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丞相大人是女郎(40)

作者:小鱼不说话 阅读记录

知云听到这边传来了争执声,偏头一看。

萧瑟的天际下是堆积的木石,熙攘的人群,还有一个被皂隶拦住的......萧存玉

惊讶袭来,知云揉揉眼睛,确认自己没有看错,扔下正和自己说话的工部主事就走过去了。

皂隶的嗓门依旧很大:“何掌柜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吗,你让我去禀告,何掌柜就会来吗真是......”

何掌柜来了。

“存玉,你什么时候来的”

何掌柜笑得很开心。

皂隶收起了长棍。

“刚来没多久。”存玉看到附近好多人都像中间投来好奇的目光,“我们去别处说话吧。”

这里确实不适合说话。

“那里是我的工房,我们进去坐着吧。”

工房不远,在佛塔附近一处空地上,一个临时搭建的木房子被厚厚的毡毛围住,知云掀开其中一个帘子。

存玉踏进去,暖意扑面而来。

政事堂的马车上没有暖炉还四面漏风,存玉下了马车又一直在冷风里站着,现在一进来,顿时感觉四肢百骸都活过来了似的。

知云早就注意到她发白的脸色了,从桌上取出热乎的手炉递给存玉:“先暖暖吧,我去给你泡热茶喝。”

萧存玉是一个很少主动去取暖的人,不论是被迫或主动的。

很多年前,她还在临安家中时,由于她那所谓父亲的忽视,房里的丫鬟婆子们上行下效,都很怠慢她。

冬日天寒,她们躲懒不守夜,屋里的暖炉没人添碳,每天都燃不过前半夜就熄灭了。

存玉独自一人睡在卧房里,临安的冬天潮湿阴寒,黑沉的夜里,她经常睡着睡着被冷醒,又冷着冷着睡过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到她有能力彻夜不息地燃起暖炉时,却发现她已经习惯了寒冷。

就连她第一次在长安过冬时,这与南方全然不同的刺骨冰冷,她也适应的很好。

所以,手炉这种东西,她实在是没怎么用过。

热意融融的房间里,存玉新奇地看着这个精致的手炉,接过来揣在怀里。

雕刻着瑞兽纹路的表面蒸出热气,热烘烘地像团火一样,钻到她的身体里。

抱着手炉,存玉寻了个铺着大毛的美人塌,舒适地坐下。

美人塌上毛茸茸的白色毛皮里忽然陷进去一个冰肌玉骨的姑娘,知云觉着她像个猫儿似的。

这里没什么好的茶具,知云可惜地取出普通的卵白釉茶盏泡了壶明前龙井。

茶香氤氲中茶叶浮动,一刻钟后知云倒出两杯热茶:“照现在的速度,最晚腊月二十左右佛塔也就建好了。”

存玉一只手端起茶杯:“那你都得很久以后才能回府了。”

由于七重佛塔的工艺十分精深,为了防止发生什么意外,从佛塔正式开始建造时,知云就一直在这里看着了。

为了安全着想,存玉向刘捷借了一队禁军跟着知云,刚来的路上,存玉还看到他们在巡逻。

她在心里计算,今日是冬月二十八日,到腊月二十还有二十二天。

二十二天就是七次小朝会,二十二次日升月落,六十六次进餐用膳,八十八次进出萧府的大门。

算出来后,她叹口气,怎么这么久呢。

存玉愤愤地喝了一大口茶,一直关注她的知云以为她很渴,又连忙给她添上。

愤愤的存玉于是忘记了自己来看知云找的理由是和工部主事商量文书的事。

等到她坐上了回去的马车,听到马夫问她:“大人和主事谈完了”

方才马夫没有进去,他一直在外面等着,因此也不知道她在里面根本没有找那个主事。

存玉摸摸自己袖子里都没有拿出来的文书,认真地思考,既然如此,她只好明日再来一趟了。

天气一日日冷下去,佛塔的工程也慢慢结束了。

落成那天是腊月十八日,存玉清晨和工部尚书一起从内城出发到皇陵,检定最后的成果。

略矮一点的佛塔伫立四面,其上大块的红玛瑙熠熠生辉,在冬日冰冷的阳光下折射出明亮的光线。

威严十足,极具天家气象。

工部尚书满意地捋了捋胡须:“不错。”

户部统计,共花费九十七万四千八百万两白银。

和同僚们验看结束后,存玉婉拒了和工部尚书同乘一车回去的好意,转身去找知云了。

她身后,工部尚书看着她和知云相谈甚欢的身影,不再捋自己的胡须,笑眯眯地问一直待在这里的主事:“何掌柜和萧阁老定亲了吗?”

主事顿一下:“下官并没有听过此事。”

“但下官这一月来看着,私以为就算现在还没定亲也快了。”

工部尚书不置可否,他家有一女,年方十七,生的是花容月貌,众人皆赞,只是尚书太宠爱她,想多留几年,因此现在还未出嫁。

萧阁老比自家女儿大七岁,年龄十分相配,他又向来洁身自好,这么多年来连个侍妾通房也没有,比之京里那些豢养歌姬,置办外室的贵族公子哥强了百倍。

况且如今朝政日安,四海升平,正是该考虑成家的时候。

尚书觉得自己的女儿嫁他绰绰有余,至于这个何掌柜,尚书还没把她放在眼里。

主事看着尚书的脸色,想说些什么又没敢开口。

修建皇陵的事情到今日就彻底结束了,也许是老天也想要庆祝一下,当天晚上就下起了大雪,悄悄地落了满城。

第二天,存玉刚起床,就看到窗纱外透着白光,乱琼碎玉飞了满天,天地一片白茫茫,是今年的第一场雪。