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让赵丽红知道她倾尽一切扶持的女儿可能会走上她的老路,这比杀了她还难受。
金禧摆摆手,不想思考以后的事,“这个想法现在还只是雏形,真要做这行……一堆麻烦事,想想就烦。”
他没忍住问她:“还回上海吗?”
“再说吧。”金禧放下砂纸,用力一推,还是没合上,“我还没想好。”
“先吃饭。”林祈越摘下手套,把保温桶打开,里头是他半小时前从小饭馆打包回来的饭菜,还冒着热气。
金禧起身走到饭桌前坐下,摘下口罩,呛人的醋味钻入鼻腔,本以为饿过了劲,现在肚子咕噜咕噜响,又有胃口了。
金禧只爱吃东澄的糖醋排骨,排骨裹上面衣炸得脆脆的,糖醋汁要够酸够甜,才对味。
金禧摘下手套,手往衣服上蹭了蹭,从林祈越手里接过筷子,“是在十字路口那家炒菜店买的吗?”
林祈越点了点头说:“嗯,狗鼻子还挺灵的。”
“你才狗,嗅着味去的吧。”金禧睨了他一眼,也不耽误她吃,三两下就吐个骨头。
林祈越也不跟她抢,从小到大只要饭桌上有这道菜,基本大半都会进她的肚子,见她手上还沾着木屑,又从里掏出湿纸巾专心致志帮她擦手。
他擦完一个,金禧就自觉换手,他们太过熟悉,类似的场景在他们之间重复过太多次,但擦完后两人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金禧不尴不尬地把手缩回来,好像感觉到全身的血在往脸上涌,视野里模模糊糊的,什么也看不清,她随便夹了块东西往嘴里塞,嚼了半天。
呸!是生姜。
金禧又装作没事人似的看了看身边的人,俊逸的侧脸专注地嚼着米饭,菜是一口没动。
第12章 “前”女友
金禧接到客户私信,乐得差点从床上跌下来。
一位名叫“札柴西”的网友在她的樟木箱子改造的茶几视频底下留了言,几次沟通下来他表达了强烈的购买意愿,当下就付了定金。
金禧想了想,家里库房刚好有两个闲置的樟木箱子,那是姑姑的嫁妆。晚上吃饭的时候她跟金兰提了一嘴,不提她要回收改造的事,就说有个朋友要买。
金兰喝一口汤,“拿走!拿走!不要钱,我还嫌这两个箱子碍事呢。”
金禧嘿嘿笑出声,掏出手机给姑姑发了个红包。
对门进屋的日子还没到,金禧提前打了声招呼,藉着林祈越家的院子,花了三天的时间改造完拍了图发过去。她还没谈好运输方式,约了几家快递公司均报价不菲。第一笔生意就要倒贴。
就在她犯难的时候,札柴西说要上门来取,问她工作室的地址。金禧看了看他的IP,在同个省份,两人一对线,札柴西就在距离东澄不到一小时车程的古村里开民宿。
天下竟有这样的巧合,两人加上了微信。
同时,金禧迅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创意,一个名校毕业生,大龄“圣”女回乡,骑着三轮车做家具回收。标签够噱头,够夸张。
一旦打定了主意,闷头去干就行。
当务之急就是找到合适的商铺做工作室,离东澄不要太远,最好在镇子上,方便她在村里搜罗古色古香的旧家具。
看她这些日子每天都早出晚归,金兰和赵丽红还嘀嘀咕咕,还以为她失业失恋后遗症爆发了,但又觉得她的精神头十足,看着并不像。
有天,金禧不知不觉坐着公交到了造船厂,底下一排空空荡荡的商铺,她扒着窗户一间一间看着,还真的找到了,大概五十几个平方,不大,胜在两面有窗,光线好适合拍视频。
她当即掏出手机给张峰打电话。
“什么!”张峰惊讶的变了形的声从听筒传来,“你等我一下,大概半小时。”
金禧老老实实坐在广场上的阶梯等人,远眺发现她的店面斜对角有家咖啡店,装修工人进进出出的。
不到一会儿,张峰就到了,同行的还有船厂商铺的负责人,老何。
看他拿钥匙开了门,她和张峰就跟了进去,和在外面看到的相差无几,里头还有一间小的。
“多少钱一年?”
“报价两万五,给你便宜两千。都是东澄出来的,你还是张书记的发小,就不兜圈了。”老何看了张峰一眼,“兄弟,够良心吧。”
金禧从里间出来,是挺良心。
张峰拍了拍老何的肩,“物业呢,还有这儿的用电用水情况,你再给我兄弟说说。”
老何把大致情况都说了一遍,又问她租铺子的用途。
“旧家具修复。”
“霍,还是头一回听说。”
“主要拍视频。”
“真稀奇,有人看吗?”老何有点缺心眼。
金禧就把号分享给两人,又多了两个关注,她笑着:“两位家里有旧家具可以跟我说,我上门拉。”
“老何,再便宜点。我兄弟可是放弃了上海高薪,回来报效家乡呢。”
金禧面不改色听张峰扯谎,心里却想着她的金库挥霍完就又要滚回上海了。
老何思索了一会儿,又出去打了个电话,“这样吧,两万一,行吗?”
张峰还想再砍一千,就听见金禧果断的声音,“签合同吧。”
合同是在店里签的,租期一年,金禧当下就付了一年租金,非常果断。她是这样想的,钱都花了就来不及后悔了。
老何把钥匙交给金禧,跟她确定商铺装修的问题,店铺是极简风,也不用装修,她只要买几块背景,拍摄灯,再买几个架子就行。
金禧摇摇头,老何打电话让水电下午就上门检查,走之前他还说:“小金,有事给哥打电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