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曹班不说话,陈县令便认为他默许了,于是对王匡道:“矩平县愿意拿出府库里的粮食,支援大将军!”
王匡乐呵呵道:“好说好说!”
一直听着陈县令说,自己没怎么发言的曹班却在这时开口了:“等等,陈县令。”
“这好名声怎么能全让你矩平县占了呢?你还把我这郡守放在眼里吗?”
陈县令和王匡一时都愣住了,不知曹班这话的重点是在前半句还是后半句。
“王将军,泰山郡当然愿意支持大将军募兵,这样,粮食不从县府里出,直接从郡府里拨。”
说完,曹班取下了自己的印绶,交给了身边一个侍卫。
王匡也没想到,事情会峰回路转,变得如此顺利。
曹班果然信守承诺,第三天的时候,牛车一车一车拉着粮食来到了县令的府衙,不仅如此,临走前,陈县令也把王匡拉到一边。
“王将军,这是下官的一点点心意,还望王将军,代为向大将军传达,多多提携。”
陈县令摆了摆手,几个仆役抬着一只笨重的木箱,从侧院出来。
陈县令只掀开了箱子的一角,阳光洒入箱子,箱内宝石五色光芒便折射了出来。
这箱子还是他从自家私库里出的,原本他是想从府库里搬,奈何翻遍了府库,也凑不出这样一箱珠宝来,陈县令只好忍痛割爱。
好在曹使君大方,粮草他郡府出了,这样自己县府里有存粮,日后他活动起来也方便许多。
王匡对这种事见怪不怪,收下了箱子,又朝陈县令伸手。
陈县令知道事成了,连忙送上名帖。
王匡打开名帖。
“颍川陈氏?”
“旁支,旁支,”陈县令腆着脸,“但关系也不错,将军若是有需要的,下官也能说上话。”
王匡自己还是琅琊王氏的旁支呢,两郡国就紧挨着,也几乎没有走动,更何况泰山郡和颍川隔着这么远?
送走王匡之后,陈县令反思今日之事,对自己的门客道:“曹使君消息怎么如此灵通?”
自己这个县令都不知道大将军的人来征兵了,他在百里之外的治所,怎么得到的消息?
“县里一定有他的耳目。”
“哎,这官是越来越不好当了。”曹班在泰山郡百姓中的声望很高,一些世家也开始投靠他了,陈县令却觉得,自他来以后,日子只有一天天变坏,吃喝享乐都要藏着掖着,所以他才心思活络起来,想着能不能通过这次,搭上大将军的线,回洛阳任职。
泰山郡治所奉高县城,昏迷了一天一夜的于禁在一间纯白的房间醒来。
一名穿着白色长袍,戴着白色头巾的小郎君端着一只木盘走进来。
于禁看得愣住了。
“……小仙童,我这是在仙境吗?”
“小仙童”噗嗤一笑,放下盘子,给于禁身上的纱布拆下来,消毒,换药。
于禁低头看着这孩子熟练的动作,心里更加肯定了他的想法。
“我的尸首……”
“噗——”
小郎君终于忍不住了,连忙道:“将军莫急,好生休养着,是主公救了您,您现在还没脱离观察期,尽量少接触外人,等过了这几天,没什么问题,主公会来找您。”
“主公?”于禁脑子浑浑噩噩地,一阵刺鼻但是不算难闻的味道传来,随即而来是伤口剧烈的疼痛。
“嘶——”他攥着拳头,强忍着没有动,“这是……酒?”
“嗯,差不多。”“小仙童”拿着一支深琥珀色的琉璃瓶,递到于禁鼻子前,“闻闻?”
于禁皱眉,这比他从前饮过的任何一种酒都烈。
况且什么酒,需要用琉璃瓶来装?
“小仙童”给他重新缠上了干净的纱布后就端着木盘离开了,他就这么在这间奇怪的白屋子里住了整整七日。
七日之后,他被允许出门,于是他第一次推开房门,来到院子里。
于禁傻眼了。
——满院子,都是白衣“仙童”。
他们在各个屋子间穿梭,有些屋子里能听见有人在哭喊,有些屋子则十分安静。
“这……到底是什么地方?”
一名“小仙童”听见他呢喃,顿了顿,转头对朗声道:“这里是奉高县的医堂。”
“你是阿河的病人吧,主公前几日来问过你,你要是没问题的话,也可以去府衙找主公。”
他的语速很快,还有些口音,于禁听得有些勉强。
“主公?”
“为什么你们都提到'主公'?”
“你们说的'主公'是谁?”
“小仙童”笑道:“当然是泰山郡的主官,我们即墨军事学院的创立者——曹班曹使君。”
第116章
自称“医士”的小女郎给了他两支造型奇特的竹架。
“这是拐。”女郎说。
于禁拄着拐,来到了太守府,在太守府的校场外第一次见到了曹班。
身形如小山一般高大的男人看了他一眼。
“恩人!”于禁仰头,第一次感受到了何为“恩重如山”。
他松开拐, 想要下跪,被一双厚重结实的大手稳稳扶助。
当男人弯下腰来, 于禁才见到了他身后, 被完全挡住的,身穿太守官袍的年轻人。
年轻的太守笑道:“于将军,来看看你的新兵。”
于禁顺着他的目光看向校场。
“屯,屯长?”
校场内,官兵们正在清点人数,断臂的屯长手上缠着和他腰背上类似的布绸,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仔细一看,他才发现,校场里都是熟面孔,随王将军一起来泰山郡募兵的二百士兵,几乎都在这了,只是唯独没有见到王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