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急匆匆离开的康熙一行人,耿梨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嬷嬷,我怎么觉得这赵大爷好似不大高兴啊!”
为了表示感谢她都亲自来送了,还送了不少感谢礼,难道是嫌她给的谢礼少了?
董嬷嬷:“……格格看错了吧,我瞧着这位赵老爷心情挺好的。”
董嬷嬷面无表情地看着天空,想死的心都有了。
高兴?就格格说的那些话,皇上没被气死都是好的,还能高兴?
期间董嬷嬷也不是没想给耿梨提个醒,让她说话注意点分寸,但是康熙就在旁边,她也不敢有什么小动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格格在作死的路上越来越远。
不得不说,格格这说气人的本事还真是又上一个台阶啊!
句句都往人心口扎,又狠又准。要不是她了解自家格格的性子,她都要怀疑格格是不是知道皇上的身份,才故意这么说的。
“是吗?”耿梨眨了眨眼睛。
她看错了?
不过耿梨也没有深究,无所谓道:“算了,就当我看错了吧,不过话说回来,这个老头烦得很,罗里吧嗦地不说,还拐弯抹角地教我做人。是不是上了年纪的人都喜欢教训人啊!
要不是看在他救了嬷嬷你的份上,我刚才都想直接走了人……”
皇上这哪里是教格格做人,那分明是在试探格格啊!
看着喋喋不休的耿梨,董嬷嬷眼中的苦涩越发浓了。
到现在,董嬷嬷已经有些明白康熙为何非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来见格格了,就皇上刚才那些问话,看似随意,却句句都是在试探。
而就格格的那些回答,想必在皇上会越发忌惮格格了。
虽然说,这也不算是件坏事,皇上越忌惮格格,就越不敢轻举妄动,这局面也越加平衡。但是要是忌惮过头了,就有些不妙了。
想到康熙刚才看格格越发暗沉的眼神,董嬷嬷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忧虑。
耿梨正在和董嬷嬷抱怨着康熙刚才的行径,突然见她不说话了,还一脸沉思的表情,不禁有些奇怪。
“嬷嬷,你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太阳晒得有些热罢了。格格,咱们进屋吧,小阿哥说不定已经醒了。”董嬷嬷勉强一笑,把话岔了过去。
算了,说不定是她想多了,皇上不是冲动之人,应该不会做什么……吧!
康熙青着一张脸带着人下了山,只是到了山脚后,他的脸色立刻恢复如常,就好像刚才的不悦都是错觉一般。
康熙转过头来,深深地看山腰的别院一眼,脸上满是凝重之色,却一言不发。
梁九功一时也摸不清康熙的想法,却也知道皇上现在的心情绝不会好。
按理说,这个时候闭嘴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一想到那个厉鬼就在山上,要是被她发现了什么端倪,梁九功就忍不住忐忑起来。
就在他想着自己是不是该劝皇上尽快回去时,康熙回头了。
“回宫!”
康熙重重地吐出这两个字,然后脚步异常坚定地朝前走去。
接下来,该准备下一步棋了。
自上次康熙来过之后,董嬷嬷提心吊胆了好几天,生怕康熙那边会有什么动作。
但是却没想到,一切风平浪静,什么都没有发生,就好像之前康熙到来是她做的一场梦一般。
按理说,这种情况董嬷嬷也该放心才是,但是不知为何,她总觉得以皇上的性子,不是那么容易就这么放弃的人,总觉得皇上在暗地里酝酿着别的计划。
因而这两天,董嬷嬷不仅没有放松,反而越发焦虑了起来,整天都有些心不在焉的,做事也三心二意起来,连旁人都注意到了。
这天早上,董嬷嬷和春桃伺候刚睡醒的小福气穿戴。董嬷嬷给小福气穿肚兜,春桃负责叠被子。
只是等春桃把被子叠好,却发现小福气的肚兜还没穿好,甚至都穿反了。
“……嬷嬷,小阿哥的肚兜你穿反了。”春桃嘴角抽了抽,心中不禁有些纳闷。
她要是没记错,这都已经是第三次了吧!董嬷嬷这是怎么了,连这种低级错误都犯了,难不成是年纪大了,老眼昏花了?
“嗯?”董嬷嬷一愣,连忙低头看去,发现自己果然把衣服穿反了,按了按额头,神情有些疲惫。
“刚才有些走神了,我这就重新给小阿哥穿。”董嬷嬷叹了口气,伸手去解绳扣。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刚才系地太紧了还是什么的,解了半天都没有解下来,反而系地更紧了。
眼看着就要打死结了,春桃连忙上前:“嬷嬷你歇着,还是我来吧!”
说着连忙把小福气给接了过来,她真怕董嬷嬷一个手劲大,就把小阿哥给勒了,那格格可要发大脾气了。
董嬷嬷也没有拒绝,直接把位置让了出来,默默地站在一旁。
“……嬷嬷,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我瞧着你这几天总是忧心忡忡的。”春桃看着一言不发的董嬷嬷,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
看着脸带担忧的春桃,董嬷嬷心中忍不住苦笑。
心事自然是有的,但是却不是能和别人说的,只得找了个理由敷衍过去:“没什么,就是上次福晋派人来,说最近京城附近出了一伙流匪,已经抢了好几家人家,还闹出了好几条人命,心中担忧罢了。
毕竟咱们这庄子上可没多少人,要是抢到咱们这里,可就不好了。 ”
董嬷嬷这也不算是谎话,因为最近的确有这么一群流匪在京城附近作案,只不过这案发的地方大都在京城南边一带,和他们一南一北,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