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同样消瘦了几分,他打量着黛玉的神色,先是询问了黛玉的身体:“今儿个精神看着好了许多。”
等得了黛玉肯定的答复,林如海才轻轻松了口气,心中琢磨着到了京中要请个大夫好好给黛玉调理一番,边笑着回着黛玉早先的话:“这儿是通县,离京城不远了,待会儿换成马车,大概再行半日便到了。”
说着,林如海环顾着码头上的人,林仁早便被他派来京中修整房子,他从扬州出发时,也令人给他送过信,此时码头上应该有林家下人才是。
果然,林如海略一寻找,便看到小跑过来的林仁。
林仁估摸着林如海的到达时间,这几日都带着下人在码头上等着,这一日也不例外,正被日头晒得昏昏欲睡之时,一抬头,便见着自家的老爷和姑娘从刚靠岸的大船中走了下来。
“老爷。”林仁一跃而起,瞌睡不翼而飞,他大声喊着往林如海方向跑,带来的小厮也跟着跑去。
林仁激动地向林如海和黛玉行礼,又将马车牵来,令小厮将行礼卸下,他恭敬地将林如海和黛玉引到最大的马车前:“家里的屋子都收拾好了,就等着老爷和姑娘了。”
第45章 林宅
通县不愧是离京城最近的码头,沿途去京的官路上,满满的也全是马车,将路堵得水泄不通。
马车的颠簸和船上的晃晃悠悠比起来,几乎没有感觉,黛玉一个多月以来,终于感觉到了实地,精神好了几分。
随着马车渐渐往京中走去,车外的声音愈发大了起来,人声鼎沸。惹得闭目养神的林如海和黛玉也睁开了眼,特别是黛玉,对于这只出现在母亲口中的京城好奇不已。
如玉般清透的手从袖子中伸出,悄悄掀起车帘的一角,轻轻推开雕花车窗,热闹的京城之景骤然入到黛玉眼中。
如果说江南温软,那京城就豪迈许多。道路宽阔,路的两旁是一栋栋二层的铺子,布匹、吃食、金银、首饰,应有尽有。打扮地很是富贵的太太、姑娘们在仆人的簇拥下走进了铺子,被殷勤地小二迎上了二楼,也有那等只穿粗布衣裳的,拎着刚从街上买的那一点点的米,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走着,唯恐撞到其他人,更多的,是那些提笼架鸟的人们,穿着体体面面的衣裳,仔细地将笼子中的鸟护在怀中,远远的见着老友,隔了很远便扬着声喊道:“快来看我这好鸟。”
这场面,喧嚣而热闹,与说话都轻声细语地江南行程了鲜明的对比,这是黛玉第一次见到此番景象,好奇地眼睛都睁大了,趴在车窗上愈来愈近。
“玉儿,”林如海咳嗽一声,唤着看得入迷的黛玉,黛玉脸上一红,忙将手缩回,车船帘应声而落,将马车里和马车快隔成两个世界。
黛玉将帕子扭成一团,怯生生地抬眸望着林如海,羞愧地说道:“父亲,我不看了。”
黛玉听她母亲说过,京中贵女最是讲究规矩,一动一行都有讲究,黛玉唯恐她这番行为坏了林家的名声,忐忑地不成样子。
“马车上颠簸,不坐稳容易摔倒。”望着黛玉忐忑的眼神,林如海软了心肠,他本就不信那些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话,更何况黛玉将来必入皇家,若将黛玉养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这样的女儿进了天家,才是遭罪。
想到这,林如海温声说道:“京中为天地中心,东西南北之人悉数汇聚于此,自是热闹非凡,等过几日将事情理顺了,我领你到处看看。”
“谢谢父亲!”黛玉眼神亮了起来,船从南往北,旅途漫长,林如海趁着这段时间,将京城的风物全与黛玉讲了一遍,这让黛玉对京城的期待更盛,听了能有机会亲自游京城,黛玉自是兴奋不已。
林如海捋着胡须,慈爱地笑着,全然看不出他在巡盐御史任上的杀伐决断。
都说京中东贵西富,林家作为列候之家,宅子自是在城东,马车从崇门文入,走过繁华的大栅栏,没多久便到了东花市的林宅。
林仁使劲一拉缰绳,哒哒的马蹄声止住,他从车辕上一跃而下:“老爷,姑娘,到家了。”
机灵的小厮一溜小跑,深深地弯下腰,单薄的背脊努力伸展开来,林如海将马车帘子掀开,探出身来,入眼的便是那小厮的背,他皱着眉又坐了回去,不悦地说道:“给我拿个脚凳过来。”
“父亲?”黛玉疑惑地望着林如海,眼神澄澈,全是关心。
将小厮当踩脚凳,这风气也不知如何流行起来的,江南已经如此好些日子了,没想到京中亦如此,林如海最是不喜这等行为,想也没想的,便将小厮挥退。
“玉儿,”林如海摸着胡须,仔细地对着爱女谆谆教诲:“我们奉先祖余荫,侥幸日子过得不错,也能呼奴唤婢的,但这些小厮丫鬟们,同样也是爹生娘养的,如此折辱于人,却是不可。”
黛玉垂下睫毛,将林如海的教诲记住,这一路上,林如海借着遇见的事情,也很是教了黛玉许多为人处世之道,黛玉亦是细细记着,反复琢磨。
说话间,脚踏被小厮飞奔着送来,林如海这才从马车上走下,又令黛玉的贴身乳母过来,将黛玉扶着下了马车。
终于踩在实地上的黛玉,第一次见到了在京中的林宅,这个她在未来住了十来年的房子。
这宅子是林家祖上封候之时圣上所赐,与宁荣二府同在东边,但位置比贾家要好上许多,与宫中相距不远。
当然,这个位置的屋子,自然做不到如宁荣二府般将一条街都占据,不过是个五进的宅子,好在林家几代单传,正经的主子一直都没几个,这林宅也很是够住,甚至还有一些空空荡荡的。等到林家谋了姑苏的差使,举家搬去姑苏后,京中的宅子便彻底没有人住,只留下老实的下人在这儿看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