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向各朝代直播社畜生活的我爆红了(257)

作者:如履薄冰的鹅 阅读记录

于夫人瞬间白了脸。

她想知道吗?

良久,她才点点头,语气坚定:“我想知道,或许可以避免。”

于彦昭叹了口气,向周瑾玉行礼:“麻烦周姑娘了。”

“没问题。”周瑾玉搜索视频。

刘邦不满:“不是说一人只能问一个问题吗?这个明显就是两个问题了!周姑娘偏心了!”

“陛下,您听听“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是你的话你能不偏心吗?是我我也偏心啊!”

“……”刘邦不吭气了。

百姓们:估计又是一个忠臣吧,而且应该是乱世中的忠臣……

【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他拨乱反正,国士无双,被称为大明最后的尊严,为王朝续命两百年。】

【他被《明史》称为: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他就是千古忠肃于少保——于谦。】

于彦昭:!!!

这,这是他儿子?

大明最后的尊严?

于彦昭心中一凉,这是即将亡国了吗……

朱元璋跳了起来:为大明续命两百年?!人才!绝无仅有的人才!

赶紧将这个人的所有信息都记录下来!

朱标甚至自己就记了起来。

其他王朝妒忌得脸都扭曲了。

嬴政:为什么这个于谦不是他大秦的人呢?

刘邦:没事,我有子房。

刘彻:我有卫青霍去病还有桑弘羊。

诸葛亮:我有……阿斗……虽然才能没多少,但是胜在听话。

作为君主,已经很好了。

刘备:……

怎么听都不对劲……

【公元1398年,于谦出生,同年朱元璋去世。】

朱元璋:行了,行了!我知道自己会死!不用一直说的。

【创立大明的人死了,守护大明的人出生。】

【于谦的走的路就像他的偶像文天祥走的路一样,零丁洋里叹零丁。】

【永乐19年,于谦考取辛丑进士,并得到会试第一,但殿试后却排名靠后。】

【因以策语伤时,他被选为外官。】

【在其任上兴修水利,赈灾免赋,平反冤案,疏劾贪官。】

【优秀的能力让他得到了朝廷的赏识。】

【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谋反,明宣宗御驾亲征,于谦随驾出征。】

于彦昭心中一个咯噔,眼圈慢慢红了:文天祥!

这孩子……

朱元璋看到这里,忍不住瞪了朱棣一眼:朱高煦,你的儿子!

朱棣茫然看了他一眼:啥?

朱元璋扶额:忘了这小子才这么点大……

明成祖朱棣缓缓坐直身子,朱高煦啊。

朱高炽抹了一把额头的汗,为弟弟即将到来的灾难而心惊。

朱高煦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死猪不怕开水烫,那咋地?

老子在靖难之役出生入死,难道不配得到王位吗?

大哥就算了,凭什么朱瞻基那小子骑在我头上?

死吧,早死早超生!

明之前的王朝:看起来一切正常。

唯独清朝摇摇头。

【叛乱很快平息,于谦代表宣宗受降,当众口述朱高煦之罪,正词崭崭,声色震厉,令其朱高煦匍匐在地,战栗不止。】

【至此于谦平步青云,宣宗命其巡抚河南、山西,他这一去就是18年。】

【这18年之中,他救百姓于水火,他的恩威让百姓为他立生祠日夜祷告。】

【于谦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然在众多大臣都贪腐的官场里,他无法保全自身。】

【正统6年,权柄旁落太监王振手中,王振招权钠贿,众臣纷纷献上白银千两。唯有于谦表示仅有两袖清风。于是,报复来了,他刚到京城就被诬告管入大牢,秋后问斩。】

于彦昭一个哆嗦,几乎站立不住。

身旁的邻居急忙扶住他。

于夫人脸色惨白,她紧紧搂着儿子,看着天幕里在牢狱之中依旧身姿笔挺的于谦,落下泪来。

朱元璋大怒:“好个王振!一个太监也敢专权?谁给他的胆子!”

等等,正统!朱祁镇,那个被后世人称为叫门天子的朱祁镇!

朱元璋眼前一黑,他已经大概知道这于谦会遭遇什么了……

昏君奸臣当道的朝廷,不同流合污的清官能有什么好下场?

朱高炽神色复杂地看了朱棣一眼,再英明的帝王也无法保证自己每一个后代的好坏。

这该如何改变呢?

他突然想起不列颠的君主立宪制,但……

朱高炽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他在想什么!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父皇宁愿将整个王朝烂在自家人手里,也不会变革什么君主立宪的……

第209章 力挽狂澜

【对于于谦的入狱,无人敢说话,最后站出来的是百姓。】

【河南山西百姓们跋涉千里赶到京城为他鸣不平。】

【王振没想到于谦有如此威望,不得不把人放了,百姓们向朝廷请求放于谦回河南山西,于是他再次领命巡 抚河南山西。】

【正统十一年的于谦已年近50,两鬓斑白,妻子去世,父母去世,只剩他一个孤家寡人。】

【他请辞守孝,朝廷不允。】

于彦昭哽咽了,看到儿子这样,他还愿意他走上原来的路吗?

以后不再让他去科举,又会不会埋没了他……

于夫人泪水模糊了眼睛却依旧睁大着,看着她孩子的一生。

嬴政:这后世的王朝怎么尽是乱世出忠臣,可他的大秦呢?

大秦怎么就没有一个力挽狂澜的能人?

他死后大臣直接篡改他的遗诏。

上一篇: 九月十二岛 下一篇: 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