是凭借着爱冒险的天性和对财富的强烈渴望,以及强大的宗教热情,葡萄牙 人冲破了中世纪欧洲航海界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极限。】
看着再一次被拉出来做对比的郑和舰队,朱棣突然觉得脸上如烧一般地火辣。
他的舰队如此强大却比不上一个小国的几只破帆船,为什么?
因为航海的目的不一样!
他是要向邻国宣扬大明的国威,而对方则是为了生存的资源而拼命!
一个带着富足的傲慢,一个带着贫瘠的饥渴,两者谁更能创造奇迹,自然是为了生存而不要命的人了!
其他王朝一脸嫌弃:多好的机会就这样没了!
朱元璋倒是理解朱棣,大明疆域辽阔,根本就不需要因为资源而向外扩张。
但是因此而止步于海洋,错失进入世界格局的机会也是可惜。
【随着葡萄牙人沿着非洲西海岸一路向南,源源不断的黄金、象牙、以及非洲胡椒涌入葡萄牙首都里斯 本,充盈了国库。】
【就在葡萄牙大张旗鼓从海洋探索中获利的近100年里,欧洲其他区域还处在中世纪的封闭中明争暗斗。 】
【苏格兰和法兰西还没形成统一的国家,贵族间的斗争不断。德意志领土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几百个邦 国。意大利正享受着传统贸易带来的最后一段的美好时光。而葡萄牙的邻国西班牙正为光复国土而战。】
黄金!象牙!香料!
这些东西谁不想要呢,但是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
不要说是他们去的那些土地上的人们拱手相送的。
不是送的,那就唯有掠夺。
如何掠夺?
是比当地更加先进的武器吧。
就如同现在的朝代遇到后世那些威力强大的枪炮!
赵匡胤咋舌,整整100多年的积累,那么这样的国家最后得富裕到什么程度?
在中原的话是不是再多一个燕云十六州都能拿回来了?
也有人不耻,没有圣人教化的荒蛮之地!
忽必烈却觉得如这样一个没有儒家统治的小国却有着儒家统治所没有的优势,他不需要顾及这么多规矩。
可以肆无忌惮、不择手段地达到他的目的!
对于小国来说可以,但是对于中原却不合适。
第130章 规则制定者
【就在葡萄牙在海洋之上探索的时候,西班牙崛起了。】
【伊莎贝尔女王带领西班牙夺取了格拉纳达,长达八个世纪的战争宣布结束。】
【就在这时,历史的转折来了。伊莎贝尔女王召见哥伦布。在此之前,葡萄牙依靠海权的迅速崛起让整个欧 洲都嫉妒不已。】
【但是财力、物力、以及人才的缺乏让欧洲望而却步。】
【哥伦布在葡萄牙丰富的航海经验让他能够与西班牙皇室讨价还价,而女王也不认为与一个普通百姓坐下来 讨论利益分配的问题有什么不妥。】
嬴政想起了宣太后,她在秦王年幼时摄政,积极扩张秦国的领土,灭义渠,建立新的郡县。
哪一项不是可歌颂的功绩?
有能力的女性从来都不是少数,只是有机会施展才华的才是少数。
女王!吕雉握紧了双手。
居然有女王统治的国家!
而且他们的国家很认可她的统治,在那广场上还有她会见那个叫哥伦布的百姓的雕像!
吕雉思绪顿时如惊涛骇浪一般,女王啊……
刘邦无法想象能做女王的女人是什么样的,而且她居然还有丈夫!
她丈夫是屈居于她之下吗?
戚夫人察言观色,小意温柔地替刘邦倒茶,双手恭敬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