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 [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157)

作者:十弋】 阅读记录

“姑娘,甄家姑娘在外头求见。”雪雁低下头,轻声说道。

“甄家姑娘?”黛玉与胤祺对视一眼,彼此眼中是同样的疑惑不解,甄家几位姑娘,在江南名气颇大,大姑娘随着太子入了宫,虽说没能生下一儿半女,但在毓庆宫也是颇得宠爱。

但是黛玉与甄家那位大姑娘并无交情,甄家大姑娘入宫后,与贾元春走得格外近,若她们想打听大姑娘情况,找来林府可真真找错了门。

不过,黛玉想起曾经听过的传言。甄家后头的三位姑娘,更是个个出众,那些南边入京的夫人们,闲话时都说甄家谋着大造化。

想到这,黛玉恼怒地瞪了眼胤祺,套近乎都套到她这儿来了,身为康熙的亲子,胤祺未来一个亲王的爵位必定跑不了,按着清宫旧例,亲王可封侧福晋两人,甄家说不得就是盯着这个位置。

胤祺从黛玉这一眼中看出了她的意思,连呼冤枉:“我对妹妹的心,天地可鉴,刚刚才和皇玛嬷说了,日后我身边不要伺候的人,让她不要给我操心...”

胤祺后头说了什么,黛玉全部都没有听见了,她耳朵里全是胤祺说的那句,日后他身边不要伺候的人,黛玉如被惊涛骇浪冲击着,时人三妻四妾本是常事,饶是林如海与贾敏恩爱甚笃,也是有着几个妾室伺候起居的,更何况无论是宫中派人教导规矩的嬷嬷,还是黛玉学“礼”时知晓的份位,无一不暗示了,未来胤祺身旁一定会有其他人。

黛玉曾经也觉着,只要她与胤祺心意相通,其他事情都不重要,然而,听到胤祺这番话,她才明了她内心里隐隐的不甘,她那份从未敢宣之于口的独占欲。

胤祺说的这话,很明显于礼不符,身为一个贤惠的皇子福晋,黛玉要做的是向胤祺谏言,劝他打消这个大逆不道的念头,多多为皇室开枝散叶,如同其他的亲王阿哥一般。

然而,黛玉并不愿,她心头好像被火烧灼着,让她也想不顾一切地离经叛道一回。

黛玉直直地望着胤祺,眼中是破釜沉舟的决心,心头的火在眼中跳跃,好半晌,黛玉从牙关里挤出几个字:“你说的,我都记住了。”

胤祺这才觉着,他脱口而出的话,给黛玉带来的多大的冲击,他脸上浮起不易察觉地暗红,正了神色,低低说道:“你信我。”

这几个字声音不大,传到黛玉耳中,却如同霹雳惊雷,混着屋外春雷之声,黛玉只觉心蹦到嗓子眼,热热的,不知为何,红了眼眶。

两人呆呆地互相盯着,谁也不愿意先挪开,恨不得这一刻就是地久天长。

旁观了这场诉衷情的雪雁,既为自己姑娘开心,又不明白为何甄家姑娘求见,会说到这些事情。

雪雁皱眉想了想,终于明了其中的误会,她双手一拍:“姑娘,那甄家姑娘不是那个甄家的。”

雪雁的突然说话,打断了黛玉和胤祺的凝望,等黛玉回神,这才发觉她之前做了多么离经叛道的事情,她红着连挪开视线,看向雪雁转移话题。

黛玉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嘴角的笑意到底没有压住:“雪雁,你这话作何解?”

“姑娘,您幼时在姑苏曾经遇见过拐子,当年老爷将您找回来时,还有一个被拐子拐了多年的姑娘,那姑娘后来找了回去,可巧了,那姑娘也是甄家姑娘,闺名唤英莲。”

“这甄姑娘,听说了您回了姑苏,特意上门拜访,说是要给您磕头,您看要让她进来吗?”雪雁也知晓黛玉幼年时遭的那番罪,但黛玉那时候岁数尚小,也不知还记得多少事情,若非黛玉不喜欢下人自作主张,她连这事都不会与黛玉提,免得勾起不好的回忆。

黛玉却不若雪雁所想,她最是博闻强识,幼年的事情仍记得很是清楚,听了雪雁这话,黛玉愣了一瞬,随即便笑道:“我想起来了,当年还是因为这事,我和五阿哥才熟悉的呢。”

胤祺同样担忧地观察着黛玉的情绪,见她笑意没半点勉强,这才放下心来,听着黛玉的话,更是想起了两人两小无猜地幼时情景,低低地笑了。

黛玉听着胤祺低沉地笑声,只觉陪着她长大的人是真的长大了,脸上愈发的红,她扭过身子,装作没有听见,对着雪雁说道:“那甄家姑娘我记得也是个极好的,自我入京后,与她多年不见,也不知她目前如何,还不快请她进来。”

说完也不搭理胤祺,趁着小丫鬟传话的功夫,连忙往小跨院走去,胤祺见此却也不恼,仍旧笑着让丫鬟领着去了书房,给黛玉见客留出空间。

没多久,黛玉便换上了见客的大衣裳,头上那鸳鸯并蒂的金钗已经被取下,小心地放在首饰盒里,独占一层。

英莲这时已经在正房里候着了。

“我来迟了,劳夫人久等。”黛玉一眼便瞧见甄英莲已经梳了妇人发髻,到了嘴边的姑娘二字吞了回去,笑吟吟地与甄英莲寒暄着。

“林姑娘您这话真真折煞我了。”甄英莲这些年应当过得不错,除了身段丰腴外,容貌未见半分折损,她摇着手,真心地向黛玉道谢:“当年若没有姑娘和五阿哥,我还不知道要沦落到什么腌臜地儿,更别说能有现在的好日子了,我在佛前供了您和五阿哥的长明灯,日日夜夜为你们祈福。”

“使不得,你将自己的日子好好过好,这才不枉我们这一遭缘分。”黛玉忙不迭就要拒绝,此时在庙中为人点灯祈福盛行,或是为故去之人,点盏长明灯,照亮去路,或是为活着的人,点盏长明灯,求佛祖的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