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医师,这不合适吧……”
乳娘知道书籍有多珍贵,华家世代从医,虽然到了华识父辈一代没落了,但华识凭借自己出众的医术,在谯县积攒了不少名望,这医书怎能轻易送给外人呢?
更何况,这曹家二郎还是个假郎君……
华识摇头:“我是真心感觉和二郎有缘,放心,我会和公子说明的。”
如果一次是巧合的话,那么当第二次,第三次看见曹班真的压在书上,好像在读的样子,乳娘就不敢不将这件事告知曹嵩了。
曹嵩也觉得有些惊奇。
他自己是不爱读书的,但是不妨碍他喜欢结交爱读书的人,可是偏偏那些士族子弟,不喜和自己来往,以前还好,去了几次洛阳之后,见到士人们相聚交游,举杯论经,品评名士,他就越发心向往之。
于是他这个无业游民爹,终于做了一件让曹班拍手称赞的事情。
他给双胞胎,请了一位蒙学先生。
此举在世人看来,未免有些惊世骇俗,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此事,但是曹嵩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连身边的朋友都忍不住问起时,他更加得意了,大方邀请。
“欢迎来我家观神童。”
曹班乐得配合父亲表演,一方面打发无聊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见见除了曹家以外的人。
于是每每有人来访,她就熟练地拉着曹操一起“看书”。
演员当惯了,曹操有时还能配合她,跟着一起咿咿呀呀“念书”。
而来参观的友人们,见到双胞胎时,总能被二郎右眼的伤疤率先吸引住目光。
真是可惜了一双炯炯有神,充满灵气的大眼睛。
“二郎这……是天生的吗?”
“天生的。”
友人感叹:“可惜,白璧微瑕。”
曹嵩不敢苟同:“二郎是关了肉眼,开了灵眼,否则怎能有此神异?此乃文曲星渡劫入我曹府,我家要出经学大家了。”
友人将信将疑:“那大郎呢?”
曹嵩一顿,继续胡诌:“自是武曲星下凡。”
于是街头巷尾又开始传言,曹家有两位下凡的神仙童子。
至于话题中心的另一位人物,那位被请来教导“神仙”的老师,也是经历了一番跌宕起伏的心理变化。
老师名为周方,本家据说是士家望族,但是在谯县的这一支并不兴旺,甚至还时常要仰仗曹嵩的资助。
周方最开始听说,要被请去给两岁的娃娃开蒙,还以为曹嵩是在侮辱他。
虽然他心里其实瞧不上宦官家庭的曹嵩,但是如今曹家靠着费亭侯得势是事实,他们家族受宦官资助也是事实,吃人嘴短,再加上曹嵩虽然行事放荡,但是待人坦诚,言出必行,也不像是那般肆意妄为没有边际的人。
“巨高莫不是戏言。”周方苦笑。
“怎么能呢?”曹嵩瞪大眼睛,竟是一脸前所未有的严肃,“束脩我已备好,只要仲良点头,马上送到府上。”
“这实在是……”
“要不你明日先来我府上看看,看看你便知道,绝不会辱没你名声,没准还能传一段师生佳话呢。”
周方可对什么师生佳话不敢抱希望,但是又对曹嵩口中的神童有那么点好奇心,就是这么点好奇心,让他来到曹府,第一次见到了曹家新生的双胞胎。
后世记载,融帝乃文昌帝君下凡,天生神异,一生得多位师者教导,但无论是其口述的记录,还是史册资料中,她的第一位老师,都是谯县周家的次子,周方,周仲良,即使他们的师徒关系只维持了不到四年。
曹家两位小郎君的人生第一课,是被放在软塌上,背靠着墙壁,两边夹着木枕听的。
“神童”还太小,曹嵩因此动员曹府上下齐齐上阵,看护在一旁,丁夫人对此有些担心,表示要不让乳娘抱着授课,被曹嵩严词拒绝。
读书可是件事严肃的事。
周方就在曹家无数双眼睛紧张地包围下,给双胞胎口述了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抑扬顿挫的语调,瞬间让曹班回到了千年后的课堂。
不亦说乎——
曹班在心里激动地跟读。
周方哪里想到,曹家小郎君真的有神异!
大郎会跟着他的话语口齿不清的咿咿呀呀,二郎那双漂亮的眼珠子,则是一点不怵地和他对视,随着他的讲述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的。
完了,被他教到真神童了!
周方因此不敢再懈怠,正式认下了双胞胎开蒙老师的身份,甚至在雅集上听见别人议论双胞胎不好的传言,还会直接站出来高声驳斥那人。
可以光明正大读书后,曹班终于不再无聊了。
这个时代改进造纸术的蔡伦逝世不过百年,纸张质量普遍不高,普及度也不足魏晋南北朝,那本本名为《素问》的古籍并不完整,纸张不新,但是被保存得很好,能看出前主人的爱惜。
华识赠与她的这一册主要记载的是人体解剖相关内容,无论是对现代还是对古代的曹班,都有些超前了,曹班将《素问》翻得快要能背下之后,就开始背诵周方的课堂内容。
当然双胞胎能够安坐听课的时间不长,曹嵩便会在授课结束后,借着机会与周方论经。
“不说远如弘农杨氏世代治欧阳《尚书》,近如颍川荀氏治费氏《易》,汝南袁氏治孟氏《易》,世家治学讲究家传,非其族人,往往难得一窥啊。”
曹班趴在床上,“专心”地玩手指,曹操和曹班头对头趴着,留着口水专心玩曹班的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