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280)

作者:喜三春 阅读记录

小童似乎有些害羞,说完这话便跑到了士兵队伍后面一个妇人身边,妇人和蔼地摸了摸孩子的头。

而队列后喧闹拥挤的围观百姓,也在听见了小童的声音后,齐齐喊着欢迎,赵戬没见过这种阵仗,被吓得连连后退,好在热情的百姓被士兵们拦着,没能靠近。

这时,年轻的官员微笑着拜服道:“我是吏部尚书马日磾,奉曹侯之命,特来码头迎接洛阳来使。”

马日磾! ?

赵戬在心中一惊,他知道这人,来之前,司徒在与他的密谈中说起马氏一族。

马融是曹班的老师,马融死后,其族子马日磾成了马氏家主,当时董卓命马日磾入朝为官,马日磾也没有答应,但马氏比赵氏幸运,董卓只来得及关押一部分马氏族人,曹班和段宁的联军便打到洛阳了,马氏一族得以幸存。

想到曾经的儒学名家家主以身侍贼,官至尚书,而自己还只是一个被牺牲的小小议郎,赵戬心里很不是滋味。

而司徒大人所说的密谈,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变成了这样盛大的场景,赵戬对于这次谈和,更加心里没底了。

两人在码头寒暄一番,赵戬重回长安,见曾经泥泞的渭桥河畔全然变了一幅景象,暗暗感慨,他神色稍定,企图找回场合,试探道:“我来,是想见一见曹侯。”

马日磾满脸歉意,一面扶袖引路,一面道:“实在抱歉,曹侯今日不在城内,所以托我接待叔茂,叔茂若是不弃,不如先到吏部尚书府一聚?”

人在屋檐下,赵戬猜到曹班不会轻易见自己,内心越发苦闷,只能随行,然而两人刚一迈步,两名拿着奇怪书册的年轻男女走到他们面前。

“文选报记者,想采访一下赵使者!”

“时文日报,赵使者叨扰了,能麻烦您说一下,来长安为何事吗?”

“什么?什么报?”被突然围住的赵戬不知所措,马日磾却习以为常了,笑着解释道,“叔茂不知道,这是长安的特色,新闻报纸。”

马日磾知道短时间内向赵戬解释什么是报纸有些困难,问两人道:“有上一期的报纸吗?”

“有的!”反应快一些的女郎立刻从背后的布袋里取出一张折叠起来的薄纸。

“这便是……报纸?”

赵戬接过,心里惊叹这“报纸”触手的材质和纸张的大小。

所有的文字内容都以一种几乎完美方正的字体书写,而且这么大篇幅,居然没有一处涂改!

这报纸恐怕价值连成吧……看看纸张上一些被揉皱的痕迹,赵戬感觉自己的心都在滴血。

“这份便送予叔茂,全当是见面礼了。”马日磾笑道。

赵戬大惊:“使不得使不得!”

他拿连忙将报纸小心“合上”,想还给女郎,却在这时,注意到了另一面上的一行大字。

——洛阳来使赵戬预计将于明日抵达渭桥渡口!

等等,这女郎是怎么知道的?

长安难道真的有人可以未卜先知?

赵戬突然想起王允口中的曹班妖孽说来,不由地一个寒颤。

马日磾作为户部尚书,也不是第一次在渭桥接待初到长安的外地官吏了,对此见怪不怪,很贴心地引导对方回答两家报社记者的提问。

“我奉王司徒之命,来与曹侯谈判。”

赵戬暗暗压下心惊,斟酌着用词,小心谨慎地回答。

两名记者手中的笔也不知是什么材质的,闻言埋头唰唰写得飞快。

赵戬侧过头,好奇地瞄了一眼。

只见女记者写道:洛阳遣使谈判,使者赵戬于今日正午抵达渭桥码头,户部尚书马日磾接见。

文字简练,内容详实,赵戬在心里啧啧赞叹,于是又转头看向另一人。

只见那男记者写道——

惊!洛阳使者赵戬以名自傲,非曹侯不见!

第162章

见马日磾和赵戬都看到了他写的文字,男记者有些尴尬地合上手里的笔记本,挠了挠头。

马日磾表情有些严肃地对男记者道:“虽然新闻刊物不由我吏部管理,但是你们也别太过分了, 我听管青说,你们文选报上个月已经被罚款了。”

男记者狡辩道:“我们已经整改了!这个, 这个就是我的个人习惯, 我会改,一定改!”

他用炭笔划去刚刚写的标题,赔笑道:“我们保证不会再犯了,尚书大人若是担心,这月新刊,我们送几份到您府上去?”

马日磾挥挥手:“你们都是专业人士, 相信你们吴主编能拿捏好分寸,注意点便是了, 新刊也不用送,我家小子很喜欢你们的刊物,期期都买呢。”

马日磾说完,便指引赵戬上了前来接应的马车,没注意到男记者因为他的话,眼前一亮。

赵戬在洛阳曾见过贵人出行所乘坐的马车,马日磾的马车虽然外观不如他在洛阳见到的华美,拉车的马匹上也没有繁复的装饰,但车内却另有乾坤。

车厢内铺有一层纱制褥子,上面摆有软垫和小木案几,角落里有一个造型奇特的木架子,上面立着摆放着书册,书籍珍贵,赵戬不敢随意乱瞟书封上面的字。

马车其实是半敞开式,两边车窗内侧悬挂着价格昂贵的棉布帘,布帘一掀,从外面看车内一览无余,因此布帘可以避风挡雨,也可以保护隐私。

赵戬在软垫上跪坐好,车内熏过香,味道令人心静。

“时文报是由颍川的许劭许靖兄弟创立的,后来曹侯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想希望民众只听信一家之言,才又出现了文选报。”马车启动后,马日磾主动当起了导游,开始有意向赵戬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