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172)

作者:喜三春 阅读记录

袁逢得到消息简直不敢相信,段家难道真是得神明眷顾,这世上,竟真有女子能带兵打羌胡! ?

更可气的是,皇甫嵩这人太过老实!

曾经和朱俊一起打颍川黄巾的时候,他就将功劳都推给了朱俊,如今和段宁一同出兵,他也不争不抢,再次上书朝廷,言段宁为祖父报仇,向皇帝请求给予段宁封爵!

段宁打了胜仗,而且还用的是段颎的旧部,若是让她知道,祖父的死和袁氏有关,待她反应过来回到并州,自己在并州的多年布局,就要前功尽弃了!

袁逢将袁氏目前的困境摆在了袁氏下一代面前,袁术已经比当年成熟许多,虽然没有主意,但是也懂得先听听别人想法,袁绍见弟弟不答,袁逢又看向自己,他再次扫了一眼被袁逢扣在桌上的物件,知道这个问题必须回答,而且回答得很正确才行。

他思索了一番,心道干脆赌一把,抬眼道:“回叔父,小侄认为,并州不可失,如今段宁风头正盛,不若借着这风,直接向朝廷请命,任段宁接她祖父的位置!”

袁绍此言一出,就连袁逢都有些惊讶,袁术则是再次绷不住,笑道:“兄长糊涂!这刺史的位置,论谁也轮不到她段宁吧!”

袁逢却陷入了沉思,似乎真的在思考袁绍这个建议的可能性,袁术见状大惊:“哪,哪有女子做刺史的?”

袁绍道:“在段宁之前,也不见女子做将军的。”

“可,可是……”袁术还想说什么,但他现在明显cpu烧了,凭借他多年和袁绍斗智斗勇的经验,他能提出这个建议,必定是有他的理由,他得知道他是因为什么而推举段宁,才能找出漏洞反驳。

可是他想不通袁绍为什么会推举段宁啊!

袁绍见叔父的态度,便知道自己赌对了,于是恭敬道:“叔父,绍以为,接替并州刺史之位者,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袁逢挑眉,示意他继续。

“其一,其人在并州要有一定威望,方能号令并州诸将。”

“其二,其人需懂得行军打仗,不是蹇硕那等虚头草包。”

“其三,其人必须孤立无缘,方能为我所用!”

袁术嘴巴已经合不上了,怎么这样听下来,段宁似乎真的很合适?

首先,段宁随祖父段颎经营并州多年,别说并州了,就是在凉州都是有名望的。

其次,她确实能打仗,从成名的守城战,到现在合力绞杀羌胡的正面对战,“九天玄女”的名号可谓名副其实!

再次,她是女子!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女子是要出嫁的,是外人,段宁就算再厉害,难道以后不嫁人吗?

这般好用的刀刃,与其便宜别人,不如就让他们袁氏收了。

袁术越想越懊悔,怎么他就没想到呢?

几番思索下来,竟然真是没有比段宁更好的人选了。

况且明面上,是董卓撤军,让段颎孤立无缘败亡,段氏难免会怨恨袁氏,袁氏现在给段宁抛出橄榄枝,只要她接下,段宁必然与家人离心,就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或许比董卓还要好用!

这种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手段,袁氏早就玩烂了,在董卓身上就用过一次,如今不过是在一女郎身上再用,袁逢对袁绍的建议非常满意,朝两人挥了挥手。

这是送客的意思,袁术心里不服,但是也无可奈何,袁绍刚刚转过身,却听见袁逢叫住了他,袁术也跟着一顿。

袁逢道:“你出去,你留下。”前者是对袁术说的,后者是对袁绍说的。

“他!我?”袁术脾气一下上来,但又不敢在父亲面前发作,趁着自己教养还没归零,甩袖气鼓鼓出去了,袁绍却紧张起来,果然,袁逢手摸上先前放在桌上的物件。

那是一块镶金雕刻的木牌,木牌上刻了两个字——探丸。

袁绍瞳孔一缩,这个名字他很小的时候听过,是游走在洛阳城内金市的一群刺客,他们从囊袋里抽弹丸,出来什么颜色,就杀对应代表的人物。

他一直以为,这是传说故事,洛阳金市鱼龙混杂,流民混混有,杀人纵火也有,但没想到,真的有这样的组织。

顷刻间,他明白了袁逢为何不叫袁基来,而是叫了他和袁术。

原本因为袁逢的重视,而感到一丝窃喜的青年,顿时有些泄气。

袁基作为袁逢的长子,是会继承爵位的,他只需要像其他世家公子那般,学习儒家经典,在朝廷中挂个职,之后整个家族自然会推着他往上走。

但他不一样,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争取,能争取到,就是对家族有用,若是有朝一日,遭遇不幸,对家族来说,也不是担不起的损失。

所以“探丸”这种危险的组织,才会交接到他的手上。

不管袁绍内心如何腹诽,面上他还是很好地控制了情绪,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七分惊讶,两分欣喜,和一分害怕。

袁逢很满意袁绍的表现,他将木牌交到了袁绍手上:“并州的军阀纵使再厉害,终究是外人,驯化得再好的犬只,也会害怕他反咬主人。”

“'探丸'是由袁氏一手建立的,早些年在你父亲手上,无甚效用,我接下之后,将其从明转暗,拔出其中有异心的,余下皆为死士,现在交到你手上,如何用,何时用,你自己拿主意。”

袁绍接下木牌,双膝下跪,给袁逢行了大礼。

三个月后,洛阳城内,铁市官段铭向朝廷提出为父守孝,辞去官职,朝廷批准了他的申请。

段铭带着妻子史砚收拾家当,不大的庭院恢复成了他们搬来前的样子,史砚抱着女儿,段铭闷头做事,不发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