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已经没救了。
但是不统一百姓如何安居乐业?
不统一如何让中原大地恢复经济增长?
不统一如何向后世人一样专注其他领域的探索?
不统一的国家没有未来。
看看,后世那些国家为争夺土地资源都进行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后世还在打仗的地区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争夺土地资源吗?
没有土地,哪里的资源?
要他说,那个戴胜鸟不吞并对方是绝不会罢休的。
它背后的白头鹰也是为了资源,什么人命,什么和平?
唯有强大才能来说和平。
后世为什么能在国际上有如此重要的话语权,靠的可不会是圣人那一套文化。
曹丕仰慕地看着父亲,他会追随他的目标,并继承他的目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完全依靠传统的化石能源将面对巨大的环境压力。】
【国人意识到,要尽可能地增加清洁能源在能源构成中的比例。】
【而在水能利用领域,国人领先世界。】
“看!后世人在建水坝!”有人激动,之前看的都是建好的,难得看到一个正在建设的水坝。
“认真点,那不叫水坝,叫水电站。不光是防洪,还可以发电的!”另一人指正。
“居然能在山体里挖了这么大的厂房……”一些官员赞叹不迭。
“不知这些我们能否效仿?”一名官员说道。
旁边的官员摇头:“你也不看看后世用的什么工具,各种大型工程机械!我们现在只能用人力,这样大的工程需要的人力可不是个小数目。”
“而且这么大幅度的征召徭役……”官员摇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到时候天就变了。
李世民紧盯着天幕:“坝体浇筑……原来坝体不是用石头建造的吗?”
“无缝的混凝土大坝,应该是后世的新型材料。”长孙无忌说道,心中感慨:居然能做大无缝!坝体如此巨大居然可以做到无缝!!
这技术,简直可以飞上天了!
赵普震惊:“浇筑这个大坝居然要连续不断地进行33个月!也就是差不多3年左右!”
赵匡胤有些气馁:这些后世的工程没一个是现在能学的……
想要的技术学不成,不想要的思想满天飞……
什么君主立宪,什么联邦,什么民主到处在读书人和百姓之中流传,根本就禁不住。
真不知后面会变成什么样……
忽必烈知道自己王朝只有89年之后就摆烂了,只专注于后世蒙人和草原的情况。
虽然目前看来蒙人在后世是过得极好的,但是他对那个内蒙很在意,我这么大的一个蒙人帝国就这样没了?
到现在天幕都没说清楚外去哪了?
偏偏天幕还抽不中朝廷里的人员。
哎!满心焦灼却无可奈何的滋味不好受。
第215章 悄然变化
【南方地区雨水充沛,河流众多,但是降雨少,河流少的地方呢?】
【有太阳。】
“嗯嗯?太阳也是能源?”众人大为惊奇,这太阳他们几乎天天见到啊!
是怎么利用的?
“太阳照到我身上我感觉到了热,这个热是不是就能源?”有人很惊喜。
“可是,这个热怎么搜集转换?看不见摸不着的啊!”有人摇头,简直无法想象。
“你们看看,我们这地方也不算热,后世人还专门在其他地方找最热的地区呢~~~”有人看着天幕回答。
地处岭南和琼州的百姓们:要不来这边试试?
这边不热我名字倒过来写!
江州百姓表示他们那边也热,要不去他们那边建厂吧!
其他人:你们那里热是热了,但是要不要看看天气?动不动就暴雨灾害什么的……
甚至还有台风什么的。
这样子的话也没办法搜集热能源吧。
看看人家后世选的地方:太阳照的时间长,又很少雨,还有个什么日光辐射量?反正就是适合搜集热能的好 地方!
“那一大片一大片镜子一样的东西就能搜集太阳光了?”百姓们看得很是新奇。
“嗯嗯,肯定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原理。”
排列整齐的一块块镜子让强迫症的人们舒适极了。
“我要是能在这里工作就好了……”有人一脸出神。
“你就是现在过去就做不成这工作,人家可是从小就读书的!”另一人打击他。
“我去擦灰也成。”
“擦灰也要读书!”
“……为什么?”
“万一你把不该擦的给擦坏了怎么办?”
“……”好有道理啊,我现在开始读书积累,下辈子能去那里工作吗。
“你是现在开始读书也不行,后世人不念四书五经。”说话的人仿佛看到他在想什么,继续打击道。
“……”这人怎么这么讨厌?
他瞪了说话的人一眼,转身离他远远的。
说话的人暗自松一口气,很好,投胎的竞争者又少了一个。
【当阳光开始洒向这片戈壁,超过两万面镜子准确地放射到高塔的顶端,太阳光的热量被塔顶的熔盐吸收, 熔盐带着这些热量到达厂房,将水加热成蒸汽,推动发电机发电。】
【这样的发电方式不需要消耗能源,也没有任何排放,是理想的太阳能利用方式。】
哦——
原来是这样啊——
众人笑了,还是不明白。
虽然不明白,但是不妨碍他们看热闹。
“哇——那些镜子还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呢!”
“这叫太阳跟踪系统,由计算机控制的!”有人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记忆力,虽然不知道计算机是怎么控 制的,但是别人看向他惊叹的眼神还是很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