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心有余悸,飓风竟然造成这么大的危害啊!
辛好不是他们的后世。
新闻看完后,周瑾玉念道:“第六位:唐朝李香香。”
李香香是个海边的渔女,海风将她的皮肤吹得有些粗糙,但脸上的笑容依旧明快。
天幕抽到她了!
整个小渔村都轰动了。
里正匆匆赶来,她父母那满是沧桑的脸上是难得一见的骄傲。
李香香有些紧张,里正对她说道:“就问问我们的村子在后世是什么样的!”
周围的人一听连连点头,对对对,这个问题大伙都赞同。
大家也好决定要不要继续住下去。
周瑾玉一看地图:哦豁!好家伙~~这就是现在的超级大都市啊~~
“你们村子的那片地方在我们后世可是如雷贯耳呢~~”
周瑾玉还有幸去过那里的外滩和城隍庙旅游。
但是她的语言有些苍白,就用视频来说话吧。
【它是国内生产总值常年第一的超级城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线城市。】
【它的位置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始于苏州河贯通黄浦江,是货物吞吐量近8亿吨,全球最繁忙的超级魔都。】
哇——
这一长串的头衔让渔民们顿时头晕目眩,这说的是他们这个小渔村?
再看看天幕中那高楼林立的城市,七彩的霓虹,黑夜中恍如水晶宫的城市,众人狠狠地咽了一口口水。
这就是他们今后的家园?!
天啊,感觉比京城都要繁华啊!
居然叫魔都!
听听,好霸气啊——
“看,是城隍庙!”永乐年间的百姓们叫起来。
“哈哈,我今早刚刚路过城隍庙了!”
“天啊,小小的一个城隍庙这么多人的吗?”
“你刚刚没听见吗?上海县是后世引领经济的第一大城市!城隍庙当然人多了。”
有人啧啧称奇:“没想到啊,没想到!我们一个小小的县城在后世居然有如此大的出息!”
明,万历年间。
潘允端正看着天幕,猛然就看见了自己给父亲建造的豫园,淹没在后世汹涌的人潮里。
潘允端:“……”
啊这,他应该感到开心吗?
潘父却开心得不得了:“好好好!说明你造的这座园子就是好啊!好到这么多年后还能被后世人保护参观,多热闹啊!”
潘允端也笑了:对,这么多的人气,这是好事~~~
其他官员或富商一看,嘿,不就是一座江南式的园林吗?
谁还没有了!
于是围绕着城隍庙和豫园周边的土地顿时变得高昂起来,有钱人纷纷开始建造各种园林,务必建得要比豫园还要漂亮!
同时他们也要自己的园子成为后世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名头一听就稀罕得紧!
他们也要!
第249章 灿烂科技
“经济第一的大城市居然是不是京城吗?”忽必烈奇怪:“竟然是现在的一个小县城。”
“父汗,这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极好吧。”真金看着魔都的地图说道:“里面有黄浦江,外面又有大海,首先海上的交通就极其便利了。”
而且这座城市似乎比京城看起来还要魔幻,真金痴迷地看着。
“第七位,宋朝史弥远。”
赵匡胤打起精神:这谁?
皇帝赵昀一顿:竟然抽到他了?不知道他会问什么问题?
此时权倾朝野的史弥远一时间被周围的同僚围起来恭喜。
“恭喜,史相!”
“恭喜,恭喜,史相不愧是有大福的人~~”
恭维声不绝于耳。
史弥远看着天幕思考,他并不想问自己,他所作所为他比谁都清楚。
后世的史书的评价他也不想知道。
后世不是提倡发展科学技术吗?那他就问问这个。
史弥远眼珠子一转问道:“请问周姑娘,我大宋可有什么流传于后世的技术?”
此话一出,周围的人更是竖起了大拇指:“好问题!史相不愧是才高八斗的宰相!”
赵昀神色莫名,他倒是挺想知道后世人对史弥远的评价的。
是奸臣亦或权臣?
宋朝的百姓们:哟,我们现在也有什么科学技术吗?
不知道会是什么?
赵匡胤大喜:很好,如果知道了这些技术后,不知道能不能提前制作出来?
李世民急忙叫起居郎做好记录的准备。
说起这个,周瑾玉可不困了。
“宋朝的科技可是非常发达的,虽然它在军事上比不过汉唐,骨气比不上大明,但是它的文化和科技却有其他朝代所不能比拟的成就。”
“特别是科技,直接推动了宋朝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赵匡胤:……
你一定要在说大宋好的一方面的时候还要踩上一脚吗?
汉唐表示不服。
凭啥啊?就宋这么一个软骨头,凭啥文化科技比他们强?
刘邦哼了一声:“文化?我大汉的文化就不好吗?”他转头看向张良:“子房啊,我上次不是说过要大家都努力写些文章啊,诗歌之类的来流传后世吗?现在做得怎么样了?”
“……”张良汗颜:“陛下,这种事情不是一吩咐下来就马上能看见成就的啊……再说了,大汉后期不是有编撰《汉书》的班固和班昭吗?”
刘邦连连摆手:“只有两个人怎么够?我大汉将近400年的历史你觉得两个人够吗?怎么撑得起整个大汉?”
“肯定不止他们两个,只是周姑娘没有说罢了。”张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