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 [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26)

作者:十弋】 阅读记录

康熙住的清心院里,康熙、胤礽、甄忠并林海都同样的换好了衣裳,姑苏知府冷汗连连地站在下首,不断地暗骂自己,出的什么馊主意,弄什么灯会,他只想向康熙展示百姓安康的盛世气象,没想着康熙还要微服私访啊,还要带上太子爷和五阿哥,但凡出了一点岔子,哪个贵人被擦了点油皮,别说升官了,他这乌纱帽都不一定能保住。

“万岁爷,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您万乘之尊如何能如此冒险,下官还是令人将山塘街清出来,恭迎圣驾。”知府冷汗涔涔,虽然知道无用,但还是劝阻着。

“江知府是对你治下的姑苏没有信心?”康熙皱着眉,他之所以要去微服私访,就是想见见江南百姓真是的日子:“还是说,你这些日子上得折子,里面写着的那些百姓安居乐业,人人对大清臣服,都是骗朕的不成?”

“万岁爷,臣万万不敢。”这般帽子压下,江知府再不敢说什么,只盘算着再增派衙役巡逻,将府衙中的人全派出去。

胤祺来的时候,正好撞上江知府请罪,他悄悄向太子望去,太子轻轻使了个眼色,于是胤祺也装作没见到跪在地上的江知府,拉着宝玉和黛玉向康熙请安。

“这边是你们俩的子女?”甄忠和林海到底是康熙的爱将,见着跟在胤祺身后的两人,他脸色都好看许多,慈爱地打量着。

“都是好孩子,梁九功,赏。”康熙的性子,最是爱屋及乌,当即便给了重赏。

随即康熙的注意力便全被胤祺吸引,“胤祺你穿了这衣裳,倒显得料子贵了起来。”康熙看着胤祺那张和宜妃相似的脸,他心情都好了几分,笑眯眯地调侃着。

这衣裳是康熙特意让人按照普通富裕人家的衣裳做出来的,就是为了在灯会时不显得突出,却没想到胤祺几人一个赛一个的粉雕玉琢,穿上普通料子的衣裳,看着都不似普通之人。

胤祺得意地笑了,全没有被康熙夸赞后的不好意思。

“还在得意呢,走了。”胤礽看不下去胤祺这般嘚瑟的模样,轻轻地在他头上敲了一下,抬腿跟着康熙走出去。

胤祺回神,忙跟上康熙和太子的脚步,甄忠和林海领着各自的儿女,也跟了上去。

第19章 惊变(二更)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1)

姑苏城内的灯会,好似词中景映入现实,从北苑出来,处处都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天空中的星月都被人间灯火羞得不敢露面。

山塘街上,灯火鼎沸,白墙黑瓦,小桥流水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各色的灯将苏州河的水都照得亮了几分,街上人流络绎不绝,挑着担子的小贩艰难地在人群中穿行,时不时被路上的行人叫住,从桶中舀出一碗饮子,收几个铜钱,又乐呵呵地继续吆喝着走远。

更多的摊贩,则是一早便在官府那儿交了银子,占了位置,将架势拉开,胭脂水粉、钗鬟首饰、木雕玩具、色色小吃,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姿态各异的花灯,全部都摆了出来。

康熙早已下了严令,不许扰民,于是此时的山塘街上,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的,尽显盛世气象。

康熙和太子被护卫在最中间,巡视着街上的民生百态。

胤祺和宝玉、黛玉三人落在后面,凑一块儿嘀嘀咕咕,被这喧嚣的夜色惊得睁大了眼。

甄宝玉和黛玉两人是家中养得娇,生怕被外人冲撞了去,这种热闹从来没有见过,胤祺则是被古代的街景给震惊。

“祺哥儿。”既然是微服,便得换个称呼,宝玉大声地喊着胤祺的名字,胤祺循声回头,“嚯”地往后一跳,却是宝玉手中拿了个红黑相间,狰狞可怕的面具,正贴着胤祺的面。

“这是什么?”没好气的白了宝玉一眼,胤祺接过面具,上下观看,只见这面具是由木头雕刻而成,再用各色颜料画出狰狞的花样,拿在手上颇有分量,仔细看去,这面具风格虽然粗犷,但做工却很是精致。

“不知道。”宝玉爽快地承认。

黛玉也饶有兴致地过来,伸手欲要接过面具。

“妹妹你别看,仔细吓着了去。”宝玉忙将面具从胤祺手上夺走,高高举起,对于女子,他素来是怜惜的。

甄宝玉的这份情,黛玉却全然不领,她只冷笑一声:“怎地这东西你看的,他看的,偏我就看不得?”

胤祺不赞同地望着宝玉,又从摊子上拿了一个同样花样的面具给黛玉:“妹妹想看便看,宝玉又犯浑了,别理他。”

宝玉听了这话,很是不服,想说些什么,却见到胤祺清凌凌的目光,顿时将话咽了回去,只腹诽着这五阿哥真不会怜香惜玉,这等娇滴滴的美人,怎么能看这般狰狞的东西。

黛玉却不管甄宝玉心中的官司,只拿着这面具,翻来覆去地打量,过了好一会儿,黛玉一拍手:“是了,这边是南边走病的面具吧?”

说着,她疑惑地眼神看向摊主。

摊主见着这几个小孩虽然年岁不大,却穿金戴银的,瞧着便是富贵人家的少爷小姐,更别说身后站着的那几个护卫,更不能得罪。

一时计较完毕,摊主深深地弯下腰,笑得脸上全是褶子:“这位小姐果然有见识,我这面具来自楚地,当地盛行巫医,但凡有人病了,带上这个面具,在热热闹闹的街上走上一遭,便能百病全消呢。”

“妹妹你懂得好多!”甄宝玉凑到黛玉面前,讨好地说道,黛玉皱着眉退后两步,站到胤祺身后,宝玉笑着的脸瞬间垮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