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324)

作者:喜三春 阅读记录

据说同样品质的白瓷,只现世了两套,一套一双,他已经收集三只,还专门为白瓷题了字。

荀攸瞥了一眼案上醒目的白瓷,有人向荀攸打小报告,说钟繇和曹班是旧识,怀疑钟繇有异心,但荀攸感觉钟繇不是有异心,他只是心不在此。

曾经在酸枣,主公败给了徐荣,他们的队伍落魄得几乎连农户都打不过,那时的钟繇志气尚存,常常出谋划策,如今在兖州,主公门下光是宾客都有千余计,他反而作壁上观了。

门阀世家就是这般,乱世之中,也能寻到常人寻不到的乐趣,遗世独立,倒衬得汲汲营营的旁人辛劳且愚蠢。

荀攸知道钟繇是在避嫌,因而故意当众点明,不给他迂回的余地:“元常的意思是,陶谦没有与曹班合作?那就单纯是她曹君实丧心病狂,所以弑父杀亲?”

可惜钟繇不吃他这套,拢起袖子,油盐不进的样子:“公达问我的意见,是因为我与曹君实弱龄相识吗?那我只能说,十多年前的曹君实不可能会这么做,但如今的曹侯,我对她的了解,也不必公达多啊。”

“那你认为,今日的曹侯,会这么做吗?”

钟繇垂眸:“公达心中明明有答案,为何要问我呢,况且这事已经发生了,是不是她的授意,都与她脱不了干系,如何看她,观看如何于主公有益,其他的,何必深究?”

陈宫听过钟繇与曹班有旧的传言,但是第一次听钟元常把这事放台面上说,拢袖竖起了耳朵,一边仔细听着,眼珠子一边咕噜噜地转。

钟繇比荀攸年长一些,虽然曹操更看重荀攸,但是荀攸恪守礼节,从不倨傲,即使他不喜欢钟繇这样说了半天也和什么都没说一样的性格,只能压住了内心的火气,转而对其他人道:“若是主公回来,执意对洛阳,或者琅琊出兵,诸君认为,当如何应对?”

“应对”,荀攸的意思是,他不赞成此时与曹班为敌。

陈宫抬眼,试探道:“劝?”

荀攸摇头:“就怕劝不住。”曹操不是不能听劝的性格,但也要看是什么事……

陈宫想了想,道:“对洛阳用兵怕是不可能,不说曹班,袁绍肯定不会同意。”兖州和冀州相互依靠,袁绍靠曹操帮忙抵御北面的公孙瓒,曹操靠袁绍帮忙阻断曹班的势力东西贯通。

荀攸却道:“我倒认为,更可能的是洛阳。”

“发兵琅琊绕不开泰山郡。”

——泰山郡,曹班起家的大本营。

是了,要是曹操有本事打泰山郡,早就出兵统一兖州了,不会拖到今天,硬要选的话,刚刚结束战乱的洛阳反而是比较容易下手的那个。

但这个时候打洛阳……抛开成功率不谈,就算打下洛阳,以曹操的出身,在世家盘踞的洛阳那是根本不够看的,人心恐怕很难收服……

除非屠城……

荀攸很快放弃了这个主意,洛阳不是普通的城,在洛阳搞屠杀,是会遭天谴的!

况且打洛阳,只会让本就捉襟见肘的粮食问题雪上加霜,洛阳是要富养的,他们当务之急是要开源,而不是这边枯水,那边还挖渠引流。

荀攸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被动的时候了,甚至有些大逆不道的,在心里埋怨,主公都把夫人们接来了昌邑,为何独独留费亭侯在琅琊呢?

-------------------------------------

大约在半个月前,荀彧带着诏令来到洛阳,随他一同抵达洛阳的,还有刚刚提任军部一把手,获封嫖骑将军的粟飞。

——以及她的十万大军。

这是继大将军段宁之后,又一得到封号的女军,曹班此举,将当年的女性参军热推向高潮,甚至于次年的武状元杜占,在接受文选报采访时,也说是父母受到了嫖骑将军的影响,才同意她报名。

荀彧回京后,在军部得到了正式任命,类似他这样,没有经历文选武举,而是通过实战实习任官的,同年还有十二人,他的受衔是最高的,直接进入总谋部,赴司州战区核心——洛阳就职。

而这一年,他才刚满十六。

纵使曹班手下的文官武将普遍年轻,像荀彧这样的,也是极为突出的个案了,武宽在和粟飞完成了城防交接后,专门去带着贺礼去恭喜荀彧。

曹班的军队进入洛阳后,二京不复存在,洛阳恢复县制,改为河内郡的治所,设县令和县尉,级别高于普通郡治,相当于州刺史部治所。

县令由河内豪族,京兆尹司马防的长子司马朗担任,县尉由皇甫嵩担任,荀彧领从事,没有自己的住处,暂时住在县府的后院。

武宽是在泰山郡的时候认识荀彧的,当时的荀彧还是个小哭包,被戏志才拙劣的演技骗来,在泰山郡一住就是三年,没想到如今也成为军部的战友了。

粟飞带军队来,是为了防备北面和东面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事,荀彧作为总谋部的人,在县府当从事,既要管政务,又要参军事,身兼多职,武宽出于前辈的好心,想来宽慰他两句,也顺便问问他姑臧君的近况。

时值傍晚,县府内纷纷点起灯火,洛阳百废待兴,长安拨给洛阳的款项每一笔都要从县府过,人手严重不足,荀彧这批官员已经是县府补充的第三批人手了,但司马朗还是觉得不够用,向曹班打了两次报告,请求从北学府直接调人来。

洛阳令的人选是吏部定的,司马朗虽然不是洛阳人,但也是本郡人,原本不应该在洛阳任职,但洛阳还未完全脱离战备,可供选择的余地实在不多,吏部为了制衡,才将荀彧放在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