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会来,整个交州,除了郑使君,没人测算能比得过我。”
格物院测算的试题,周瑜也有幸一睹,第一次看,只觉得两眼一抹黑,回到族中后,他缠着家人给他去寻《九章算》抄本,埋头苦读两个月,才能勉强看懂上面的算题。
如果说和孙策相处,是追逐耀眼的太阳,和诸葛亮相处,就是遥看浩渺的夜空。
夜空中的星辰不知凡几,你越是为星辰的璀璨所吸引,就越会为星辰背后庞大深邃的穹宇而感到震撼和畏惧。
周瑜感觉和诸葛亮相交,就像是一个蒙着眼睛的人沿着山路走,他知道自己在不断往上攀登,可他不知道会在哪一步坠入悬崖。
可越是危险神明的事物,往往越是吸引人,即使有一天粉身碎骨,能不断探索自己未知的领域,他还是心甘情愿啊!
诸葛亮不知好友心中所想,他指着报纸背面的舆图,对孙权道:“你不是好奇夷洲在哪吗?”
少年的手指在纸张上轻轻滑动,停在了一片叶子形状的岛屿上:“这便是夷洲,四面环山、土地丰饶。”
周瑜终于回过神,奇道:“交州刺史也管着夷洲吗?”
诸葛亮难得摇头:“我不甚了解,只知道来往夷洲多是主公的商船。”
“'主公'?谁家主公会要你这样的孩子呀?”孙策见好友一直忽视自己,其实有些吃味了,周瑜和自己明明情同手足,怎么能没有察觉到诸葛亮对自己的“疏离”呢,他也看出诸葛亮的聪颖,但诸葛亮最多就比孙权大两岁,弟弟孙权还一副孩子气的样子呢,真是人比人气死。
况且“主公”这词从一个八岁男童的嘴里说出来实在是有些怪异的。
偏偏周瑜这时候还提诸葛亮说话:“阿亮口中所称“主公”,乃是'格物院'的主人,泰山郡太守曹班,他师出扶风马融,先帝在时,他以弱学之龄,奔走抄书,挽救了无数兰台孤本,是真正继往事之绝学者。”
孙策生气了,报纸上密密麻麻的字仿佛都跳出来嘲讽他,他直接被过身去,手指在地上画着圈:“不过是读了些书的文士,酸儒们聚在一块,总是没好事。”
诸葛亮听不得人这样诋毁曹班,走到孙策面前道:“眼见为实,有朝一日你能去即墨港就知道了,那里有一座靠山而建的学院,从学院里走出来的,都是身具雄略,严教艺精的兵士,他们和我一样,唤曹使君一声主公,这不是光凭口舌就能得到的赤诚之心。。”
见这孩子突然较真,孙策也不好再反驳他,他是不相信纸上谈兵之论的,打仗嘛,都是战场上真刀真枪干出来的经验本事。
他现在还不到年龄,父亲说了,等他弱冠取字,就会带他一起上战场。
孙权不管兄长在嘀咕什么,专心研究那副巨大的舆图,周瑜观察了一下,点着海岸线中间靠内的一点,上面写着“庐江”。
“这是家。”
孙权睁大了眼睛,周瑜笑起来,让孙权去看还有什么地方是认识的,孙权很快找到了吴郡。
“阿兄,这是家。”
诸葛亮拽了拽周瑜,让他陪自己一起读报纸版面右上方的几条要闻。
“盖马大山的山贼侵扰玄菟郡……玄菟是在哪个州?”周瑜感觉自己州郡知识也需要恶补。
孙策也走过来,站在两人身后,偷偷往下瞄。
诸葛亮翻过背面,孙权也跟着转过来,他指着舆图上的北方:“幽州。”
孙策没听过玄菟郡,但是他知道郡太守就是和父亲同一级别的官吏:“有山贼侵扰,太守难道不去平叛吗?”就像父亲平定区星的叛乱那样。
这个院里有教,诸葛亮解释道:“因为玄菟郡的太守刚刚到任,对本地世家有些矛盾,需要时间磨合。”
“那刺史呢?”郡守不管,刺史也不管吗?
诸葛亮指着舆图上面赤色小圆圈道:“这是刺史部,玄菟郡隶属幽州,可幽州刺史部所在蓟县距离玄菟郡那么远,幽州刺史怎么管?”
孙策抬了抬眉毛,似乎不大赞同,孙权却在这时,点着一段文字,念道:“荆州——长沙——阿父!”
诸葛亮一顿,突然想起了什么,贴在周瑜耳边小声问道:“这是二位可是长沙太守孙坚的家人?”
周瑜不明白这有什么不能说的,点了点头:“正是。”
诸葛亮瞬间变了表情,想要收回报纸,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孙策眼尖地发现了正面右版下方的两条报道。
第一条是说典军校尉曹操讨董不利,退回酸枣。
第二条则是——长沙太守孙坚杀死荆州刺史、南阳太守,北上与后将军袁术合力,起兵讨董。
第130章
十一月, 黑色的辽水河面冻结成冰,大雪纷飞,天地苍茫一片。
玄菟郡治所的城墙上, 守城的士兵们裹紧身上的冬衣,三两为营, 蜷缩在角落里。
他们的身上落满了雪花,呼出的热气在睫毛上凝结成霜,即使怀里的兵器冰凉刺骨,他们也只能紧紧抱着,强打起精神,警惕地望向城外。
正午过后, 阳光带来些许暖意, 正是人精神最放松的时刻,白茫茫的雪雾之中, 一个黑点突然自西面而来。
敌台内的士兵首先发现了情况,连日的防守让精神时刻紧绷的士兵经不起一点儿刺激,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就想去点烽火,还好被旁边有经验的老兵拦住了。
雪已经停了, 城内能听见百姓走动呼喊的声音,远处的那个黑点也逐渐清晰起来。
那是一架单薄的马车,世家里常见的厢式车架,看上去平平无奇,只是车前一根木杆上,悬挂着从未见过的赤色五瓣花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