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 [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172)

作者:十弋】 阅读记录

黛玉不知所措的看着胤祺,自她入京之后,胤祺住到林府开始,两人已同居一府十数年,胤祺是她玩耍的伙伴,是她读书的同窗,更是她心意相通的知己,比之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的青梅竹马,还要亲近。

这么多年里,两人从来没有分开过,在彼此的生命中都占了重要的位置。

“是该搬回宫了,东西都收拾好了吗?”黛玉内心茫然,凭着本能询问。

“放心,有乌若在呢。”胤祺低声叮嘱:“反倒是妹妹你,可不能仗着我不在,又怠于饮食,更不能贪凉熬夜。”

黛玉的眼圈骤红,她转过身子,不让胤祺见着,赶忙催促:“还不快赶紧收拾,最好今儿个就能住回去,这样明日请安也便宜。”

胤祺对黛玉何其了解,见她情态便知她伤心,也不多安慰,只低声承诺:“妹妹放心,待我回去便求着皇阿玛许我开府,尽快将你娶回去。”

黛玉眼眶又红了,却不再茫然,只觉着这一句话,就将她心中的空洞给补上。

黛玉又羞又恼,红着脸啐道:“谁要嫁你了,又在油嘴滑舌了,还不快趁着天色早,收拾东西。”

胤祺观黛玉确不再伤心,才将乌若叫来,与她说着住回宫中一事。

乌若听了胤祺的吩咐,赶忙将丫鬟小厮们都叫了进来,忙叨叨的吩咐着丫鬟收拾,只觉着这个也得拿,那个也得收。

胤祺在林家已经住了十数年,库房都有了好几间,乍然要搬去宫中,且得费一番功夫。

乌若瞧着满屋子的东西,面露为难之色。

胤祺见了,恍然笑道:“大件的东西,都放在这儿不用管,衣裳被褥摆件也无需收拾,宫中早就准备好了,随便收拾点用得上的就行。”

乌若欲言又止,不知该如何与胤祺解释,毕竟胤祺这些年来对生活琐事并不上心,都交给了乌若打理。

反倒是站在一旁的黛玉笑了:“咱们坐不垂堂的千金之子,就别搅乱了,按你这么说的收拾,今儿个睡觉就是问题。”

胤祺暗忖,他也不是多么刁钻的性子,对用具也不多挑剔,怎地却得了黛玉这般说法,但胤祺却也只摸着鼻子:“还请妹妹不吝赐教。”

黛玉也不推辞,略一思索,对着乌若说道:“五阿哥的日常起居,自是姐姐最明了,我在这儿托大说一声,库房里的东西都不用动,屋子里那些瓶子坛子,金银玉器的,也仔细收着,送到库房里,到时候拿锁把库房锁上,找个小厮守着,倒也稳妥。”

“只一点,五阿哥日常用惯的东西,什么枕头被褥,衣服鞋袜,杯盏碗碟,还有那用惯的笔,最近在看的书,必须收拾出来。”

乌若作为宫中的掌事嬷嬷,心中自有计较,她听着黛玉所言,与她所思相差无几,是个心中有成算的,乌若见胤祺点头,连忙吩咐丫鬟们按着黛玉的吩咐行事。

“妹妹这般行事,可有讲究?”胤祺见着黛玉说得头头是道,好奇不已。

黛玉睨了胤祺一眼,眼波流转间已初绽风情,直让胤祺看得挪不开眼,黛玉捂着嘴笑道:“倒也没甚讲究,只不过衣裳鞋袜、日常用具这些东西,并非新的就一定好,就说你的衣裳,外头的大衣裳不提,里头贴身的衣裳,哪件不是上身前过了一遍又一遍的水,一次又一次的揉软,这才穿得熨帖,那鞋袜也是,更是麻烦,特特做了与你脚一样的鞋撑子,很是撑了些日子,才能合脚,更别提那被褥枕头了。”

胤祺这才恍然,笑着向黛玉道谢。

饶是得了吩咐,只带胤祺用惯的东西,也收拾出来整四个大箱子,此时已经过了正午,但炽热仍未散去,不说一直忙上忙下的乌若,就连只动动嘴的黛玉,都热出了一身的汗。

“雪雁,我记着厨房今日熬了酸梅汤,最是消暑,去取些过来。”黛玉见着满屋子人都热红了脸,扭头吩咐着雪雁。

雪雁很快便领着丫鬟从厨房端来酸梅汤,这酸梅汤在井水中澎过,很是清凉,当然,给黛玉的那碗,是单独挑出来,没有冰过的。

“你这丫鬟倒是机灵。”胤祺笑着赞了一句,喝了一口,只觉着从头到脚都冰凉彻骨,他打了个激灵,自决定搬回宫中去后就一直存在的燥意,终于熄了下来。

“我便以这酸梅汤代酒,为你送行,望君保重。”黛玉拿着纤纤玉手握住胭脂红杯子,以袖挡脸,一饮而尽。

胤祺随之饮尽。

日头已经到了西头,正挂在天边要落不落,摇摇欲坠地发着光,在夕阳的余烬中,胤祺一行人回了紫禁城。

紫禁城中非康熙允许不得骑马、乘坐马车,胤祺老老实实的从马上下来,往南三所走去。

南三所位于文华殿的东北,是三所院落的总称,每个院落都是三进的院子,加起来共有200多间屋子(1),这些屋子明朝时是太子所居之处,但到了清朝,太子却不住在这儿,清朝入关后,胤礽是册立的第一个太子,他并未住在此处,幼年之时与康熙同住乾清宫,等到大了,胤礽又搬去了毓庆宫。

现如今的南三所,是阿哥们长到进学的岁数后,从后宫搬出来居住的地方。若胤祺没有在林家住那么些年,他也得在这儿住着。

但胤祺从宁寿宫出来后,便去了林家,这阿哥所居之处,从未踏足过。

胤祺不紧不慢的沿着宫道而行,没多久,便见着绿琉璃瓦歇山顶,这边是南三所的宫门了,走过宫门,便见着自东向西依次排列的三个宫殿。

引路的小太监直接将他往西边那个宫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