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丈说得对,而且走了之后谁知道火车什么时候来?万一走了火车又来了怎么办?火车耽误了,买票的钱也 浪费了,家也回不去,而且前面说了春运的车票都不好买。”有人看得明白。
有人看到这么多的人群就感到害怕:“那我宁愿一辈子也不去这么远的地方,就在家乡待着。”
“你当然可以这样,但是出去能赚更多的钱啊,谁不想过好日子?”
说话的人顿时不吭声了。
是啊,谁不想过好日子呢。
谁想在外漂泊啊。
后世还好,不管在哪里都有飞机,火车,汽车这些交通工具方便快捷的回到家。
如果是他们现在,在外的话真的是可能到死都回不到家乡了。
【哪怕政府实行了交通管制,防止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火车站,但是想要回家的人还是越来越多。】
【为防止发生严重的踩踏事故,警察只得用自己的身体组成围墙疏散人群维持秩序。】
如果说后世有什么让百姓们最羡慕的事情,有一部分就是这些后世的官员了。
他们真的就是一心一意为百姓。
为了维持秩序,许多人甚至一天都没有吃东西,这在他们这里是不可想象的。
【随着大雪的越加严重,北上的所有列车全部停运了。】
【其他的客源越加涌向这个车站,政府不得不启动三级应急预案,全市的警察都迅速集结,不停地用大喇叭通知旅客们停运的消息。】
【但这个消息却让一心想要回家的乘客们愈加的焦虑不安。】
“都说了停运了怎么还在那里挤着?是我我就走了。”
“那是你,太多人不愿意错过回家的火车了,这对他们来说是回家唯一的途径,没有人会愿意放弃。”
“可是聚集在这里也没有办法啊,火车都停运了!”
“是希望,希望火车能重新运行,哪怕等上一段时间他们也愿意。”
百姓们不说话了,如果是他们,或许也会就在车站那里等着。
只为能挤上回家的火车。
第381章 回家了
即使警察拿着大喇叭声嘶力竭地喊着:不要进去了!
但依旧有旅客源源不断地靠过来。
身经百战的武将顿感头皮发麻,这要是敌人可以不顾一切地冲过去,但这是百姓啊!
这可怎么办?
而且这是后世,不能打不能骂,还得仔细看着他们会不会被挤到,有没有人受伤,这可比打仗累多了。
看看整个火车站已经拥挤得站不下了。
甚至站外的广场都站不下人了。
哪怕天上还下着雨也阻挡不住人们回家的急切心情。
各朝帝王和臣子们都不由得放下了手中的事情,仔细看着这一次巨大的人流量后世是如何应付的。
在他们看来,这个时候就要出动军队驱赶百姓了。
但后世明显不可能这样做。
那他们要怎么才能缓解这么多人的情绪呢。
【第三天了,火车依旧没来。】
【新闻上依旧在报道其他地方所经历的暴雪情况,火车轨道全部都被冰雪所覆盖,深达十几厘米。】
【气温越加寒冷,许多火车站都被迫停运。】
【这场突然起来的降温造成了公路堵车,飞机停飞,火车就成了这个城市唯一的出口。】
“这,这确实是天灾也没办法啊……”百姓们这么一看,也怪不得火车,实在是走不了。
“既然这样,那不如自己开车回去!”有人提议。
“……堵车你没听到吗?”
“可以坐周姑娘平时坐的小电车回去啊——”这话说得理所当然。
其他清楚距离的读书人:……
“你可能没搞清楚,后世人为什么要坐火车回家,后世国家也不小啊……光是坐火车都要十几个小时,那个小 电车也只能在市区转转吧,还时不时要充电。”
“但也比待在这里强吧!”
“都是在等着火车一旦能到,第一时间回家呢。”
一些同样在外的游子在路上看着火车站中熙熙攘攘的人群,感触颇深。
不同的回家过程,一样的归家心情。
【此时的火车站客容量已经超出十倍了,无数的乘客在广场上已经等待了两天两夜。】
【即使又冷又饿,却依旧没有人愿意离开。】
【而所有的警察为保证乘客的安全也都不休不眠地坚守在车站。】
有读书人灵光一闪,将这些事情一一记录下来,写成一本后世见闻录。
别说,买的人还挺多的。
朱元璋对朱标说道:“别的不说,后世对百姓的管理那是真的好,这么多人都能不出乱子。”
“我想应该和百姓们从小读书,接受到的教育也息息相关。”朱标想了一下:“而且百姓们基本都是衣食无忧的,也没有遭受到什么迫害。”
“现在也不过是在等待回家的火车而已,并不是因为什么不满而聚集在一起。”
朱元璋脸色紧绷,心中巨浪滔天:真的要开放国门吗?
现在这个时期,那些番邦国家已经开始慢慢崛起了,大明或许一时还遭受不到冲击,但是,后面的时期就说不定了。
或许能提前让大明进入世界的中心?
这个时候那个在后世到处叫嚣搅屎的超级大国白头鹰还没出生呢!
然后这样做却又一个致命的问题,一旦百姓开智,商人们变得富有,那么皇帝或许就会像那个路易十六一样被不满的百姓砍掉脑袋。
整个国家会被那些有钱的商人所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