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鲁修顿感手上的银子烫手:“我这没有先收定金的道理……”
话音未落,鲁大山就大步上前将银子接了过来,对邱员外说道:“邱员外放心,一定给您刻得最好!”
“那就好,那就好!鲁师傅我这边选好石材就通知您!”邱员外说完便心满意足地走了。
鲁修脸色沉了下来:“鲁大山!”
“爹!”鲁大山声音比他还大:“送上门的银子为什么不要?这可是对您技术的认可!”
“那也不能先收人家银子!我都还没开始做呢,收什么银子!”鲁修不满意,还要说什么,门外又涌进来一群人。
“鲁师傅,帮我刻个碑!”
“鲁师傅,这是我们老爷给你带的好茶,麻烦你有空去刻个碑——”
“鲁师傅……”
“鲁师傅……”
其他住在隔壁的石刻师傅眼中露出嫉妒:这个鲁修凭什么这么好运?他能有什么能耐,不过是托了柳大人文章的福罢了!
若是换成我,一定不比他差!
【唐碑的对面就是明代的石碑,这个碑文记载了武侯祠的变迁历史,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就是明代时期朱元璋的儿子朱椿在此地当藩王的时候,他先来到汉昭烈祠庙这里,发现香火稀少,便又去到武侯祠,这里却是门庭若市。】
【朱椿不高兴了,怎么纪念臣子的香火要比纪念君主的香火还要多呢!】
【于是他就把诸葛亮的武侯祠搬到了汉昭烈庙后面,想着这下刘备的香火会比诸葛亮的多了吧,毕竟人们一进来就首先看到的是刘备的庙。】
【却万万没想到的是,从此以后,这里门口虽然写着汉昭烈庙但当地人或者来参观的人都把这里叫做武侯祠。】
诸葛亮:……
这要不是几百年后的后世人做的事情,他都要怀疑这是孙、曹二人使的离间计了。
刘备倒是豁达一笑:“哈哈哈——孔明当得起我的三顾茅庐,哪怕是四顾、五顾也值得啊!”
刘禅点头如捣蒜,没错!
相父就是这么了不起!
后世人都记得他的好。
孙权脸拉得老长:乱世之中这谁还没有个谋臣了!
怎么后世人就记得诸葛亮?
公瑾不配吗!
鲁肃不配吗!
周瑜:……
主公……真的没必要计较这些的……
显得,很小家子气……
【中轴线上的第二道门上的牌匾写着“明良千古”,明指明君刘备,良指的是门后供奉的蜀汉忠良之臣,也是全国最大的蜀汉英雄纪念地。】
孙权脸都要扭曲了:我吴国也有忠良之臣!
就没有纪念东吴英雄的地方吗!
周瑜:……
主公魔怔了。
【进入门中,正中间供奉的就是刘备,东西偏殿供奉的是关羽和张飞,右边供奉的是十四位文臣,左边供奉的是十四位武将。】
张飞哈哈大笑:“二哥你看,后世人还是把我们三放在一起的!”
关羽笑而不语。
【正上放是“业绍高光”的牌匾,意思是刘备在蜀地建立了基业,他继承了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的正统江山。】
哦豁——
一听这句话,刘邦顿时跳了起来:“这个刘备就是我们刘家的子孙!难怪叫汉昭烈庙!”
“怪不得,怪不得啊——”
刘邦喜滋滋:“真不愧是我老刘家的子孙,就是这么厉害!还有那个刘秀也厉害!光武帝!好,好听!”
嬴政觉得自己满心苦涩,这个秦之后的汉怎么就能延续这么多年?
而他大秦历代先王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基业,他好不容易统一六国,胡亥那玩意就这么给败了?
真后悔杀早了,应该不顺心的时候就拖出来打一顿的。
第371章 旅游收入
【刘备的祠庙是不对称的,右边供奉的是刘备的孙子刘谌,而左边只是供奉了一块朽木。】
【但是这里最早供奉的是刘备的儿子刘禅,但在宋代的时候,人们认为刘禅弃国投降,乐不思蜀,宋代人不接 受这样的行为,所以将刘禅移出去了。】
诸葛亮:!!!
朽木!
阿斗何至于此,后世人是不是太苛刻了——
刘备眼皮子一跳,额头上青筋毕露:朽木就算了,什么叫弃国投降,乐不思蜀?
关羽急忙说道:“大哥,如今懂得了将来的回去,阿斗绝对不会再变成这样了!”
“是啊,大哥——”张飞附和道。
刘备看向眼泪汪汪的刘禅,最终还是叹了一口气。
算了,死都死了,还操心那些事情做什么。
什么光复汉室,尽我最大的能力罢了。
至于子孙后代,他也管不上。
【当时刘禅的儿子刘谌当时力劝父亲不要投降,但刘禅不听劝阻,刘谌无法,他到了刘备庙杀了妻子,然后自 杀殉国。】
【后世人认为他忠烈,便在这里供奉了他。】
刘备握紧了拳头,死死闭上眼睛。心中默念:不能打,不能打!
孙子还没出生呢!
阿斗的名声也就靠他的孙子来挽回了。
但是……
自杀殉国,刘备终究是潸然泪下。
诸葛亮沉默不语。
关羽和张飞同样不说话 。
孙权摇头:“果然不是能人就能生下好的儿子的,也有可能生下个孬种。”
好,他心里莫名地气消了。
曹操眯着眼睛,手指摩挲着手指上的玉扳指:要论儿子,呵呵,我能把他们都气死吧。
刘邦:“……”
怎么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