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 [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139)

作者:十弋】 阅读记录

“这林姑娘是个心思灵巧的。”皇太后听见胤祺醒了的消息后,便走了过来,在外间正好听见了这段主仆间的对话,她满意地直点头,既知晓胤祺的喜好,又能想出法子,还不忘叮嘱胤祺身旁服侍的人,最重要的是,那些下人也听她的吩咐,确实是无一不好。

“皇玛嬷。”腰带绑上腰间,胤祺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半旧的青色香囊挂上,随后才转过身子,急走几步,站在皇太后身旁,佯作云淡风轻:“林姑娘确实心灵手巧。”

只不过那尽力压抑却止不住上扬的嘴角,暴露了他的心思。

皇太后也年轻过,在草原上她也曾经有过一想起便止不住笑的人,只不过入了这满清的后宫,寂寥的生活生生将她少女时期的天真磨灭,她愿意护着胤祺,护着这个她从小养到大的孩子,去得一份她没能得到的圆满。

“上元那日,传林家姑娘入宫给我瞧瞧。”皇太后最后对胤祺如此说道。

太后的懿旨就连康熙都得敬着几分,既她已经说了黛玉上元之日需要入宫,宫女太监们便忙了起来,拟旨的、传旨的、修改席位的、调整上菜的等等等等,方方面面都动了起来,更有操持着这宴席的佟佳贵妃,更是赶忙坐着步辇来了宁寿宫,询问皇太后的意思。

但佟佳贵妃到来时,胤祺已经不在宁寿宫了,他瞧着时辰差不离,便去了乾清宫,与一众兄弟向康熙请安,又去翊坤宫给宜妃行礼后,匆匆回了林府。

初一是回娘家的日子,林家几代单传,没有嫁出去的姑奶奶,不用等着招待其他人。至于贾府,贾敏已经去世,黛玉也没有初一去舅家走亲戚的理,正好前一日她喝了口酒,睡得正酣,林如海难得听到黛玉睡得安稳,连忙吩咐全家的丫鬟婆子,动作都得轻些,万不能扰了姑娘的清梦。

黛玉这一觉睡得格外久,久到若非雪雁瞧着黛玉脸色红润,呼吸绵长而平稳,怕得都想不顾正月不能求医的忌讳,去药堂里请大夫。

等到日上中天,胤祺都在宫中转了一圈回来,黛玉才从睡梦中醒来,只觉筋酥骨乏,她慵懒地靠在引枕上,伸了个长长的懒腰,舒适地叹了出来:“春睡香凝索起迟(1)。”

低低地笑声从窗外传来,黛玉脸涨得通红,她醒来时见天光大亮,念了句应景的诗,却忘了东坡居士的诗是好诗,却过于香艳,非闺阁女子所读之诗。

如今被胤祺听个正着,她羞地似要滴血,恨不得缩在拔步床里,再不出门见人。

胤祺并非故意冒犯,他不小心听见黛玉的感叹,本想悄悄离开,却没忍住笑出声来,听到房间里毫无动静,他心知失策,连忙向黛玉道歉:“妹妹,是我错了,我刚刚什么也没听见。”

等了半日,也没听见回应,这是羞得狠了,虽说在胤祺看来,这诗实在没什么,好好的人又如何会由于看了几本书念了几句诗就移了性情,但对黛玉而言,已经是天崩地裂的大事。

“妹妹,”胤祺索性揭过这事:“皇玛嬷下旨,让你上元节入宫参加宫宴。”

“什么!”安静不已的屋子里突然传来声音,是绣鞋踩在地上的声音,黛玉穿着簇新的日常衣裳,头发松松的绑成一个辫子垂在脑后,惊讶不已:“五阿哥,您刚刚说什么,隔着门我没听清。”

果然,要将一件事揭过,就得提件更大的事:“我刚刚说,皇玛嬷让你上元那日入宫,传旨的太监许是已经在路上了。”

贾敏早逝,黛玉从未入过宫,不知宫中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心中难免没底。

更何况,上元节宫宴每年都办,每次都是宗室福晋以及诰命夫人受命入宫,从没有过招见官员女儿的情况。

“太后娘娘为何突然想着要招见我?”黛玉罥烟眉拧起,她细细地思索着,却没有想到缘由。

“我听苏曼姑姑说,皇玛嬷下次大选要给我指婚。”胤祺含蓄地暗示。

听见皇太后召见这个消息,已经退热的脸颊,又重新红了起来。

彼此都是聪明人,许多事无需说得太透,便已心领神会,黛玉伸手将胤祺推地后退几步:“五阿哥,我要换衣裳了。”

胤祺耳朵也偷偷红了,他强作镇定地退开,眼瞧着黛玉屋子的门在他面前关上,转身一脚深一脚浅地离开。

雪雁和弄墨捂着嘴,悄悄地笑着。

等宫中传旨太监到的时候,林如海和黛玉已经换上了见客的大衣裳在正屋里等着了,同样在等着的,还有胤祺。

传旨太监已经习惯了狐假虎威,平日里去其他人家,仗着手中的懿旨,只恨不得好处没收尽,等到了林府,见着胤祺似笑非笑的嘴角,传旨太监吓出来一身冷汗,半点不拿腔拿调,干脆直接地宣了旨意。

林如海忙从袖子中拿出个鼓鼓囊囊的荷包,递到传旨太监手中,传旨太监双腿战战,眼睛向胤祺看去,胤祺嗤笑着:“看我干什么,这是林大人给你的赏,既给了就好生收着。”

胤祺无意坏了多少年的规矩,传旨太监每次传旨,多多少少都会收些茶水费,这是上上下下都心知肚明的事儿,胤祺盯着只是为了让那些太监不狮子大开口,什么一千两、两千两的张嘴就来。

太监传完旨,度日如年的喝了杯茶,迅速离开了,留下林如海和黛玉商议着上元如何入宫才不失礼。

按着宫中规矩,这等大场合,后妃、命妇、诰命们按着品级都有吉服,按着品级梳妆,唯有黛玉,既无诰命也没品级,也不知该如何穿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