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惊山语(115)

作者:时道 阅读记录

小姑娘眨眨眼问道:“我娘不肯用,是怕还不起吗?”

老媪苦笑一声,摸了摸那孩子发顶。“不是的,傻孩子……”

江守君心里早已听得清楚。

她娘不是怕还不起,而是这副棺木,原本是她娘与外祖母商量好要留给这孩子的。

“官老爷啊,这病治不好的。”

老媪重新想跪下,被江守君拦住了,“我家原是四口人,全仰仗我女婿做苦力过活,官府要来抓人征兵,他实在是不能去,就自己断了自己一只手,还不行,又故意摔断了一条腿,最后还是被抓走了。

后来我女儿得病,没过多久就死了,那之后我外孙女又染了病,也不知道她还能活几日,到时候就要剩我这老不死的一个人了。”

这偌大楚州里,会止这一户人家像这样么?

她仓皇站在苦海里,惊慌失措地想,此病剖骨洗髓安能医?

砌下从此多冤鬼。

*

楚州白雨滂霈,雨势愈急,这天象怪异,如今都入秋了,这雨下得竟比暑中还大。

府衙里,张齐惴惴不安。

楚州才遭了一次水涝,眼下这情况再经不起什么闪失了。

忽而有衙吏冒雨来报,送来阖江司马柳子介来的信。

张齐心中正疑惑着,阖江与楚州并无往来,此番柳司马寄信过来意欲何为呢。

他将信件拆开只扫一眼就变了脸色。

“快去请江大人回来!”

不消一会,江守君自己便回了府衙,她脸色苍白难看,浑身湿透。

“江大人,您……”

江守君摆摆手:“不妨事,可是又出什么事了?”

张齐把信件交给她,江守君看得手上薄纸脸色更是白如金纸。

“江大人,柳司马说太医署下判有误,青绳病就是瘟疫,之前楚州岐鹤有涝灾,不少身带青绳病的灾民逃去阖江,导致阖江百姓也染上病了,他此次进京,除述职之外,还要、还要向皇上进谏……让楚州封城以隔绝青绳病。”

“不能封城!”江守君抿了抿唇,态度坚决,“岐鹤,浮屿两郡县田亩受灾严重,今年无秋收,楚州义仓也早已无余粮,朝廷亦无救济之能。若是此时封城,难不成要看着百姓饿死病死在城中么?”

“大人,不一定会封城,柳司马虽是这样说了,皇上未必会准。”

江守君摇摇头:“皇上恐怕等的就是这个时机,借柳司马提议,以肃内乱。”

张齐没答话,其实二人心知肚明,梁明帝大抵也是想过封城的。

皇上独断专行,选在这个节骨眼打仗,估摸着满朝文武支持的也没几个,眼下摆在眼前的障碍太多了,青绳病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之前太医署声称此病并非瘟疫,徭役赋税照例加重时必定是引起民愤的。

开战在即,内忧外患总要先平一个,倒不如直接把矛头对准楚州。

无论青绳病是不是瘟疫,既然是由你们楚州发起的,那么一切责任由你们担着,封城只是做给天下百姓看的。

至于封城产生的后果是什么,往难听了说,国家不差楚州这么个不牧之地。

“封城,那之后呢,坑杀么?”

张齐哑声不敢说话。

她方才淋了雨,未干透的水珠顺着鬓角淌下来,江守君眼睛眨也不眨。

“楚州是最早出现青绳病的,但也称不上疫源。我早些时候查过,沿淮水、长江等地方都大面积出现过此病,同一时间,相隔千里的地方同时出现大批患者,非瘟疫所能及。”

“那大人的意思是?”

“可能会与水有关……但我也只是猜测而已。”

江守君抬手抹掉脸边水渍,“现在查这个也来不及的,总而言之,除楚州之外,受此迫害的州与郡不在少数,若是楚州被封城,各地官员不会不忌惮。楚州之后,谁会是下一个又有哪个说得准。”

“楚州不能封城,否则只有死路一条。”说罢江守君连衣服也来不及换,公堂案前铺开白纸,上疏述理陈情。

第64章 累卵危苍黎何枝梧

只是纸上洋洋洒洒几千字,明明用语得当无不妥,却能读出字里行间大不敬的意味来。

把张齐吓得都不敢看。

“江大人,这这……要不还是从长计议吧。”

“如何从长计议?”江守君目不转睛看着那纸奏疏。

“自我上任以来,楚州从来都容不得我徐徐图之。这次也是一样,我要赶在陛下下诏令封城之前,做众矢之的。

皇上现在心急,想要速战速决,但宇内尚不安稳,何谈境外战事,当下和楚州境遇一样的不止一地,朝廷急敛暴征已经出现反噬,他们要杀一儆百强压四境骚然是作法自毙。你听我说,这件事要闹得越大越好,我要进京,此事没别的解法,必须先停战。”

张齐道:“来不及的,虽说楚州距离京都比阖江近,但柳司马是今日出发入的京都,拦不下来的。”

江守君皱眉思索,半晌突然开口:“满阳渡建成之后,楚州官道修了多少了?”

“刚打通睐山与缙云山之间,封渡口前修了快一半,还用不得。”

“按照道理来说,本来今年年末就能过车马的……”

江守君无意识拈着自己湿透的衣袖,“现在哪里能弄来一副棺木来,我就从未修成的官道过,抬棺进京。”

“抬、抬棺?”张齐脸都骇白了,“大人这是要死谏陛下,这万万不可啊,大人!”

“若非做到如此激进,哪里有余地盘桓呢。”江守君长叹一口气,“我身上没银钱买棺材,你借我些。”

上一篇: 离婚搭子的带崽日常 下一篇: 桃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